夜上海·格調丨上海多家博物館美術館陸續開放,疫情前的那些展覽都...

2020-12-22 新民晚報

申之魅

3月13日起,上海的許多家博物館美術館陸陸續續恢復開放。我們在疫情發生之前還來不及去看的那些展覽,還依然在嗎?答案是令人欣慰的,他們都在!只是,觀眾去博物館和美術館時,需要多做一些自我防護,隨申碼、身份證預約碼必不可少,博物館美術館的密閉空間裡還要進行不斷地消毒。

圖說:上海博物館日前恢復開放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 上海博物館丨未成年人也需預約 -

上海博物館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將延期至2020年4月5日。跨年展覽「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將延期至2020年3月22日。「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選取五件與鼠相關的展品,分別「藏」在上博的各個展廳中,延期至2020年3月29日。

曾引起廣泛共鳴的日本捐助武漢物資上所寫的詩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就與「唐招提寺鑑真文物特展」中在展文物相關。本次展覽其中一位主人公鑑真和尚,他為兩國的文化交流和佛教的傳播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唐招提寺也是在他的主持下建造並聲名遠播。然而千年以前鑑真想要東渡日本並非易事,除了政府法令約束、人為阻攔、航海技術限制等不利因素,還要面對海上惡劣的環境條件,在五次東渡都相繼失敗並且鑑真本人雙目失明的情況下,第六次他終於成功東渡來到日本,這段東渡的過程總共耗費了12年之久。

圖說:《唐招提寺》敕額(8世紀)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東徵傳繪卷》從卷一到卷五剛好完整地描繪了鑑真的生平,從他少年出家受到名師指點,到他決意東渡,經歷艱難困苦後抵達日本,在日本受到厚待,建造唐招提寺,在日本圓寂的整個過程。我們可通過這卷繪卷中的重點畫面來體會鑑真東渡的艱辛以及他的不凡人生。《東徵傳繪卷》全畫五卷,紙本,長約83米。在1298年由唐招提寺下屬寺院的僧人忍性負責規劃製作,畫工六郎兵衛蓮行繪製,當時共有十二卷,15世紀後期演變成現在的五卷。

鑑真在被邀請到日本傳戒時,榮叡和普照向他講起長屋王的故事,感動了鑑真。這位長屋王擅長詩詞,痴心佛學,曾命人贈與中國1000件袈裟,並在上面繡上16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圖說:「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將延期至4月5日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 小貼士

上海博物館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觀眾可通過上海博物館官方網站(www.shanghaimuseum.net)、上海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SH-Museum)提前預約。參觀者需要實時綠色隨申碼、實名預約成功二維碼、有效證件原件。未成年人也需要預約,可以用其他家人號碼進行網絡預約,並截屏保存實名預約成功二維碼。錯過預約時間,將被謝絕入場。關註上海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長按二維碼,還能獲取特展的展品圖片和專家導賞。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丨三個展覽免費開放 -

7樓展廳的「讓·努維爾:在我腦中,在我眼中……歸屬……」3樓展廳的「穿越建築:戈登·馬塔-克拉克的十年」、1樓展廳的「青策計劃2019」均免費開放,並將延期至2020年3月29日。

圖說:戈登·馬塔-克拉克作品 官方圖

其中,「讓·努維爾:在我腦中,在我眼中……歸屬……」是普利茲克獎得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得主、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的中國首次個人展覽。努維爾把展廳轉變為一間飽含光影力量的劇場。這個劇場將首度公開一部由努維爾擔任監製的長達三個半小時的電影,同時展出6件以建築為原型的藝術作品,分別為《琉森文化和會議中心》《拉德芳斯之端》《柏林老佛爺百貨商店》《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西53街53號玻璃塔》,以及《無盡的塔》。這些建築項目表達了努維爾設計中的包容原則,即巧妙利用當地的湖泊、森林等自然元素,模糊大自然與人造物的邊際;同時,以鏡錐和自然光影賦予建築生動的表情和張力。此外,展廳裡與天空交融為一體的「塔」形紀念碑,體現出了建築師以有形的建築追求無限與永恆的不懈努力。

圖說:展覽現場 官方圖

■ 小貼士

每日參觀人數限定500人次,目前僅接受個人預約。觀眾需提前1日通過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官方微信服務號進行實名預約參觀。

- 上海民生美術館丨觀眾免費領取口罩 -

展覽「楊詰蒼:三魂七魄」延長展期至3月31日,這是楊詰蒼迄今為止在國內最大的個展,展覽共展出藝術家的20組作品,系統性地梳理了藝術家的創作之路。展覽本身並不是一次回顧性的展覽,十間展廳各自聚焦不同的主題,使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反覆出現的重要主題逐一浮現出來,其中包括:自我升華、生死、殘缺美、記憶、姿態、權利與和諧。而更為突出的則是,藝術家如何採用不同形式來處理同一個主題。本次展覽由楊天娜策劃。

展覽標題「三魂七魄」出自於本次展覽中最具代表性的同名作品。「三魂七魄」旨在描述道家理念中關於人類靈魂本質的探索,折射出藝術家所珍視的普世性及其在創作過程中貫穿的兩個基本概念:毛筆的運用功能性及精神價值的強調。楊詰蒼一直在追求務實的精神性,它依存於此時此刻,與中國文人文化中一種顯而易見的沉思與自我陶冶相似,並影響著全球事件中所發生的參與行為本身。

圖說:展出作品 官方圖

■ 小貼士

進入靜安新業坊及美術館皆須出示身份證、隨申碼,隨申碼顯示綠色,經登記後方可進入。館內瞬時接待量不超過100人(文獻中心瞬時接待量≤5人),觀眾登記入館後,即可領取一次性口罩一隻,每人限領一次,每日限量發放100隻。(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意無涯

宅在家裡久了,回憶起那些自由看展覽,自在地與藝術相會的日子,真是一種幸福。幸好博物館、美術館都在逐漸地恢復開放,但戴著口罩,彼此保持一定間隔地看展,是我們從未有過的體驗。少了話語,我們通過眼神交流;拉遠了彼此,我們用心體會。安靜與距離,未嘗不是欣賞藝術的條件。(徐佳和)

行有跡

上海博物館

「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2020年4月5日

「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2020年3月22日

「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延期至2020年3月29日

地址:人民大道201號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讓·努維爾:在我腦中,在我眼中……歸屬……」

「穿越建築:戈登·馬塔-克拉克的十年」

「青策計劃2019」,延期至2020年3月29日

地址:花園港路200號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楊詰蒼:三魂七魄」延長展期至3月31日

地址:靜安區汶水路201號3號樓

相關焦點

  • 春暖花開,感受藝術的魅力 上海又一批美術館和博物館開放
    圖說:上海各美術館及博物館逐步恢復開放近期,上海民營博物館美術館根據自身情況相繼復工,各類藝術機構開始以預約的形式與觀眾見面。昨日,徐匯西岸濱江聚集了許多出遊的觀眾。龍美術館門口的草地上櫻花開放,展覽吸引著不少宅家許久的觀眾。
  • 疫情之下仰望藝術的星空:上海開放17家博物館、12家美術館
    日本風景畫家東山魁夷曾在詩中寫道,地球上的一切主物,都是這樣,一天過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3月13日,包括東山魁夷隔扇畫作品《濤聲》在內,原定於2月6日結束的上海博物館「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也隨著場館開放迎來「新生」。
  • 上海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復工:線上線下聯動,調整策展方向
    多家文博機構將策展方向從國際轉移至國內,並通過開展一系列線上觀展及公教活動,持續喚醒公眾的觀展意願。多家機構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表示,雖然疫情對館方運營造成影響,但不會提價或降低後續展覽的品質,無論公立或者民營藝術機構,盈利都不是主要目的,希望能夠盡力「轉危為機」,持續將優質、多元的展覽推薦給更多觀眾。
  • 上海博物館恢復開放之後,這些美術館和名人故居也開啦
    明天開始,上海各級博物館美術館都將陸續恢復開放,採取實名制參觀、入館前體溫檢測、全程佩帶口罩、限制參觀人流,這些措施都在提供文化服務的同時保障觀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臨展基本都已結束,每日限流3000人,瞬時接待量不超過500人。
  • 上海「博物館奇妙夜」重啟,國外展館陸續重開
    一些國外藝術大家的展覽也終於回歸,如93歲美國藝術家亞歷克斯·卡茨國內首展正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進行,緊隨其後,民生現代美術館、藝倉美術館也紛紛迎來國外藝術家展覽。浙博、南博、蘇博、寒山美術館等則新呈現了各自特色的文物展或當代藝術展,在臺北,新展「清代文書」帶人穿越歷史,以檔案重現清代王朝的面貌。
  • 一周觀展指南|上海「博物館奇妙夜」重啟,國外展館陸續重開
    在上海,6月6日起,深受上海市民喜愛的「博物館奇妙夜」與「夜遊美術館」回來了:在6月份的「上海夜生活節」期間,上海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琉璃藝術博物館、世博會博物館等40餘家博物館、美術館延長開放時間。放眼海外,日本與歐洲各國已開始逐步「解封」。
  • 現場|上海博物館重新恢復開放,首日996人參觀
    上午9點,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上博南門入口處,探訪恢復開放首日的上海博物館。今天恢復開放的還包括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等。
  • 一周觀展指南|上海重開放,倫敦在堅持,羅馬巴黎紐約閉館多
    從3月13日起,在上海,久違的美術館、博物館終於重新打開了大門。上海博物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等均已恢復開放(同時要求網絡預約並限額,進館測體溫、戴口罩及出示隨申碼)。此前,陝西漢中博物館、江蘇常州博物館等也已陸續開館。此外,河南龍門石窟、山西雲岡石窟景區也已開放。
  • 上海588家體育場所已開放!13家博物館藝術館明起開門浦江遊覽也將...
    目前 上海已有588家體育場所復工開放 上海博物館等13家博物館藝術館13日起開放 浦江遊覽也將於15日起復航 ▼ 上海兩成經營性體育場所和公共體育場館
  • 餘德耀美術館牽手洛杉磯郡博物館,張大千展奈良美智展將來上海
    今天晚上,上海餘德耀美術館宣布:餘德耀秘書官、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LACMA和卡達博物館群開展一項跨國合作,三家機構將聯合開發、共享展覽和項目。三館牽手為上海的藝術未來擴展了宏大的想像空間,對中國的當代藝術生態更是錦上添花。這是繼續蓬皮杜中心牽手西岸後,上海美術館的又一重量級跨國合作。
  • 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與上海圖書館的前身
    上海外灘美術館於2010年正式開館,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外灘美術館所在的亞洲文會大樓,從19世紀中期以來即是上海的公共文化中心和學術交流中心。亞洲文會大樓(RAS)曾是上海博物院的所在地。
  • 全球疫情升級!多國美術館、博物館閉館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目前國內各大博物館、美術館閉館將近「滿月」,開館日期仍未提上檔期。而隨著疫情近日在韓國、義大利、日本等多國升級,受其影響,全球又有多處著名的文化古蹟、著名博物館等加入閉館行列。
  • 2019年,上海新增了哪些美術館?你又去美術館打過幾次卡?
    2019年,上海美術館又添新軍——程十髮美術館、油罐藝術中心、西岸美術館等開館,正常開放的美術館數量上升至83家。全市美術館舉辦展覽960場、公共教育活動3828場,接待觀眾841萬人次,觀眾人數同比增加約24%,上海美術館群落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 五五購物節|博物館日上海87家博物館免費開放,4家半價
    5月13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五五購物節」進展情況。「5.18國際博物館日」「5.19中國旅遊日」快到了。上海市文旅局副局長程梅紅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博物館日,全市87家博物館免費開放,4家博物館半價開。
  • 上海89家美術館聯動 六大主題120多項展覽貫穿元旦、春節
    據悉,2020年度上海市美術館名錄內共計89家美術館,其中國有美術館26家,非國有美術館63家。與2019年相比,上海新增美術館10家,分別是:程十髮美術館、西岸美術館、上海市虹口區抱樸美術館、上海松江區國匠美術館、上海松江區賢禾美術館、上海國稷美術館、上海湫光美術館、上海市閔行區蔡兵美術館、上海半島美術館、上海吳宜恩美術館。
  • 觀察|英國博物館7月陸續開放:觀眾的減少將意味著什麼?
    觀察|英國博物館7月陸續開放:觀眾的減少將意味著什麼?泰特現代美術館展覽部主任阿希姆·博爾夏特-胡默則指出,疫情帶來的「淡季」或許能夠讓人有機會對發展過快的博物館系統進行「剎車」,並反思「究竟是什麼讓展覽變得與眾不同」。隨著隔離期措施的放緩,英國政府制定計劃,允許國內的博物館和畫廊從7月4日開始開放。
  • 夜上海·格調丨逛書展,墨香飄逸神遊山水
    申之魅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總是給炎炎暑日「加溫」,今年的上海書展還多了幾個與藝術相關的大師展覽,那麼在書展現場的書山書海裡,如何能覓到自己追尋的那一條藝術之途呢?書展之夜,法帖繪畫賞珍,又何嘗不是一件賞心樂事。
  • 上海89家美術館聯動 120多項展覽貫穿元旦、春節
    據悉,2020年度上海市美術館名錄內共計89家美術館,其中國有美術館26家,非國有美術館63家。與2019年相比,上海新增美術館10家,分別是:程十髮美術館、西岸美術館、上海市虹口區抱樸美術館、上海松江區國匠美術館、上海松江區賢禾美術館、上海國稷美術館、上海湫光美術館、上海市閔行區蔡兵美術館、上海半島美術館、上海吳宜恩美術館。
  • 上海這些博物館藝術館都將於明天恢復對外開放啦!|名單持續更新中
    繼上海博物館官宣開門後,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程十髮美術館、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上海歷史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等申城重要博物館藝術館也都將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
  • 46家博物館、美術館本周六起延長開放時間!快來看普陀有哪些→
    市文旅局說,6月6日起,深受市民喜愛的「博物館奇妙夜」「夜遊美術館」要回來啦!上海博物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等39家博物館,以及上海藝倉美術館、上海明珠美術館等7家美術館月底前都將延長開放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