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1月的時候中國就表示有5款疫苗進入三期臨床測試,它們分別是:國藥集團研發的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科興中維研發的一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軍科院聯合康希諾公司研發(陳薇院士團隊)的一款腺病毒載體疫苗、智飛生物研發的一款重組蛋白疫苗。當然目前只有前兩隻難度相對較小的滅活疫苗目前已經在國內或國外上市。
有疫苗是一回事打不打是另一回事。從目前進口貨物、邊境、海關、醫護、航空公司等等領域都發生疫情的現實看,可以認為我們的疫苗接種率是很低的,甚至沒有覆蓋足夠多的敏感人群。具體多少人已經接種了新冠疫苗呢?國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曾在今年10月下旬表示國藥的疫苗已經在國內外接種了5萬人,這是唯一透露疫苗接種情況的國內公司。
現在中國似乎陷入某種悖論:嚴格防控——疫情不嚴重——不打疫苗——不打疫苗風險高——需要嚴格防控。在目前西方國家表示開始大規模注射疫苗的前提下,很多國人擔心我國後面會面臨疫苗風險即國人基本沒有打疫苗然後被打了疫苗的外國人傳染了。所以筆者認為重點人群還是必須要打的,普通人可以看情況。不然邊境、海關、進口、醫院等敏感地方依舊會時不時零星爆發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