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公眾號:CapitalWatch
抖音的中國競爭對手快手科技希望最早於1月底在香港上市。
騰訊投資的短視頻社交平臺快手IPO申請將於1月中旬由上市委員會審理;據《南華早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快手可以在1月底在香港上市交易。
儘管這家新聞機構的消息人士拒絕討論發行規模,但彭博社(Bloomberg)去年11月報導稱,快手正「謀求」500億美元的估值,並可能在IPO中籌資至多50億美元。如果真的籌集到這麼多資金,快手的IPO規模將超過2020年完成的任何IPO。今年目前最大的IPO是京東健康(HKEX:06618),籌集了34.8億美元。
總體而言,香港經歷了一個充滿變化的2020年。僅次於納斯達克,香港證券交易所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IPO市場,根據《南華早報》的報導,今年年底前有望籌集500億美元。
為了在2021年保持這一勢頭,同為視頻分享平臺的Bilibili(Nasdaq:BILI)一直著眼於在香港二次上市。據CNBC 10月份的一篇報導,此次上市可能帶來多達15億美元的收入,「有可能」在2021年上市。
快手成立於2011年,最初是作為製作動畫gif的產品工具。到2013年,快手轉型為短視頻社交平臺,主要面向二三線城市用戶。
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就短視頻和實時流媒體的日常花費而言,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平均份額已從2015年的1.7%上升至2019年的15.6%。到2025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25.1%。截至6月,快手的每月活躍用戶達到7.76億。
然而,該公司在盈利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今年上半年,快手的虧損擴大至人民幣63.48億元,上年同期為人民幣2.687億元。
根據一份初步文件,騰訊(OTC: TCEHY; HKEX: 00700)持有快手約22%的股份。
快手計劃將IPO所得用於增強其技術能力、營銷以及收購和投資目的。
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華興資本(China Renaissance)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是該交易的聯合保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