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之父舒爾茨,為什麼能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2021-01-20 手機鳳凰網

2018 年 4 月的一天,兩名黑人男子走進美國費城的一家星巴克,準備在這裡等候一位朋友。這可能會發生在全球任何城市的一幕,卻因為他們想借用洗手間,釀成星巴克歷史上最嚴重的公關災難。

那天他們被攔在廁所外面,因為店員聲稱只有在店內消費的顧客才能使用。當這兩名男子在店裡繼續等待朋友時,店長選擇了報警,很快警察到場並將兩個人帶走。

對於美國人來說,兩名非洲裔年輕人因為沒花錢就在星巴克無故遭到逮捕,事件中能夠觸動情緒的敏感點實在太多,因此很快就引發反種族歧視抗議,以及抵制星巴克的浪潮。

最終星巴克以道歉、賠償解決了事件。之後,星巴克專門找了一個下午,全美 8000 多家店停業學習,以讓所有員工都能正確認識種族問題。

費城事件發生在星巴克,讓美國人備感憤怒。星巴克的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一直宣稱要把星巴克打造成充滿人情味的「第三空間」,而不是僅僅賣咖啡。

費城事件所暴露出令人反感的細節,與舒爾茨的理念背道而馳。不過指責舒爾茨「偽善」並不公平,他早在費城事件發生一年前,已經正式卸任星巴克全球 CEO,擔任榮譽董事會主席。

舒爾茨帶領的星巴克,公司業績上的成功早就有目共睹。如果說有什麼詞能夠形容這位企業家個人風格,「三觀特別正」可能合適。

另一件發生在星巴克店內的悲劇,特別能展現舒爾茨個人的處事風格。1997 年,美國華盛頓市區的一家星巴克內發生了槍擊案,包括店長在內的 3 位員工不幸身亡。當時正在度假的舒爾茨立即取消假期飛往華盛頓,此後一周,他不僅親自安撫家屬、出席葬禮,還走訪了華盛頓的幾十家分店安定人心。

在舒爾茨的帶領下,星巴克一直堅持為兼職員工和員工父母提供保險(很多企業不會提供類似的福利),也是源於他兒時經歷。7 歲時,他的父親因為骨折失去了貨車司機的工作,當時他也沒有保險和賠償。

嚴格意義上來說,舒爾茨不是星巴克創始人,卻毫無疑問是星巴克之父。1987 年,舒爾茨接手當時只有 6 家門店的星巴克,把咖啡店變成了一個規模化全球化的生意。金融危機前後,舒爾茨帶領星巴克走出低谷,並規劃和管理星巴克高端業務(包括星巴克臻選和烘焙工坊)。

出身貧寒的舒爾茨幾乎可以說是美國夢的完美化身。星巴克在同性戀平權、同工同酬、種族關係上都採取「進步主義」的立場。為了能夠跨越性別、種族等方面的不平等,打造服務於所有人的第三空間,舒爾茨組建了多元化的星巴克董事會。公司 13 位董事中,有 5 位是女性,遠高於美國大公司平均水平。而且,董事會成員涵蓋了非裔、印度裔、墨西哥裔,也包括兩名華裔。

某種意義上,這種理念也讓星巴克的全球化擴張順風順水,甚至舒爾茨個人也成為全球化的絕佳代言人。

早在 1999 年,星巴克就在中國開了第一家店。考慮到咖啡文化在中國需要很長時間來培養,這個決定在當年堪稱大膽,但舒爾茨證明了自己的超前眼光。到目前,星巴克在中國有 4800 家門店和超過 58000 名僱員。中國是星巴克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也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給這家公司貢獻了五分之一的收入。

舒爾茨於 2018 年 6 月宣布徹底退休。目前,他的主業是舒爾茨家族基金和 Emes Project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據舒爾茨個人官網,這兩家機構致力於「提高美國社會道德」「減少不平等」……或者可以這麼理解,重拾美國夢。

舒爾茨曾稱自己是「一輩子的民主黨」。不過,他曾於 2020 年退出民主黨(抨擊該黨給富人課重稅的主張)並作為獨立派參選人競選美國總統。

2020 年 11 月大選前,舒爾茨呼籲美國人履行投票權,並且在其個人官網上表明自己和妻子 Sheri 將投票給拜登。這可能是他和民主黨的關係緩和的跡象,也可能因為他「倒特」的立場。從川普 2016 年成為美國總統後,舒爾茨毫不掩飾對川普的批評,二人在推特上也曾有交鋒。

舒爾茨反對貿易戰,他認為,「給中國產品加稅不會幫助美國改善失業問題」,「中國美國是盟友而非敵人」。

中國仍然是星巴克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在截止 2020 年 9 月底的 2020 財年第四季度,星巴克中國的銷售額為 8.14 億美元,雖然受到疫情衝擊但仍然做到同比增長 7%。舒爾茨曾預言中國會超過美國成為星巴克最大的市場。

與此同時,這也是星巴克困難極大的市場。當「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和「星巴克氣氛組」先後登上熱搜,也側面反應出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經營 20 多年的星巴克頹勢已現。

早已退休的舒爾茨,也許仍然是未來的關鍵人物。雖然已不直接參與星巴克日常事務,但現年 67 歲的舒爾茨依然在美國政界和商界有一定影響力。比如,他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關係很近,其父親老蓋茨曾幫助舒爾茨在 1980 年代買下星巴克。

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去年 11 月接受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採訪時舒爾茨說:「中國夢和美國夢有一定相通之處」。

和馬斯克等的知名企業家一樣,舒爾茨擁有一項特殊才能,就是不需要花錢就能製造全民熱點。上一次,他展現這種功力是在 2008 年初,當時他剛剛回歸星巴克 CEO 一職,就決定全美門店關門三個半小時,讓所有員工在這個時間裡專注練習煮咖啡,「回歸我們的歷史傳統」。

相關焦點

  • 「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的經營哲學
    「咖啡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像酒一樣,咖啡是一種社交飲品,而跟酒不一樣的是,咖啡還是一種興奮劑。與人交談時,它能使人健康;獨自品嘗時,它能令人深思。這些聚會的場所是人們習慣光顧的地方,在這裡,他們體會到單純隨性,熟悉的舒適感和群體感。」
  • 「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用創造力和同理心共度艱難時刻!
    為此,界面新聞記者(以下簡稱「問」)專門採訪了霍華德.舒爾茨(以下簡稱「答」),就星巴克的發展與規劃做了回答。問:為什麼把這本書命名為《從頭開始》?答:「從頭開始」(From the Gound Up)是一句英語短語,意思是從零開始創建或構造某個東西。
  • 什麼樣的婚姻,才能成就來自貧民窟的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
    可維持婚姻不能僅靠從另一半那裡得到快樂,還要看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對方是否能給你帶來快樂,替你排憂解難,無條件支持你正確的決定。就像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在《將心注入》一書中所認為的,一個能承載社交功能的產品應該具備這樣的特徵:有溫度,有味道,有驚喜。具備這三樣,就做到了霍華德所說的「超過消費者的預期」。
  • 上海為什麼能成為全球星巴克最多的城市?
    在他身邊站著幾位身穿綠色圍裙的員工,他們一同剪開了身後星巴克咖啡的開業彩帶。他是星巴克咖啡的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這裡是上海第一家星巴克門店。霍華德.舒爾茨參加上海第一家星巴克門店開業儀式。20年之後,上海已經成為全球星巴克最多的地方。2020年9月9日,第800家星巴克門店在上海智慧灣科創園開業。除了被賦予數字上的意義,這家門店也與眾不同。
  • 「李維華講特許」星巴克連鎖經營創始人舒爾茨的挽救7計策
    上面的內容是:1、成為無可爭辯的咖啡權威;2、以更好的培訓和新的收益吸引並鼓舞夥伴;3、重燃消費者對星巴克品牌的情感依戀;4、在全世界廣開分店,力圖使每一家門店都能給人「當地核心區域」的感覺;5、成為道德採購和環保的先驅;6、開發新產品以增加收益;7、秉持高效高利潤的經營模式。
  • 星巴克創始人自傳面市:如何戰勝原生家庭桎梏 把命運抓在自己手裡
    這是「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的最新書籍,並且由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美國國防部前部長羅伯特·蓋茨等推薦。「我們的『原生家庭』、成長故事和經歷、與父母的關係,這些都將影響我們一生。」 霍華德·舒爾茨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 瑞幸被勒令退市,而它的對手星巴克成功的秘訣只有八個字
    曾將星巴克咖啡樹立為競爭對手的瑞幸咖啡,一時間成為了眾人熱議的話題。有些人說,瑞幸割國外韭菜的投資,補貼國內消費者,這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情,甚至有人直呼其是「國貨之光」。我們拋開其商業資本運作,回歸本質去看瑞幸關於咖啡的時候,或許從一開始,這個故事就註定會有坎坷,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首先回顧一下咖啡在中國的歷史。
  • 星巴克的員工為何挖不走?
    1991 年,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決定,要給星巴克的員工發股票,把所有人變成「合伙人」。星巴克把這個項目稱作「咖啡豆股票」。從那時開始,星巴克取消了「員工」的稱呼,只有「夥伴」。當然,星巴克的「合伙人計劃」並不僅僅是「咖啡豆股票」。事實上,星巴克有3種不同層次的股權激勵方式,使每個員工都有機會持股,成為公司的「合伙人」。
  • 星巴克的員工為何挖不走?深度剖析星巴克的「夥伴文化」
    通過這種多層次的股票期權計劃,星巴克為每個員工都提供成為公司「合伙人」的機會,這是面對全體員工的福利,上到CEO,下到基層員工,哪怕是兼職員工,也同樣可以持股,並擁有成為公司「合伙人」的權利。 這既是對員工基礎薪酬的有益補充,是對長期為公司服務並做出相應成績的員工的獎勵,又巧妙地將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結合在了一起。
  • 星巴克之父講述童年羞恥:貧困影響了我的經營理念
    從董事長兼執行長的職位上退休後,「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有了難得的閒暇,除了陪伴妻子、孩子和孫子,他還寫了本自傳。霍華德解釋,這個詞一語雙關,他本人是在貧困和匱乏中長大,可謂「一無所有」;另外也意指星巴克的成長,從一家小小的門店發展到現在超過3.2萬家門店。霍華德特別強調,希望普通人能從自己的「逆襲之路」中受到鼓舞。
  • 「星巴克之父」:童年的貧困深刻影響我的經營理念
    從董事長兼執行長的職位上退休後,「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有了難得的閒暇,除了彌補對妻子、孩子和孫子的陪伴
  • 加入糖奶的茶飲們,誰將成為下一個「星巴克」
    同樣是飲料,為什么元氣森林可以創造網際網路式的神話?同樣是美妝,為什麼完美日記能超越一眾國際大牌成為美妝行業老大?同樣是雪糕,為什麼鍾薛高能讓伊利、蒙牛的新品黯淡無光?同樣是茶飲,為什麼喜茶門庭若市,其他品牌卻門可羅雀?
  • 反美鬥士卡扎菲,為何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前天,龍馬君寫了篇關於反美鬥士卡扎菲的圖文,有位讀者老爺提到卡扎菲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龍馬君在評論區否定了這一說法,好多讀者老爺不贊成,要求龍馬君拿出證據。卡扎菲是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這一點都不重要。讀者老爺要求龍馬君作說明,這非常重要。
  • 從無名小店到世界連鎖,星巴克做對了什麼?
    星巴克是咖啡店的傳奇,同時也是一種美式文化的象徵,在國內外各大城市都可以在醒目的位置看到星巴克的店面。點一杯咖啡或者茶,吃著點心,聽著星巴克的音樂,看看書或上上網,獨坐或與朋友一起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這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 傅高義去世 中國大使: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傅高義去世,中國大使: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環球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連發多條推文,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去世表示哀悼。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及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中國(研究)上的智慧和見解不僅對該領域研究者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對世界而言也是如此。」崔天凱繼續寫道:「我認識傅高義教授很長時間了,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我相信他的思想和奉獻將始終影響我們。
  •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很多,但絕不是雙標的崔娃
    不知從啥時候開始,媒體開始熱衷於尋找「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天安門前慢跑的扎克伯格可以是老朋友,在胡同裡吃炒肝的拜登也可以是老朋友,甚至一場脫口秀直播裡,一個主持人難得公允地講了幾句中國的好話,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好朋友。
  • 星巴克的這些事兒,你可能一無所知
    可是,若你能走到塞壬背後,或是舒爾茨第一次為之痴迷甚至沉醉的西雅圖派克市場瞧一瞧看一看,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對星巴克一無所知。  多虧比爾·蓋茨他爹,星巴克才能再活一次  話說,Bowker、Siegl和Baldwin三位是星巴克的親爹,由於天然的文人屬性,並不知道如何讓星巴克生存和發展,一心只想著小而美。  直到1982年,舒爾茨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成為了市場部主管——話說,這可是他花了整整一年時間,軟磨硬泡好話說盡才求來的工作。
  • 恕我直言,瑞幸永遠成為不了星巴克
    星巴克的員工有多幸福最早吸引我關注「美好企業」這個理念的是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他寫的兩本書《將心注入》和《一路向前》對我影響很大。舒爾茨在書裡特別寫了他的藍領父親。父親的悲慘經歷,讓少年舒爾茨對企業無法成就員工,不能以人為本的一面刻骨銘心。後來他創辦星巴克成功,成為商業領袖,舒爾茨破天荒地給所有員工,包括兼職員工提供醫保,並向員工提供股票期權。「我們對倉庫保管員和剛進門的新手所給予的敬重,在其他許多公司只有高級管理層才能享有。」
  • 星巴克的品牌哲學:緊跟消費者的生活步伐前進
    我在十餘年前就讀過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的《將-心注入:星-巴克傳奇》那本書,從中學到了很多關於產品品質、品牌價值觀和經營原則方面的知識。讀過之後,對舒爾茨的品牌哲學非常佩服,對他歷經艱辛的創業歷程同樣敬佩。我自己感到收穫很大,於是把這本書送給了一位老闆的女兒,希望她在創業過程中也能獲得一些啟迪。
  • 關閉美國400家門店,要在中國開500家主題店,星巴克玩起了Cosplay?
    瑞幸在美國退市,中國的連咖啡關門了,就連行業霸主星巴克也在疫情期間損失慘重,關閉了在美國的400家門店。 星巴克CEO寫信給股東訴苦,說咖啡賣不動了,我們慘的不得不在美國關了400家門店。 但是,這份致股東的公開信越寫越不對勁,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