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7月,揚州江都何女士認識楊某已有一年時間。這一年,他們相識相戀,步入婚姻。自稱是「警察」的楊某,曾讓何女士覺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依靠。但她不知道的是,這一年,竟是一場漫長的騙局……
女子結識「警察男友」
戀愛大半年後領證結婚
7月初,何女士在弟弟的陪同下向江都警方報案,稱自己可能遇到了騙子,這位騙子不是別人,而是她如今法定意義上的丈夫楊某!
諾!就是他!
事情還要從2019年夏天說起,當時,46歲的離異女子何女士在婚戀網站上認識了同樣離異的51歲男子楊某。楊某自稱是警察,在揚州市某地公安局工作,還曾多次給何女士發送自己在派出所辦事大廳的「工作照」。兩人聊得很投機,想著楊某是公務員,個人條件不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何女士和楊某確立了戀愛關係。
戀愛中,楊某經常給何女士發紅包,對何女士的兒子喬某也十分大方。楊某的「好」,何某看在眼裡,她也想更進一步,與楊某攜手走進婚姻,重新組成家庭。於是,何女士提出要去楊某家裡看看,去見見楊某的家人,但楊某卻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託。沉浸在愛情裡的何女士也沒有多想,只當男友是工作太忙。
戀愛了大半年後,何女士和楊某領證結婚,楊某也搬到了何女士家中。雖然依舊沒有和楊某的家人見面,但何女士覺得,兩個人有愛情就足夠了。
相處期間多次轉帳
一年內轉了20餘萬元
雖然無論是談戀愛期間還是結婚後,楊某對何女士都表現的十分上心,但隨著兩人朝夕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何女士的心中的疑團也越來越大。
按理說,楊某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每日都穿著警服按時上下班,經濟條件應該不算差。但在兩人相處期間,楊某卻多次以各種名義要求何女士向他轉帳。
例如,戀愛時,楊某曾稱要幫喬某解決工作問題。「就進公安系統吧,公務員也有保障!」楊某對何女士拍起胸脯,隨即又稱,喬某學歷不高,先得幫他買個文憑。何女士對楊某說的話並沒有起疑心,便按照楊某要求,給了他3萬元用來買文憑。此後,何女士又多次轉錢給楊某,累計十多萬元,由他打點兒子進公安局的事。今年春節後,楊某還以自己的女兒患病、需要特效藥為由,向何女士借了10萬元。
一來二去,何女士已累計向楊某轉去了20餘萬元。但兒子喬某當警察的事卻始終沒有下文。正當何女士心中犯嘀咕時,此時已是她合法丈夫的楊某卻告訴了她一個好消息:喬某的工作就要解決了!只需要繳納20萬元的「保證金」,喬某便能很快上崗。
每天穿警服上班的丈夫
竟是個處心積慮的騙子
此時的何女士已拿不出20萬元,為了兒子的「將來」,她選擇向自己的弟弟何某借錢。「姓楊的肯定是騙子!公安局說進就進?那是公務員,要考的!」聽完姐姐借錢的原因,何某當即表示楊某是騙子,強行拉著姐姐趕到了當地派出所:「走,你和我去派出所報案,看看他是不是騙子!」
派出所內,何女士的弟弟嘆著氣說,之前自己就覺得那個楊某不像好人,自家的姐姐心思單純,也沒有把對方情況摸清楚,就稀裡糊塗和楊某結婚了。如今,楊某的一言一行都透露著詭異,希望民警能幫忙鑑別,隨後,民警針對楊某展開調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早在2003年,楊某就曾因為詐騙犯罪被判入獄,而他根本也不是警察!
得知楊某是有案底的詐騙犯,何女士大吃一驚,始終不願相信:「他每天都穿著警服去上班,怎麼可能是假警察!」直到民警將楊某抓獲之後,答案才揭曉:警服、警銜、肩章,都是楊某從網上購買的。楊某的真實身份是一名黑出租司機。所謂的「打點費」、「給女兒的藥費」都是子虛烏有,何女士此前曾轉給楊某的錢,都被他揮霍在了別處!最讓何女士無法接受的是,楊某竟還瞞著她交往了一名年輕的女朋友,約會、買禮物的錢,都是從何女士那裡騙來的。
男子冒充警察行騙落網
結婚是為了「夫妻共同財產」
面對民警,楊某對自己冒充警察向何女士行騙的事實供認不諱。「我們認識的時候,我就知道,她和她兒子名下個有一套住房……」楊某向警方供述,當時他可謂居無定所,沒有自己的處所,經常在小旅館打發住宿。這樣的情況想要騙取何女士的芳心,繼而騙到財物,根本不現實,於是他便扮演起了警察,購買了警服,還去派出所辦事大廳拍了一些照片發給何女士,告訴她自己「正在工作」。
楊某還頗有法律意識,知道什麼是「夫妻共同財產」。「和她結婚,她名下的那一套住房,就有我的一半了。」楊某坦白了自己的壞心思,他向民警交代,近期他還準備把喬某名下那套房子拿去做小額貸款的抵押,「借」點錢出來揮霍,只是這個如意算盤還沒打響,楊某就被抓了。
經過警方核實,楊某冒充警察向何女士行騙,累計23.6萬元。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等待楊某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找對象要擦亮雙眼
如發現被騙第一時間報警
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招搖撞騙罪】,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招搖撞騙罪一般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警方提醒廣大女性同胞,想要防止受騙最根本的還是要提高防範意識,在婚戀交友網站上交友時一定要謹慎,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在深度了解對方後再進行相處,不能過分草率。如果對方提出借錢等要求時,需慎之又慎,謹防被不法分子鑽空子。如發現被騙,請第一時間應警方報案。
通訊員 睢翾 法宣 王誠 記者 趙雅瓊
來源:揚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