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2》未播先火。陣容官宣從「搖滾老炮」鄭鈞到「頂流偶像」張藝興加盟,妥妥的實力加偶像,已然保障了節目的看點和話題。
隨著節目官博釋出先導片,又引來一波熱議。
作為節目邀請的唱作人,向來敢言敢說的GAI周延面對鏡頭時,直言「我最討厭的就是樂評人,你沒有資格來審視我或者審判我」。
但這顯然不現實,因為不管GAI願不願意、喜不喜歡,樂評人就在這裡,只要你出歌,樂評人就會對你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畢竟他們端得就是這碗飯。
尤其是有些樂評人,正愁著沒人可「批評」呢,GAI的言論無異於「往人家槍口上撞」,留下了話柄。
在《天賜的聲音》中罵哭薩頂頂,名聲大噪的「網紅」樂評人丁太昇,當仁不讓的接下了GAI拋出的「樂評人沒資格審視我」的話題。
丁太升在博文中的回應如下:
GAI說:「我最討厭的就是樂評人。」不是沒道理。歌手大多討厭樂評人,誰願意出個作品就被人看穿,發現問題,指出毛病,甚至點明他們的虛弱之處呢?歌手,明星,公眾人物,是需要光環的,是要高高在上的,是要被仰視的,但樂評人(我指的是真的樂評人,不是營銷號)卻是那個俯視的人,明察秋毫的人,一眼看穿他們真相的人,怎麼可能不被討厭?
網友們原本以為這兩位「狂人」會直接開槓,可連續觀察幾天發現,針對丁太升「點名」diss,GAI沒有任何回應,這件事就偃旗息鼓了?
在知乎上,丁太升對自己的定位是「著名社會閒散人士」。這位「閒散人士」在2020年伊始,就颳起了一陣「樂評人diss歌手」的熱潮。
浙江衛視的音樂綜藝節目《天賜的聲音》中,丁太升憑藉犀利直接的點評,直接把薩頂頂給評論哭了,這事兒在熱搜上掛了好幾天,丁太升「一戰成名」。
當然,丁太升的成績絕不止於此。說哭薩頂頂只是一個小「案例」,任何他看不順眼的,都會毫不客氣的予以「懟」之。
顯然,丁太升已經不再滿足於「樂評人」的身份,頗有成為「娛樂圈紀檢委」的架勢。
丁太升針對GAI的言論,寫到「樂評人(我指的是真的樂評人,不是營銷號)卻是那個俯視的人,明察秋毫的人,一眼看穿他們真相的人,怎麼可能不被討厭?」
丁老師的一番話,將自己從「營銷號」類型的樂評人中摘了出來,還明白無誤的告訴GAI:我就是要高高在上的俯視你!
此前,丁太昇直指李榮浩歌曲《同根》「也就豬願意聽」。
作為摩登天空音樂總監出身的丁太升有資格去評論一首歌曲的優秀與否,但是客觀評論並不代表可以不尊重歌手的成果。
作為一名「樂評人」,不去「評樂」,反倒夾雜著語言攻擊上升到了「評人」。
作為圈內著名「毒舌」樂評人,遭他炮轟過的歌手不在少數,尤其是歌手張杰,簡直被丁太升批得一無是處。甚至公開放話:如果哪天張杰真能不土了,有文化了,我也一定會誇他。
因為在他眼裡,張杰就是「土」的代名詞。
當然,張杰粉絲對丁太升也沒客氣,不僅痛罵丁太升,還連帶著他兒子,丁太升一度讓張杰「作為一個男人,站出來說話」。
而且,在丁太升眼裡,不僅張杰土,「金曲歌王」蕭敬騰也沒好到哪裡去。反正經他「辣手摧花」過的歌手,不低於一個加強連的規模。
今年《歌手》第一場錄製,丁太升明知道自己不受節目組「待見」,他仍公開發文:不少樂評人被請到了長沙,去觀摩《歌手》的錄製,沒請我,反正到時候我會繼續熱情點評。
而在《奇葩大會》中,丁太升曾直言《歌手》破壞了音樂審美,而中國的主流媒體所宣揚的音樂觀念,是有問題的。
Rapper給人的固有印象:個性、自傲、堅持自我風格。
如果把許多門類的歌手放在一起,第一眼就能分辨出來的一定是rapper。他們周身散發的專屬的桀驁不馴的氣質,很難讓人忽略。
Rapper們往往通過歌曲表達自我感情或是針砭時弊、抨擊不良。Rapper之間發生的diss,燃起的火藥味更能彰顯他們想要獨樹一幟的內心。
太過張揚的個性,總是能讓大家對於rapper的評價,毀譽參半。
GAI更是如此,尤為更甚。
如果說一般的rapper身上攜帶的僅僅是不羈的氣質,GAI身上卻帶著一股濃重的「江湖」氣息。
江湖中人,不受拘束和束縛,由內而外的散發出「狂放」的味道。甚少能從GAI身上體會到「平易近人」嗎,渾然天成的距離感,加上不自覺流露出的狂傲,讓人想要敬而遠之。
而這也直接影響到GAI的音樂風格——直接、犀利、狂放,自成一派,讓人聽得過癮。
所以對於GAI在《我是唱作人2》中,明目張胆的對「樂評人」的藐視和不屑。這些話從他的嘴裡說出來,倒也不難理解。
一個忠於自我、重視自我感受的人,又怎麼會在意外界評價。一番言論,一時間掀起千層浪,反倒印證了他對「張揚個性」的執念。
當然,這不是GAI第一次「口出狂言」。
在《中國有嘻哈》時,因為PG One在歌詞中影射自己,GAI當即惱火,甚至放言「要幹他」,直言「這個孩子有點狂妄了」。
一副江湖大佬的做派,頗有前輩教育晚輩的意味。
雖然觀眾們樂於看到選手之間的劍拔弩張,節目組對於選手表現能夠為節目帶來話題和收視的事情,樂見其成。
但是就如老話所講「今日留一面,日後好相見」。
雖然PG One的所作所為確實令人不齒,但GAI與其要與他正面衝突,何不直接用音樂打爆對方,用實力證明「老子就是有教育你的資本」。
在後來的節目中,GAI也確實用作品給了對手一力有力的還擊。只是過了「嘴癮」,還是失了一部分好感。
GAI曾經坦言:「我就是覺得自己很牛,就是有實力,覺得我該狂。」
誠然,作為一個歌手,自信是最基礎的必備條件。但是自信不等於自負,更不等同於自傲。
「實力」這個東西,不是單單依靠自我認同,就能夠定義的。既然你選擇將自己放置在娛樂圈,就必須承擔大眾的審視。
音樂始終是要面向大眾,一如歌手也好,rapper也罷,他們所面對的終究是廣大聽眾,而非僅僅局限在粉絲之中。
自己引以為傲的「狂」,或許可以理解為是實力支撐下的表現。可以這並代表,絕大部分人可以理解甚至是接受你所謂的「狂」。
GAI一直在以一種「圈中結仇」的方式存在著,他曾說:「現在在地下說唱圈,已經沒有誰值得自己懟了。無論別人怎麼diss自己,只要看一眼自己的銀行卡帳戶,就知道自己贏了。」
GAI以一種顯而易見的方式膨脹了,他如實說道:「我根本不想和坐經濟艙的說唱歌手有任何交集。」
積極的想,我們可以將這解讀為GAI實際上,是不想與「廉價」的說唱音樂和歌手混為一談。
然則,這樣乾癟的解釋始終無法成為為GAI的言行開脫的理由。
「言語見人品」,顯然GAI的言論不僅暴露了「嫌貧愛富」的心理,還給自己帶了一頂「不會做人」的帽子。
GAI對於同行的鄙視,已非一日兩日形成的。他曾直言:「diss過自己的,沒幾個好廠牌。」
作為普通的樂迷,在我們看來,GAI的表現和丁太升並無差別。先將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睥睨一切的位置,然後單一的依據個人感受和想法,去評判他人的好壞。
真性情和低情商,永遠屬於兩個範疇。如果被混為一談,總歸會被人認為是把「真性情」當成是「情商低」的擋箭牌。
「話有千種說」,為何偏偏選擇最不為人接受的方式來表達呢?
當然,GAI的狂依靠的依舊是他的rap實力和音樂作品質量。《中國有嘻哈》的冠軍頭銜,並非浪得虛名。
近年來,無論是為《哪吒之魔童降世》創作的主題曲《哪吒》,還是和新褲子樂隊合作新歌。從中國風rap到復古電子風,不得不承認,「百搭GAI」的實力不容小覷。
至少在如今的國內rapper裡面,GAI的實力實屬上乘。
如今,GAI作為rapper裡面頗具爭議和非議的人,「狂」成了他的slogan。瞧不起圈裡人,看不上同行,diss網友成常事。
這場一觸即發的兩個「狂人」之間的較量,最終在GAI的隱忍之下並沒有爆發。只是這「狂」,到底是深入骨子裡的,還是為立「狂人」人設而故意為之,大家自有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