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獷主義建築展》百件案例、建築模型回首粗獷建築美學

2020-12-22 睿智創藝

忠泰美術館上演重量級國際建築展《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這是與德國建築博物館共同籌劃的,展出百件以上的粗獷主義案例。

二樓展區以全球13個地區、5項主題用線索展開探問,二戰後不斷躥生的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2017年首度於德國建築博物館展出,是首次針對1950至1970年代粗獷主義建築的全球性調查。

波士頓市政廳

粗獷主義意即清水模,興起於1950年代的英國建築界,建築大師柯比意即是此種建築風格的先驅之一,而後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這類作品躥生於世界各地。其狂放未經修飾的外觀及裸露的結構體,是粗獷主義建築極富表現力的風格特徵,亦是屬於二戰後百廢待興,社會動蕩不安及實驗精神興起的體現,然而歷經時代更迭,此類建築在當今社會,常被譏諷為醜陋或過時的技術而面臨被拆除的危機,因而促成相關議題的關注和本展的誕生。

水電工暨煤氣設備裝修工工會大樓「粗獷主義的興起,幾乎是所有國家重啟的時間點,那是一個充滿實驗性的時代,無論建築成功與否,都不應持續摧毀這些建築,我們應該探討保存建築遺產的方法,將新生命帶入舊混凝土中,思考未來。」策展人Oliver Elser如此說道。

忠泰美術館從十三個地區展開探查,包含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南亞和東南亞、東亞、俄羅斯、中亞和高加索地區、東歐、西歐、中東、英國、大洋洲、德國及臺灣各地都能看見粗獷主義混凝土之獸的身影,它們融合了各地的風土民情,把粗獷主義在地化,並發展出形狀各異的姿態。本展中,除了以大型模型展出「耶魯大學藝術與建築大樓」、「波士頓市政廳」、「龍之砦」、「聖保羅大學建築與都市規劃學院」等超過百件的案例外,同時也會以24座水泥模型、3座3D列印模型、8座大模型、明信片等呈現更多粗獷主義的樣貌。

這次亞洲首展,特別規劃臺灣展區,忠泰美術館從主題出發共有五條路徑,包含「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對於混凝土的詮釋和應用,亦成為世界各地粗獷主義靈感來源之一的「Le Corbusier的拉圖雷特修道院」;以及本展的核心議題「# SOS Brutalism運動」。另外還有「粗獷主義女性建築師」、「混凝土教堂」、「混凝土」等不同層面視角的主題。臺北展於展場設計中首次使用了不同顏色的路徑線條,讓觀眾探索案例之間的關聯性。

臺北展新增六件在地建築案例研究 ,思考建築和人與時代的關係。忠泰美術館為深化在地的視野與論述,新增六件臺灣在地粗獷主義建築案例研究。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展場大模型

忠泰美術館臺灣案例的研究成果,不僅體現出臺灣和全球的勾連,亦反映出臺灣戰後社會的真實寫照。本次主視覺採用的影像,是一張從三信家商畢業紀念冊中發掘到的歷史照片,這張記錄下當時剛竣工不久後的波浪大樓及使用這棟建築的師生,畫面所蘊含的時代象徵,具體呈現了建築和人、社會、時代之間不可切割的關係,更呼應了本展聚焦於建築於人之間的關係,而非僅是建築物本身而已。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建築和建築的日本
    藤森照信提出了一個很難解釋的問題,也提示我們,在日本的傳統、世界20世紀建築和日本現代主義三者的背後,無疑隱藏著一個共同的特質。這一特質需要建築史學家和理論家關注和思考,也恰恰是 「建築的日本展:傳承的譜系」展覽所要探討並試圖揭示的問題。
  • 3D列印建築模型-加爾各答佛教教堂
    由於建築設計的日益複雜,傳統的模型製作已經不能滿足設計師的需求。現階段,3D列印技術已經成為建築設計師不可缺失的工具。使用3D技術可以獲取現有建築的真實三維模型,並以此為基礎開發出更廣泛的延伸應用,如改型設計、展示、數位化檔案、修復、快速成型等。
  • 上海市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開幕
    原標題:上海市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開幕 2020年12月19日,《百載重光——上海市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在上海閔行區博物館展出。展覽共有展品86件,歷史原物48件,90%以上的展品為第一次對外展出。
  • ...建築設計研究院建院60周年回顧展 聚焦大學設計院的現代建築史
    周年回顧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建院60周年回顧展展廳現場  本次展覽採用設計效果圖與建築模型相結合的展陳方式,通過1958年成立以來一代代師生的作品展示,回顧了這當中承載的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60年的成長曆程。
  • 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先導展開幕,路縣故城遺址展示工程模型亮相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9月21日下午,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2020先導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張家灣設計小鎮開幕,該展覽也屬於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的產業合作單元。先導展上展出的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活動期間還將舉辦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2020先導展系列活動,搭建國際城市發展領域交流平臺與互聯通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外觀設計被用作展廳元素。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北京國際設計周今年特別策劃舉辦「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2020先導展」,支持北京2026年舉辦世界建築大會,本次展覽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 頂著安全帽遊走在腳手架間 看建築遺產如何保護修繕
    上海文物建築遺產修繕保護和活化利用有何秘訣?大家可以從《百載重光——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中找到答案。正值上海被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4周年,也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工程行業協會成立一周年之際,「百載重光——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將於12月19日在閔行區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展覽將持續4個月。
  • 共生與變異:主題建築展在合美術館展出
    「共生與變異:主題建築展」匯集來自多個城市及地區的建築師、藝術家和機構的代表之作。展覽將從不同角度探討建築與自然、建築與地域、建築與城市、建築與人之間不斷演進的共生關係。而過去的理論同樣也需要時間來檢驗,以此得出哪些才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實踐;三是在當代建築中,體現共生思想的建築作品已經出現,如佛頂宮、四川美術學院虎溪校區等代表案例。任何一座新添的建築如何與既有的自然歷史環境和人的行為和諧相處?這仍然是當下城市發展中需要妥善處理的問題。當下的城市實踐,處在一個多元並存的時代,既有現代主義,也有後現代主義,包括一些新的思想產生。
  • 建築模型是古建的核心,而今成為研究古代建築的利器
    在小型器物上以模型形式反映建築,中國在漢代就出現了。而隋朝的大建築師宇文愷在他的建築文集中,明確記載將建築模型運用在建築設計中。對此,學者永昕群與溫玉清在紫禁城雜誌《咫尺樓臺——漫談中國古建築模型》一文中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 米開朗基羅的建築設計美學
    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建築設計,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建築設計的創新性經典作品。米開朗基羅善用雕塑的手法來處理建築,對空間的理解也獨具眼光。他為佛羅倫斯的梅第奇宮設計的「跪窗」拱門式窗框直落地面,祭臺式的窗臺支撐著螺形窗架,創造性地將窗與門這兩種建築元素融合在一起。他設計的梅第奇禮拜堂的建築立面將砂巖與大理石兩種不同質感的材料混搭,彼此擁擠在一起,形成具有溫暖感、生命力的雕塑形態。
  • 116座模型呈現香港高密度建築特色 探討多元空間設計
    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以高密度及向高發展的建築聞名於世,2018年於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參展建築師就以「垂直肌理:密度的地景」為主題,通過建築模型作品,呈現香港高密度建築美學、獨一無二及緊湊變化的都市景觀。
  • 建築生的「小白船」 ——建築模型
    對於學習建築設計的同學們來說 製作建築模型> 今日關鍵詞 【作品集靈感 | 建築模型】 (配合音樂食用效果更佳) 簡潔的手工模型
  • 拒絕成為冰箱的建築丨《熱力學建築原型》
    在葉門希巴姆古城,夯土建築構成的高層城市建築聚落和迂迴街巷形成了沙漠地區白天對於陽光的自遮蔽與夜晚對於熱量的最大化儲存,這是通過控制能量流動來調控建築環境的經典案例。 「熱力學怪物」,是可與環境性能互動的,不以美學、建構學和現象學為首要生成動力的原型;進而通過植入城市環境的方式,檢驗和修正這些原型,提出城市建築設計的新的路徑與形式。
  • 《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解密文物保護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眼下正在閔行區博物館展出的《百載重光——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通過歷史原件和傳統修繕工藝的展示,為人們做了一次科普。1878年徐家匯天主堂的地磚、跑馬總會舊址樓梯欄板花飾、天后宮的蝴蝶瓦……一件件有年代感的建築構件,既呈現了上海近代優秀建築的歷史剖面,也傳遞出文物保護的重要性、複雜性、專業性以及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和細節。
  • 《建築模型與沙盤製作》課程教學總結
    公共藝術(建築設計方向)專業1-5周開設《建築模型與沙盤製作》課程,1-2周採用線上教學的方式,3-5周回歸線下教學。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使用釘釘班級群進行籤到、直播授課並答疑解惑,組織討論,同時採用提問的方式考察學生的在線狀態、學習效果。學生們在平臺上不但完成了專業課程學習任務,同時也能夠積極進行課下自主調研學習。
  • 豐臺區校園建築模型批發
    豐臺區校園建築模型批發  3D 列印建築模型3D數據要求:除了首先要能滿足3D列印技術密閉實體文件要求外。還要要注意模型的以下調整:  建築模型在完成建模工作輸出列印前,還需要根據3D印表機設備性能和所選列印材料對模型進行細部構件尺寸調整、模型拆分和模型組拼設計,以保證實現終使用需求。
  • 大興區建築沙盤模型製作工廠
    大興區建築沙盤模型製作工廠  7.人車分流無論沙盤是怎樣顯示的,我們都要再次確定小區內部是否有人車分流的規劃。雖然完全做到人車分流的小區不多,但是起碼要讓老人和小孩有個散步與玩耍的安全空間。  以上就是我們針對沙盤模型觀看給大家的乾貨,忠為模型20年沙盤製作經驗,曾製作過很多經典沙盤案例,並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新的沙盤動態,可以關注我司公眾號。
  • 從這裡,穿越回上海百年建築的施工現場
    即將於12月19日在閔行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的「百載重光——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上,一個個歷史建築構件的展示與剖析,將會帶領參觀者以一個「文物修復者」的身份,進入百餘年前的建築工地,地磚、牌科(鬥拱)、壁爐、樓梯欄杆、蝴蝶瓦……有意思的是,參觀者將每人得到一頂貨真價實的安全帽,而且,現場還用腳手架的元素串起了每一個場景。
  • 北京市會所建築模型哪有賣
    北京市會所建築模型哪有賣  房地產銷售模型設計製作:地產銷售沙盤的製作,是利用工具改變材料形態,通過粘接、組合產生出新的物質形態的過程,這一過程包含著很多基本技法。作為廣大模型製作人員,只要掌握了這些簡單、基本的要領與方法,即使是製作造型複雜的建築模型,也只不過是那些簡單、基本的操作過程的累加而已。
  • 東方建築明珠,《大魚海棠》建築的原型,淳樸簡約
    國風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中的建築群,充滿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味道,實際上它的原型就是福建的永定土樓。隨著《大魚海棠》的大熱,永定土樓也跟著被更多人關注。永定土樓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分為方形和圓形兩種。2008年的時候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95年,它的建築模型在參加美國洛杉磯世界建築博覽會,獨特的建築風格一時間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更加被世界所知,也因此被譽為「東方建築明珠」,這一個讚譽,足以能夠說明永定土樓的建築成就。
  • 大峽谷:一個了不起的建築模型公司
    1994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一個了不起的建築模型公司---大峽谷在深圳創立。跟隨改革開放的步伐,大峽谷集團逐漸發展壯大。現代建築模型現代建築模型簡單理解就是指數字沙盤模型設計與多媒體技術結合的呈現。數字沙盤常運用在地產營銷、樓盤展示、城市的規劃、企業規劃等。先進的數字設備使得沙盤的展示也變得更加的有科技感。數位技術的融入讓電子沙盤具備了更多的功能,可以進行互動,語音以及動畫展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