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過後,正當美國政府苦惱如何使牆體具備防爆功能時,一家名為LINE-X的公司,帶著一種新型高分子特種防護塗料,其強大的防爆、抗衝擊等防護性能,獲得了美國軍方的肯定,最終一舉拿下五角大樓的爆炸防護合同。
諸如此類高端特種防護塗料,具備防彈、防爆、高抗衝擊等高防護性能,可廣泛應用於橋梁、倉儲、船體、裝甲車輛等多種工程設施的防護。那麼,這層塗料究竟有何魔力,能使物品具備「刀槍不入」的特殊技能?
實際上,這類防護塗料的奧秘,藏在一種名為樹枝狀高分子聚合物的添加劑裡。樹枝狀高分子在合成過程中,反應每循環一次,就在原聚合物基礎上增加一代,因此可以在納米水平上嚴格控制分子的大小、結構、表面基因的數量和相對分子量。
另外,樹枝狀高分子的外層富集了大量官能團,由於端機性質不同,也賦予了其更多功能,在催化劑、生物醫藥、液晶、工程塗料等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1985年,美國科學家Tomalia利用發散法首次合成樹枝狀聚醯胺-胺大分子,並根據樹枝狀高分子的理論意義談及其潛在應用價值,引起了眾多科學家的廣泛關注。隨後,人類加快了對樹枝狀高分子的探索腳步。1989年,Hawker等人又利用收斂法合成了樹枝狀冠醚大分子。
除此之外,美國杜邦、美國陶氏化學、荷蘭皇家帝斯曼等多家著名企業,也紛紛斥巨資開展樹枝狀高分子領域的研究。短短30年間,樹枝狀高分子在合成、理論研究、應用場景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如今,世界上已有20多類、200多種樹形大分子被合成。
目前,中國高端防護塗料的供應被歐美企業所壟斷,我國能夠自主研發這類高性能防護塗料的企業寥寥無幾。位於山東的威海九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華新材」),就是一家擁有多項國際專利,能夠獨立自主研發、生產這類高性能特種防護塗料的科技企業。
辭職創業,助推樹枝狀聚合物產業化
李武松是九華新材的聯合創始人,在做特種防護塗料之前,他先後做過世界500強外企高管、並創立了一家做樹枝狀高分子的企業,這些經歷也是他切入到特種防護塗料行業的原由。
李武松
從北大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博士畢業後,李武松迫切希望自己研發的東西,能在短時間內變成造福社會的產品。於是,他加入了研發實力強大的百年企業——世界500強美國陶氏化學,從技術經理做起,立志把科技直接轉化成生產力。
但是,現實卻給這位熱血少年潑了一盆冷水。
在陶氏化學工作幾年後,李武松發現做的不是自己的老本行,涉足的領域也非擅長,難免令他有些生疏。另外,外資企業的科研受制於其戰略方向,個人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創新。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李武松認為:只有創業才可能實現個人的最大價值,也給自己機會一償填補國內新材料空白的夙願。
彼時,國內的樹枝狀高分子領域仍沒有任何產業化的公司。從設計級別到實驗級別的樹枝狀高分子產品,我國都嚴重依賴進口,價格高昂等「卡脖子」的痛,李武松都看在眼裡。
倘若能把國內樹枝狀高分子的價格打下來,將中國特種高分子或者新材料的實力推上一個新臺階,是多麼令人驕傲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就辭職創業,做回老本行——樹枝狀高分子聚合物!不僅如此,還要推動國產樹枝狀高分子聚合物的產業化!
2011年,李武松創辦了威海晨源分子公司,開始儲備產業化技術。最初,其做的是實驗級別的樹枝狀高分子聚合物產品,客戶主要為美國貝勒醫學院、澳大利亞科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科院、北京大學等國內外高校。
既然要推動樹枝狀高分子聚合物的產業化,就要有「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這對李武松和他的團隊而言,都是巨大的考驗。據了解,做噸級材料的提純,需要具備一定的工程化技術和工藝條件,還要有相應的設備和最優化的參數。
產業化有多難?李武松深有體會。最初,樹枝狀高分子的純度在實驗中能夠被控制得比較好,但是在產業化過程中卻存在結構缺陷。秉承著科研者的堅強毅力,李武松團隊不斷調整設備和工藝參數,經過兩年的大量實驗,最終將量產的樹枝狀高分子純度,提升至高純度實驗級別。
2013年,李武松帶領團隊成功突破產業化的關鍵技術,「我們建立了亞洲第一條樹枝狀聚合物生產線,正式推出噸級樹枝狀高分子產品。」
噸級產線落成,不僅令李武松團隊歡呼雀躍,也讓國內眾多科研團隊看到了國貨之光。與進口的高端實驗級別樹枝狀高分子相比,原本上萬元1克的材料,如今只需要幾千塊就能從晨源分子買到,大大降低了成本。另外,從國外進口材料需要一個多月才能收到貨,晨源分子不到一個星期就可以交貨,切實縮短了材料的交貨期。
隨後,公司研發的20餘種樹枝狀高分子產品,逐漸成功應用至生物醫療、納米材料、催化劑載體、水處理等領域,不僅打破了歐美國家對該技術的壟斷,還與澳大利亞、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客戶達成合作。
但李武松並不滿足於產業鏈上遊的成就,而是基於更高的眼光和發展戰略,於2017年創立了威海九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切入到樹枝狀高分子產業鏈下遊——特種防護材料,旨在打造面向世界的國產高端防護塗料。
結合科技與藝術,死磕特種防護材料
據李武松介紹,特種塗料的防護原理,實際上是利用了樹枝狀高分子的交聯結構。當防護塗料中添加了特殊的抗衝擊高分子成分,高分子的交點網絡結構在衝擊過程中,就可以起到吸收能量的作用,當高分子的鍵能比較高的時候,就可以抵擋更大的衝擊力。
其實,特種塗料包括:耐高溫防腐特種塗料、耐磨防水特種塗料等多種具有特殊用途的塗料。目前,這類特種塗料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特種車輛、防腐儲罐等多種設施的防護。李武松對《大國之材》表示,隨著特種塗料的不斷升級,性能更強、更高端的特種塗料領域可能達到幾千億的市場規模。
然而,資本市場的蛋糕有多大,競爭對手就有多兇殘。事實上,我國的高端防護塗料長期依賴進口,杜邦、巴斯夫等歐美企業早就佔據了中國80%的市場份額,國內能分得一杯羹的企業鳳毛麟角,而九華新材就是其中之一。
李武松認為,九華新材的特種防護塗料之所以能夠與歐美高端產品媲美,離不開其背後的高科技創業精英團隊。除了擁有近10年創業基礎的李武松博士之外,其團隊還包括發表過國際核心論文40餘篇、申請專利70餘項、曾擔任世界500強德國BASF項目經理、擁有豐富的特種塗料產品設計和應用經驗的德國WolfgangBremser教授,國際知名化學家、國家危巖教授,以及國內最早從事樹枝狀聚合物研究的北大賈欣茹教授等眾多國內外科研者。
如今,憑藉強大的科研團隊,九華新材已經擁有防爆、防水、防腐等多個系列的特種防護塗料,並成功應用於化工、冶金、電力、船舶、玻璃纖維、天然氣管道、特種車輛等多個細分領域設施的防護。其產品的性能已經能夠基本匹配歐美進口產品,尤其在民用領域,能夠替代進口產品在車輛防護等領域的應用,同時價格更具競爭力。
據了解,九華新材的特種防護塗料採用的是公司專利技術之一——冷噴可攜式噴槍工藝,其塗料具有高抗衝擊性,高耐磨、強防腐等強悍的防護性能。除此之外,這類塗料的環保性能極強,能夠達到零VOC排放;在使用時僅需幾分鐘就可以快速固化,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能夠滿足對時間要求嚴苛的情況。
短短3年,創立一家新公司,從零開始將防護塗料做到國際領先水平,並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已經出乎眾多常人的意料。但李武松並不止步於此,他對《大國之材》坦言:「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
李武松認為,特種防護塗料不光要有強悍的性能,還要有美感。他清晰地認識到,隨著消費的升級,應用在特種車輛、皮卡車等領域的防護塗料,更多的是面向C端的個人消費者,他們會更加追求產品的個性化。公司推出的彩色系列,相比進口品,在防護性能保持一致水準的同時,還具有不變色、耐紫外線的差異化優勢,可更好地滿足對顏色、外觀要求較高的應用領域。
向科技型上市公司看齊,誓為中國領軍品牌
提及九華新材的企業願景和目標,李武松信心滿滿地回答道:「我們希望在未來3-5年內成為創業板或科創板的科技型上市公司,打造中國特種防護塗料的領導者!」敢說出這句話,這位年輕博士有著自己的底氣。
2020年1月9日,九華新材旗下裝甲塗料品牌猿金剛在北京希爾頓酒店召開了品牌戰略發布會,著名演員趙文卓出席,並現場對產品進行了體驗和暴力測試,其優異的防護性能表示了驚喜和認可。這場發布會過後,已有上百家代理商期望與猿金剛達成合作,希望加盟至品牌的市場推廣,這讓李武松更加堅定在特種塗料的全面布局。
然而光有良好的市場反響還遠遠不夠,要想成為中國特種防護塗料的領軍品牌,實際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九華新材的發展戰略如何?李武松心中有十分明確的答案。
如今,國內涉足特種防護塗料領域的企業並不多,因此行業的發展空間還很大,這對九華新材而言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李武松談到,提升產能、加碼研發,將會是九華新材未來的兩大工作重心。
當前,九華新材正處於全國拓展階段,因此提升塗料產能迫在眉睫。一方面,九華新材將通過與地方政府合作,逐漸入駐至全國各地,擴大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九華新材正加緊與頭部風險投資機構交流,爭取早日促進融資落地。
任何技術都會升級換代,特種防護塗料也不例外。據悉,初期九華新材的研發投入就已經佔銷售收入的30%以上,後期隨著市場規模越做越大,李武松表示公司將會繼續保持比較高的研發佔比,並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更新技術,賦予產品更強悍的性能和美感。
用30年將小玻璃廠推向世界的「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說過,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要有擔當,有家國情懷。正是諸多像曹德旺、李武松這般擁有家國情懷的華夏兒女,秉承著打破國外壟斷的初衷,埋頭自主研發,中國製造才得以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