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2月9日至2017年2月16日期間,轉轉會受邀參加在臺北市花博公園爭豔館舉辦的「2017北京文化廟會臺北之旅」活動。
由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聯合市臺辦和東城區、西城區政府予以引導,「廟會」系列活動繼2014年成功舉辦之後,今年再次來到臺北。
往屆廟會活動通過「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民間傳統工藝」、「中華傳統老字號文創產品」和「文藝演出」四個板塊,為臺灣民眾送上了一道豐富多彩的春節文化大餐,「逛廟會,吃小吃,看演出,學非遺」,這樣富有趣味又帶著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活動受到了民眾熱烈歡迎和普遍讚譽,每次廟會客流量超過百萬人次。活動期間,北京電視臺、新華社、人民網、等媒體都陸續報導了廟會的現場盛況。
以下是代表轉轉會出席,來自現場冬牧場的秦娜兒的實況報導:
廟會活動由「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民間傳統工藝」、「中華傳統老字號文創產品」和「文藝演出」四個板塊組成,還有公益團體的活動參與,內容豐富。
參展者包括多位國寶級工藝、非遺大師,能夠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傳統工藝的魅力,許多臺北民眾也挑選到了喜歡的產品帶回家。
這次廟會活動在室外舉辦,正好臺北遇到寒流天氣,降溫明顯,但是絲毫沒有影響民眾的熱情,很多人攜老扶幼來看演出、吃小吃,對手工和文創產品的欣賞也饒有興致。
李翊君女士的演出一度讓場面充滿感動的氛圍,記憶的經典總是歷久彌新,真實的接觸讓人們拉近距離。
臺北的廟會志願者們都是來自高校的學生,年輕的男孩女孩們都表現出了高度的熱情和責任心,讓初次參與臺北廟會的我們感到非常親切和溫暖。
參加過廟會活動的非遺傳承人說:「這次來了臺北,通過交流,我知道了市場的需求。繼承不是為了守舊,發揚不是為了顛覆。我們要讓傳統工藝重新煥發青春。
」轉轉會於2013年起開始,舉辦、參與了一系列活動推動傳統工藝與非遺創新機制,現今中國工藝的傳統不但需要保護技藝、更不能忽略與消費者溝通,讓人真正感受到產品的魅力,並且讓人敬佩品牌幕後主事者的堅持與聲譽,發展出可持續的經營模式。
此次參與廟會活動,轉轉會將通過廟會的窗口,與百位手藝人、非遺傳承人、眾多老字號文創企業一起,讓傳統工藝以生動的方式與民眾互動,走入更多人的生活。
中國各地的傳統工藝博大精深令人讚嘆, 34個省市自治區,有41636個鄉鎮,56個少數民族,有豐富的傳統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當今社會,這些小而美的產業對偏遠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能夠起到超過以往認知的積極作用。
手作之美推崇的是充滿社會責任感的商業模式,傳統工藝的復興將中國各地的不同人群聯繫到了一起,讓我們更加親密,讓生活更加美好。
文圖:秦娜兒
掃一掃關注參展臺北廟會的作品
職人故事徵文
轉轉會撰寫過很多手作職人的成功故事,通過這些故事也讓很多人能近距離的了解職人們的生活態度。他們執著於創作,認真而精益求精的探索,將很多美好的事物傳承並發揚,我們見證著這些職人一路走來的辛勤和努力。
長按識別二維碼
加入手作之美創業聯盟
轉轉會女主人成琳是位建築學博士,也是資深收藏家,她喜愛自然、美食與藝術,更喜歡朋友。為了分享藝術與生活的美好,她在不同的國家居住時,總喜歡在自宅中舉辦派對,與朋友分享藝術與生活的美好,退休後除了四處旅行外,時常逗留北京,與許多藝術家、收藏家、文人雅士過從往來。生活是需要自己創造的,創意源自於對生活的熱情,這些美好的點滴逐漸形塑成我們真實的人生。
歡迎轉轉會的微信會員,直接申請加入成琳博士的朋友圈(drchenlin7)或掃上圖二維碼加入。覽會、定期沙龍、主題展覽、快閃店等。協助聯盟成員實踐你的夢想。
有鑑於許多無法參與此次手作之美展覽的朋友也想買到轉轉會所推薦的匠人作品,轉轉會的手作之美微店正式開張啦!我們將會將此次參與一百多位匠人的作品,逐步放在微店裡,歡迎朋友線上瀏覽,並踴躍採購,給我們這些優異的匠人更多的支持。請到轉轉會公眾號(zhuanzhuanhui),點擊右下角轉轉微店購買,或長按二維碼進入瀏覽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