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太空衛星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程度日益凸顯。而近一年以來,我國更是加快了在這一領域的步伐。
圖為遙感三十號系列衛星發射場面
近期中國遙感三十號系列衛星最新一顆入軌,這標誌著這個對中國國防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星座系統正式完成。我們知道遙感系列是由光電、圖像情報、合成孔徑雷達和電子情報衛星組成的網絡,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
在最後一顆衛星入軌之後,《歐亞時報》撰文分析稱,中國的這一遙感系列是為了有效識別、定位和追蹤西太平洋的航空母艦群,從而使得反艦飛彈能夠在航母戰鬥群抵近海岸之前對其進行精準打擊。但是日前法國媒體對此發表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其認為遙感三十號星座系統主要是用來監控中國周邊區域,尤其是太平洋沿岸。特別指出的是,其認為遙感三十號星座系統沒有攜帶雷達或者圖像系統,這是一種電子情報搜集衛星,主要是用於監聽通訊信號。
圖為美國航母
當然並不是哪裡的信號都監聽。從網絡流傳的圖像資料顯示,遙感三十號衛星星座探測範圍並非覆蓋全球,而是集中在北緯40度至南緯40度之間。而在這個區間內有一個地方更是被遙感衛星24小時全天候覆蓋。那就是對岸。文章繪製出了對岸被監控的時間區間,並稱假設遙感三十號衛星星座系統是執行通信監聽任務,對對岸的覆蓋時間區間基本上就是24小時不間斷監控。其中最大的間隔時間約為30分鐘,大部分空白約為每隔半小時間隔10分鐘。
這也就是說最多每間隔30分鐘就會有一次密集監視,而這樣的監視密度在目前世界所有的星座系統中是最高的。顯而易見,我國發射這一遙感衛星最主要的監視區域就是對岸。
圖為對我國進行抵近偵察的美軍機
此前一段時間,美軍頻繁在對臺問題上做文章,曾有消息曝出稱美軍機在對岸降落,但是隨即遭到相關部門否認,稱只是在上空經過,並未停留。關於這一事件的真假性我們現在無從得知,但是如果有了遙感衛星24小時不間斷的監視之後,美臺任何的小動作都將無處遁形。那麼這也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給相關人員給予一定的警告。
一直以來對於我國遙感衛星的一個誤解就是其都是用於氣象水文觀測、科學研究等方面,而在軍事上的應用則很少,但沒有透露並不代表沒有。可以說這次遙感三十號系列衛星的全部入軌,正是我國神秘「順風耳」的一次強勢出擊。
圖為遙感衛星
甚至還有消息透露中國並不打算止步於此,兩院院士李德仁在一次採訪中提出了「三步走」計劃,最終是實現全球覆蓋,預計將需要200枚遙感衛星和300枚通信衛星。到那時,中國將建立一個具備通信、對地觀測的龐大的星座系統。(付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