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國稻荷神社的總本社是位於京都伏見區的伏見稻荷大社。稻荷神是日本神話中的穀物和食物神,主管豐收,自中世紀開始將狐狸視為稻荷神的使者。所以神社內你會看到許多狐狸造型的御守,或繪馬牌。其中千鳥居是有名的照點之一。千鳥居是盤山而建的,我們穿著和服木屐爬山還是滿累的,不過本人還是堅持到底了。神社裡有很多御守,有狐仙造型的~十分可愛,旁邊有一些小店可以買點小商品,價格和國內某寶上比選了下,差不多。在這裡最有特色的就是這些一個接一個紅色的牌坊。事後查資料才知道,這個橙色的牌坊叫「鳥居」,鳥居是類似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屬建築,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
鳥居的存在提醒來訪者,踏入鳥居即意味著進入神域,之後所有的行為舉止都應特別注意。伏見稻荷社的另一個特色就是這些狐狸,資料說是稻荷神的手下。稻荷神社的後面有座稻荷山,沿著這一座接一座的鳥居,可以走到山頂。很美麗的神社,尤其是鳥居那裡,知道神社的人大多都是為這個畫面而來,不過春節人太多太多,很難拍出神韻。在神社的籤筒抽籤後記住號碼,到巫女小姐姐那裡交錢換籤文,抽中了末大吉,據說是排名第五的好運氣,不過這裡的籤都沒有特別不好的,大家安啦~神社外面的小吃一條街超級熱鬧,有一家賣烤紅薯的,在一家鯛魚燒店旁邊,不起眼的小門面,紅薯太好吃了,非常甜,不要錯過!
經典中的必選。清水寺香火旺,但是伏見稻荷大社更圖一種心靜。本身最好是趕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來爬山的,結果因為行程原因只能把它當做最後一站,到達這裡的時候已經是黑天了的18:00。還好人不多,鳥居裡零零星星有些昏暗的燈光,落在地上的光陰參差,也著實讓人見識了一下黑夜鳥居不一樣的感覺。夜晚山風還是很涼的,要穿好防風外套。夜晚燈光不足,所以最好攜帶三腳架來拍攝。伏見稻荷大社建於8世紀,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為首的諸位稻荷神。稻荷神是農業與商業的神明,香客前來祭拜求取農作豐收、生意興隆、交通安全。
它是京都地區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伏見稻荷大社的入口,矗立著由豐臣秀吉於1589年捐贈的大鳥居,後面便是神社的主殿及其他建築物。稻荷神其實就是狐狸神,被認為保佑五穀豐收,衍生為商業繁榮。伏見稻荷大社內,到處可見口中叼著稻穗或穀物的狐狸,接受人們的膜拜與禮敬。最大的看點則是色彩鮮豔的千本鳥居,在漫長的山路上豎立著無數根鮮紅的鳥居,都是個人或企業捐贈的,花費不菲。旅行團一般來就是山腳下轉一圈,不會上山的,爬到山頂來回大概要兩個多小時,可以俯瞰京都山谷的景色。我這次的行程很有意思,是一位當地旅遊大咖幫忙設計。
有一天我們住在當地居民家,主人帶我們去超市買菜做飯,完全融入了當地人生活。外語不好都可以隨時拍照片或者發語音遠程翻譯解決,手機導遊在當地能中文語音導航指路,完美解決迷路的擔心。需要時間完成的景點,所有的鳥居走完需要3個小時左右,如果只是過來打卡拍照的話建議穿美美的,如果想挑戰自己走完全部鳥居,請穿上舒適的鞋子和溫暖的服裝,因為越往上走氣溫越低啊!這次我們去還碰到個有點怪怪的歐吉桑,拿著單方找各種和服眉美拍照,如果遇到又不想被陌生人拍照的話可以禮貌的拒絕的。鳥居這種建築結構隨著上海世博會走入了當代中國人的眼中。究竟是中國人的鳥居,還是我們中國人借鑑了古代日本人的文化,我覺得,只要美的,都是可以拿來學習的。
伏見稻荷大社是位於京都南邊的一座神社,供奉著保佑商業繁榮、五穀豐收的農業之神稻荷,香客眾多。這裡最出名的要數神社主殿後面密集的朱紅色「千本鳥居」,是京都代表性景觀之一,也曾出現在電影《藝伎回憶錄》中。在神社裡,你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狐狸石像,這是因為狐狸被視為神明稻荷的使者。這讓我不禁想起小時候看過的日本故事片:狐狸的故事!日本人喜歡貓,喜歡貓頭鷹,喜歡狐狸!日本是一個喜歡動物的民族!鳥居千本,綿延一直到山頂,終究體力不支,在半山腰的木板凳上璞了一些太陽打道回府!好天氣,好心情我當時去日本旅遊,行程由當地的旅遊大咖幫我優化。記得當時我們下了飛機之後就有專車接我們去酒店。其中一晚居然是安排的最特色的湖心酒店,全世界僅有兩間房哦,真正是獨一無二的非凡體驗,把我們給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