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單身漢越來越多了,特別是農村有很多高齡男子都找不到對象,無法結婚成家。這種現象確實是存在的,有些家庭全是些單身漢,母親離婚嫁人了,剩下父親單身,女兒出嫁了,兒子又找不到對象,這種情況的家庭在農村還是有一層的。一個家庭的成員裡面,如果沒有女性,那也不構成一個完整的家庭。
下面討論一下「單身漢「的話題,是不是沒有結婚的男孩都被稱為單身漢呢?這種劃分恐怕很多人都不同意,畢竟很多都還是孩子,都還沒有到談婚論嫁的年紀,他們都還在學校念書。是不是到了結婚年齡沒有結婚的男人都稱為單身漢呢?也許很多人也不同意這種觀點,我國的《婚姻法》規定,我國的法定結婚年齡是男滿二十二周歲,女滿二十周歲。其實處在這個年齡段的男女青年,極大多數都還在學校讀書,只有少部分踏入社會,即便是他們也還在為自己的事業奮鬥。
問題是對「單身漢」的定義有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呢?現在選擇晚婚晚育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多了,這也符合國家的要求,《婚姻法》中已明文規定,鼓勵晚婚晚育。比法定年齡推遲點也不算單身漢吧!又不是找不到對象,而是不想太早結婚,不想結婚怎麼就成了單身漢呢?三十歲以上找不到對象叫單身漢?四十歲以上找不到對象叫單身漢?五十歲以上找不到對象叫單身漢?單身漢的劃分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到死都沒有找到對象,沒有結婚成家的人才算真正的單身漢吧?!
我國實行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長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績,但因人為因素的一些幹擾以及「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導致了男女比例失調。現階段我國大陸人口中男女比例為104.64:100,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出3164萬。由於男女人口數量比例失調,使得一部分男子找不到對象而淪落為單身是可能的,特別是農村,有些婚齡青年無一技之長,家庭經濟收入又不高,找對象真是一個問題。有人說單身漢越來越多,不是隨口亂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