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圍巾顯大愛,針針情意暖人心。
12月8日上午9點,一場愛心配送在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前江街道長興社區溫暖上演。家住長興社區盛世嘉苑的丁潔群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帶著滿滿兩袋的「溫暖牌」圍巾,經過20多分鐘的車程,來到寧波市恩美兒童福利院門口,為孩子們送上了冬日的溫暖。
整個交接過程不足5分鐘,但丁潔群手中的46條圍巾,是長興社區7名志願者花了3個月編織完成的。沒有親手把圍巾戴在孩子們的脖子上,丁潔群有點遺憾。不過她表示,能夠為孩子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用實際行動去表達對他們的關心,就已經覺得很滿足。
長興社區工作人員與福利院進行愛心圍巾交接。
發起「織」愛活動,6名志願者主動報名
丁潔群是此次愛心編織活動的發起人,她是慈谿人,一名手工愛好者,在社區「織女圈」裡小有名氣。平日裡手工製作的包包、玩偶都非常精美,連女兒的毛衣,都是她編織的。
今年年初,編織愛心圍巾的想法就在她的心底萌芽。因為疫情耽擱,直到8月份,她找到長興社區工作人員吳莎,說出了自己獻愛心的想法。吳莎覺得,這件事非常有意義,於是一場主題為「為愛起航,針真有愛」活動正式發起,號召社區喜歡手工的志願者,發揮心靈手巧的特長,編織愛心圍巾,送給福利院的孩子們。
志願者們圍坐在一起織圍巾。
活動發起後,吳莎就接到居民電話,「我最近脊椎不好,但是打毛線沒問題。」有退休的居民一聽說是給福利院孩子織圍巾,就立刻報名了,很快就有6名志願者自發加入進來,其中,就有不久前被評上江北區「最美五老」志願者王海芬。大家都希望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傳遞一點愛心。
招募完志願者之後,丁潔群就開始自費購買材料,考慮到孩子的體質,她選取了既保暖又柔軟的棉線,最終購買了60個毛線團,共6斤多。同時,她又上網找適合的款式,為了讓圍巾看起來更可愛,她還設計了各種小動物的造型加以點綴。
志願者們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領取毛線,編織圍巾。「我們團隊裡有兩名退休的阿姨,其餘都是上班族,平日裡大家工作繁忙,需要擠出時間一針一線織圍巾,克服種種困難。也有成員完成了幾條圍巾之後,中途需要參加重要考試暫時退出,但是依然關注著整個活動進程。」丁潔群說。
丁潔群在整理圍巾。
「針真有愛」群裡,她們邊學邊織圍巾
「還有毛線可以領取嗎?」「我可以再分攤幾份。」「看圖片,這樣子肯定不對,你拍再近一點,我驗證一下。」
在「針真有愛」微信群,大家每天都在討論,樂此不疲。丁潔群表示,平日裡,成員們會定期來到活動室碰頭交流,大家圍坐在一起,麻利地團毛線、起針,碰到問題會及時解決,也會討論給孩子們編織什麼花紋的圍巾,整個活動室瞬間就充滿了歡聲笑語,暖意濃濃,一條條可愛又溫暖的圍巾,在大家手中慢慢成形。
志願者們圍坐在一起織毛巾。
除了手把手教學,她還時不時在群裡發布一些編織技巧,讓成員學習。
11月28日,在志願者們的巧手下,一條條載滿愛心的圍巾全部完工。丁潔群把包裝好的圍巾拍照發在群裡。很快,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開來。
「用這麼精美的袋子裝起來,很暖心的樣子。」
「雨欣媽媽,你一個人的後期工作那麼多,辛苦了。」
「獻愛心不論多少,都是有愛。」丁潔群說,「我們編織的圍巾雖然比不上名牌,但是溫暖的,一針一線都充滿了對孩子們的愛。」
用精美袋子包裝好的圍巾。
發動更多的人,把愛傳遞下去
在丁潔群看來,在這個時代,很多人下班回到家就埋頭玩手機,但其實,放下手機,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
「我織圍巾的初衷是希望給福利院的孩子們送去一些溫暖,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愛心。等過年回慈谿老家時,我想發動村裡的小姐妹們,呼籲大家加入到這場愛心活動中。」
據吳莎介紹,前江街道長興社區一直以來都有開展愛心活動。社區有一個叫「DIY愛馨苑」的社會組織,開展過綠植義賣、手工髮夾和手工花製作義賣等活動,義賣的錢用於有需要的居民。
「這次『織』愛活動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我們也將利用好這個服務平臺,有效結合社會資源,推動社區的慈善公益活動,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公益,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社會關愛。」吳莎說。
記者 馬佳威
【來源:寧波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