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傑
結合了大運會徽和吉祥物「蓉寶」的設計理念,來自成都市溫江區的殘疾人朋友巧妙運用手工衍紙的形式,通過卷、捏、拼貼的方式組合,製作出7寸大小的「蓉寶」及大運會會徽衍紙藝術品。
12月3日,第29屆國際殘疾人日。 「友善大運·特許公益+」啟動儀式暨成都市殘疾人公益手作特許商品發布會舉行。在成都大運會執委會的支持下,成都市殘疾人聯合會攜手大運,以特許的方式,扶持殘疾人結合大運元素,研發公益手作系列文創產品,以切實的方式,幫助殘疾人融入大運、真實追夢,也為這屆大運會,注入這座城市的特殊溫暖。
大運特許公益上新,紙藝「會徽」「蓉寶」發布
發布會上,製作精美巧妙的首批大運特許公益產品,引發了現場各界人士的強烈關注。在成都市殘聯、溫江區殘聯的指導下,匠人們圍繞成都大運會辦賽理念,以豐富的色彩展現了「活力大運」的多樣性。
近年來,成都聚焦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著力深化改革,從推動無障礙旅遊破局,從增進民生福祉著手,全面提升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和公共服務水平,優化殘疾人事業發展環境,促進有「感」發展、「融合發展」,多項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一批「成都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
城市的萬千美好,孕育於自然天成,離不開有序規劃。讓城市自然有序生長,是築城聚人之根,是美好生活之本。
而殘疾人文創,因為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根基、豐富創意基礎以及特殊藝術的獨有魅力,成為殘疾人實現夢想、改善就業和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文創+就業」正在成為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增收、增進民生福祉的破題方向。
成都市積極為殘疾人創造條件,鼓勵殘疾人發揮特殊藝術才能,積極參與文化創業,先後打造了「衍匠」、十二針繡坊「繡緣紅」、「愛上不完美」、「集美泉」、「星空裡」、「璧琥工場」、「蝶韻」、「錦繡坊」、「耿學彬藝道」、「天窗人」等多種具有本地特色的殘疾人文創品牌。
溫江區殘聯高度重視殘疾人文創工作,針對殘疾人開啟職業技能培訓活動,從參加培訓的120名就業年齡段殘疾人中選取了30位優秀的具有特殊藝術才能的殘疾人參與紙藝產品製作,並利用成都市溫江區公平街道成立殘疾人靈活就業基地,專門聘請專業助殘機構孵化培育紙藝文創產品,打造了「衍匠」手工紙藝品牌,殘疾人朋友可參與到產品設計、製作、銷售的全過程。目前,此項目已實現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售,賦予了殘疾人從「輸血」到「造血」的能力。
大運特許聚多方能量
將「成都夢想」分享給每一個人
2019年12月30日,成都大運會正式啟動特許經營計劃。成都大運會特許經營是特許企業參與大運會的重要舉措,也是普通民眾接觸大運會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更是傳統天府文化與現代國際賽會有機結合的創新。
近一年來,一批國內頂尖的特許經營企業加盟進來,累積上新約300款特許商品,連續鋪設20餘家特許零售店,上線大運全國智慧特許零售地圖,大運會特許產品品牌和品質得到各方廣泛認可。
接下來,大運會特許經營也將聯合國內知名文化IP,結合非遺文化,創新推出數款大運特許跨界新春爆品,同時加快鋪設全國特許經營零售渠道,擴大特許商品在國內外的認知度及影響力。
同時,以溫江區為試點,更多殘疾人工匠也將鏈入「友善大運·特許公益+」計劃,為大運設計產出更多產品,將殘疾人的執著與夢想、創意與心血獻於這座「有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