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車叫獸,ID:Dr-Ch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近日,由保時捷中國與上海市文社藝術基金會(Cc 基金會)共同主辦、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傾力協辦的「愈」見新境——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展於滬開幕。
作為藝術療愈項目啟動後的首場特展,這次展覽匯集了六位藝術家的個人力作,為各界觀展人士創造了寧靜和自省的療愈空間。發布會上,2020-2021 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也正式拉開帷幕——新一屆雙年評選不僅升級評選機制,更吸引多位國內知名藝術家、策展人、學者和媒體加入,共同打造一屆結合時代、視野廣闊、思維豐富、融通中西文化和知識結構的專業藝術評選,助力更多優秀青年藝術人才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彩。
陸平原的作品《無題(一個被遺忘在冰箱的雪糕)》
Lu Pingyuan’s artwork
劉建華的《霧凇》用高溫燒制的瓷為媒體再現霜雪堆積的樹枝
Liu Jianhua’s artwork
馬海蛟在疫情期間創作的雙屏影像《如果把綠色刪除,如果開始關心植物》
Ma Haijiao’s artwork
藝術療愈項目是保時捷在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背景下,攜手相關機構共同推出的一個創新性公益善舉,希望通過藝術為人們帶來精神慰藉,緩解情緒壓力。今年9月,藝術療愈小程序的線上課程率先上線,已為上萬名訪問者帶來專業的療愈指導。
保時捷中國傳媒公關副總裁唐鳳靚女士致辭
「此次特展作為藝術療愈項目的延續,是保時捷「溢彩心」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在藝術領域的一次創新實踐。本場特展之後,我們還計劃在武漢開辦巡展,讓藝術給更多人帶去溫暖與撫慰,」保時捷中國傳媒公關副總裁唐鳳靚表示。「此外,新一屆雙年評選的啟動意味著我們對青年藝術人才培養的堅定承諾。在這全新的旅程中,保時捷中國非常榮幸地得到了眾多藝術界人士和一流機構的認可和肯定,並與他們一道為國內優秀的青年藝術家們搭建相互交流與展示自我的長效平臺。」
來自武漢的藝術家龔劍的作品,一大一小兩幅題為《二向箔,5》和《二向箔,7》的布面丙烯畫
來自武漢藝術家鄭達來的跨媒介裝置《數據池》
活動現場,作為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的支持者和見證者,青年演員李夢還被授予 「青年藝術夢想推動者」榮譽稱號。她曾在 2019 年見證了獲獎藝術家的誕生,並在今年獲獎者作品展上分享了與藝術家的交流心得和個人藝術感悟。在新一屆雙年評選中,李夢將繼續關注和支持青年藝術家的成長道路,並進一步參與到相關活動中。
主題特展開幕打造沉浸式療愈體驗
此次藝術療愈特展以「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為主題,邀請劉建華、馬海蛟、陸平原、龔劍和鄭達幾位藝術家參與創作。他們的藝術作品通過瓷、影像、聲音裝置、繪畫等媒介,對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內容涉及全球疫情期間的自我反思、對社會和環境問題的擔憂、探究藝術作為治癒渠道的潛力、以及重新思考人與自然和宇宙之間的關係。
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特展以「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為主題,打造沉浸式療愈體驗
在特別打造的互動展覽中,由青年藝術家王欣創作的藝術裝置《臨時隔離屋》同時亮相上海展覽中心、上海陸家嘴中心L+Mall和 TX 淮海|年輕力中心三地。藝術家讓裝置內的巨型柔軟毛絨玩具陪伴「隔離」中的參觀者,將狹窄逼仄的空間變為其減壓和療愈的溫馨場所。
11 月 12 日至 15 日,在特別打造的互動展覽中,由青年藝術家王欣創作的藝術裝置《臨時隔離屋》同時亮相上海展覽中心、陸家嘴中心 L+Mall 和 TX 淮海三地
「我們很欣慰地看到藝術療愈展得到了眾多藝術家的支持和參與,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藝術所擁有的療愈能力和承載的社會責任,」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創始人應青藍女士表示,「正如此次展覽的主題,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面臨挑戰與困境時,藝術總是凝聚群體的力量,促進人類的身心健康、共同生存和發展。」
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創始人應青藍女士致辭
Speech by Ms. Kylie Ying,co-founder of ART021 Shanghai Contemporary Art Fair
活動當天,藝術療愈小程序的「線上展覽」板塊也同步開通。它將打破地域限制,在線還原特展中的精美佳作,為更多線上體驗者帶來震撼人心的沉浸式療愈體驗。
評選機制升級持續踐行堅定承諾
在延續往屆評選的成功基礎上,2020-2021 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在評選機制上進行了升級,包含提名、群展暨評選投票、得獎人公布和成果展示四個階段,同時,更加嚴謹、專業的提名標準將從藝術創作、主題立意、創新形式等多個維度選拔人才,將評選提升至一個新高度。另外,新一屆評審委員會成員也有所更新,他們的加入和助力將為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帶來更多權威視角和專業建議。
作為保時捷「溢彩心」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的核心實踐之一,「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不斷發掘青年藝術新銳,促進當代藝術領域內的交流。自2017年評選舉辦以來,已有近四十位新銳藝術家被提名,其中,共有 7 位藝術家憑藉極具個人風格的藝術作品和出眾的藝術才能脫穎而出成為獲獎者,包括吳俊勇、姚清妹、張鼎、陳抱陽、劉娃、劉辛夷和苗穎。未來,保時捷將聯合更多藝術屆人士和機構,全方位助力中國青年藝術人才的培養和支持,推動中國當代藝術和社會的發展。
-彩蛋 -
一場簡短的採訪,俗稱小窗。
「被小窗」人:
保時捷中國傳媒公關副總裁唐鳳靚女士(Jojo)
&
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創始人應青藍女士(Kylie)
「
藝術與品牌,與商業是什麼樣的關係?而商業和品牌又會怎樣促進藝術發展?這是一個雙向的問題。
唐鳳靚:這個問題很大,我只能粗淺的談一談這幾年保時捷和藝術的碰撞。我覺得從品牌角度來講,其實保時捷和藝術的結合和很多其他品牌不同。我們的藝術項目都是在保時捷「溢彩心」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大的框架下的一些實踐,是謀求深層次的發展。所以從始至終,我們都沒有將其定位為商業合作,或者過於關注曝光量和傳播度,甚至以品牌形象為訴求的某種商業化行為。
從最早的青年藝術學子作品徵集,到後來的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我們一直是站在品牌如何為社會創造價值、回饋社會的角度去運作,而恰巧藝術是我們選擇的一個話題。這是我的一些粗淺的認識。
因此,我們做的事情不會太功利化,也不會過分要求回報,比如一定要看到有多少人參觀我們的展會。當然我們會用足夠的投入去推廣我們的展覽,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使用我們的小程序,真正感受藝術療愈的力量,這才是我們的出發點。
Kylie:我覺得保時捷是一個相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就像Jojo說的,保時捷一直在追求深度的合作。和藝術進行淺層次的合作是很容易的,比如做一個聯名款的藝術品,但是要堅持很多年的深度合作非常不容易。
首先,這需要雙方都很尊重藝術,比較懂藝術和品牌之間合作的方式,如果有一方不懂就很難順利的進行。其次,是雙方正好找到了這麼一個契機,對青年藝術家的關注和培養也是保時捷企業社會責任中的一部分。這些藝術項目符合了保時捷面向未來的發展理念,也是對中國年輕人的長期教育和滲透,這是很有戰略意義的。我個人也覺得能和保時捷合作非常幸運,能有這樣好的品牌和企業選擇這樣的角度進行長期的公益實踐。
Jojo:我想補充的一點是,如果有所謂的商業回報,我覺得也是由於善意的合作初衷所帶來的、自然而然的一個回饋。比如,在這些年的合作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很多支持,這個支持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商業的回饋,包括我們受到了來自各個藝術院校的支持,還有來自成熟藝術家的支持。在整個項目孕育和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相信,無論是我們的客戶也好,還是廣大的受眾群體也好,也在慢慢的積累和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進來,這在無形當中也是一種商業價值的實現。
「
想問一個很多人會好奇的問題,Kylie和Jojo旁聽了評審委員們的提名和討論過程,這個過程中有多少是從他們的感性層面出發,有多少從他們專業、理性的層面出發,通過這個辯論的過程,你們又有怎樣的心得體會?
Kylie:這個問題有點難回答,但這個過程肯定是感性與理性的結合。理性在哪裡?首先這種評選對藝術家來說是有一些客觀標準的,比如說,這個藝術家在幾歲參加過什麼展覽,展覽的品質怎麼樣。就和買車一樣,一部好車有對標的硬性標準。如果這個人30歲就參加過威尼斯雙年展了,那肯定是一個天才,這是很大的加分項。另外,藝術家的基本功也是一項考察點,比如說他的繪畫技術好不好,手上功夫硬不硬,都是有理性標準來進行評判的。我們上一屆的獲獎藝術家劉娃就是一個例子,她的作品《媽媽》在央美獲得了素描第一名,他畫的大衛像還沒有人能超越她,說明她的手上功夫是很好的,這些都是有硬性標準的。
感性是什麼呢?比如這些院校老師有自己很想推薦的學生,從互動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師生感情很好,這是感性的成分,可以理解。
Jojo:另外,在藝術形式方面,每個人也會有感性的成分,比如你喜歡油畫,喜歡裝置藝術,更能夠接受當代藝術,或者更偏愛屏幕、數字性的藝術表現形式,這裡面是有自己的一些喜好的。
「
明年恰逢保時捷入華二十周年,在文化藝術領域有什麼新的計劃嗎?
Jojo:首先,明年會有貫穿全年的一些列慶祝活動,在藝術方面也會有一個延續性,保時捷和藝術的結合會圍繞剛剛所說的三個支柱去開展。最核心的當然還是「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因為它也是貫穿2021年至2022年的項目。同時我們的平臺仍然是依靠ART021來做藝術作品的呈現,所以5月和11月分別是兩個大的時間節點,也就是藉助5月的藝覽北京和11月的博覽會的契機來舉辦我們的展覽活動。
「
還是按照今年的運行模式嗎?
Jojo:基本規劃是按照這個大的脈絡,一些公共藝術的項目也許明年會有新的靈感、新的想法,或者和20周年有些結合。但是我們和藝術的結合不想太過商業化,也不見得一定跟保時捷的車、和產品綁定。我希望我們的項目能更真誠、更純粹,能夠回歸到它最樸素的願景,和我們當初創意這個項目的初衷裡去。
Kylie:保時捷深耕中國市場20年,和藝術結合了十餘年,很不容易。如果未來我們再堅持10年、20年這個雙年評選項目,就能看到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藝術家成長起來,這也是保時捷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