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太原晚報】;
《山西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7月1日開始實施。山西省將大力推動大數據在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養老服務等領域的應用,提升服務民生水平。
記者從省工信廳了解到,大數據服務民生,在我省已經有不少成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山西智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開發出「眼科人工智慧閱片輔助診斷系統」實現了自動化門診和檢查流程,還能進行人工智慧輔助分析,支持微血管瘤、視網膜內出血等10種病灶的識別,支持可疑青光眼、病理性近視等20餘個病種的識別。在一次糖網篩查活動中,該系統一周時間內完成572名糖尿病患者眼底篩查,確診其中近40%患有不同程度的糖網,10%患有其他眼底疾病。山西智傑軟體工程有限公司開發的扶貧「一站式」結算系統將居民醫保、職工醫保、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貧困人口等信息數據對接共享,實現患者住院時不需要交押金,出院時只需結清個人應支付費用,其餘費用由「一站式結算系統」實現自動結算。該系統已覆蓋我省13個縣區212所醫療機構,服務貧困戶15.18萬人次,涉及貧困戶住院費用7.58億元,貧困戶自付費用3832.5萬元,自付比例5.06%,有效減輕了貧困患者費用負擔,實現「一個窗口一站式結算」。
隨著《山西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的實施,我省進一步推動大數據在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城鄉建設與管理、人口資源與環境、生態保護、衛生健康、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科技教育、文化旅遊等領域的應用,優化公共資源配置,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更好服務民生。同時,鼓勵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服務機構,供水、供電、供氣、通信、民航、鐵路、道路客運等公共服務企業以及大數據生產經營單位將依法收集、存儲的相關數據,向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統一開放平臺提供,促進大數據利用,為用戶提供更多服務。
省政府將統籌下一代網際網路、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推動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聯互通。省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對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補助,對符合條件的大數據市場主體根據經營情況或者對地方財政的貢獻情況給予獎勵,對行業大數據融合應用示範、大數據機構科技創新發展和人才培養給予獎勵。(記者 何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