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我國的經濟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業績。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國的GDP已經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巨大的經濟體量下,人們的收入水平也不斷提高。據悉,在2000年,我國人均GNI只有940美元,在全球排名第141位;而在2019年,我國的人均GNI已經上升至10410美元,在突破1萬美元大關的同時,也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在全球排名第71位,較2000年提高70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以及財產風險防範意識也不斷增強。在這種情形下,國內金融保險行業發展前景明朗。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在2019年,我國的保費收入高達42645億元,同比增長了12.2%。數萬億元的市場規模,讓國內產生了不少的保險金融巨頭,中國平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根據早些時候財富雜誌發布的最新世界500強榜單,中國平安以1842.8億美元(按照目前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12000億元左右)的營業收入排在該榜單的第21位,較去年上升8位。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平安一年可以入帳1.2萬億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中國平安連續12年入駐世界500強榜單。
一年入帳1.2萬億,連續12年入駐世界500強,執掌著中國平安的馬明哲,堪稱是深圳真正的隱形富豪。
與一些高學歷的企業家不同,馬明哲稱得上是草根創業的典範:實現了從司機向著平安集團董事長的人生跨越。然而,馬明哲在逆襲的過程中,也離不開他人生中的「伯樂」袁庚。早些時候,袁庚曾這樣表示: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蛇口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是蛇口人與蛇口企業的共同基因,而平安則是這個基因最好的傳承者之一。而袁庚將這個頗具創新和開拓精神的中國平安,交給馬明哲來打理,則是看中了他身上的那種勤奮、智慧和超前的視野。
馬明哲曾說過這樣的話語:河上有橋,何必再去摸著石頭過河?吸取國際同行經驗,是中國平安快速做大做強的關鍵。從1996年,以張子欣為代表的麥肯錫成員走進平安算起,馬明哲在較多的時間內,先後將50多位外籍專業人才引入到了中國平安的管理層,這個數量佔據著國內整個保險業外籍專家的90%,在中國平安的財務、精算、IT、培訓、投資等多個業務領域,都可以看見外籍專家的身影。對於專業人才的重視,很快便讓中國平安在保險行業的實力凸顯。例如,在1988年成立之初,中國平安的總收入只有418萬元,利潤190萬元。而發展至現在,這家企業早已成為世界500強榜單的常客,而其營收、利潤並非很多其他同行可以比擬。
此外,對於科技創新的重視也是中國平安快速崛起的關鍵。早些時候,中國平安高管陳心穎表示:未來十年,中國平安在科技方面至少投入1000億元,把「金融+科技」打造成中國平安發展的新引擎。如今,中國平安注重科技創新的效果正在顯現:它不僅孵化出了陸金所、平安好醫生、金融壹帳通、平安好醫保這四大金融科技獨角獸,同時在行業中的競爭力也不斷提升。
近日,媒體對外發布了《2020年中國上市公司綜合競爭力排名評價報告》,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平安排名第一,超過了貴州茅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油、中國人壽等多家企業。
深圳真正的隱形富豪:一年入帳1.2萬億,連續12年入駐世界500強。在馬明哲的帶領下,中國平安在不久的將來,能否創造出更多輝煌的成績?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