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飲食習慣和人們對口腔衛生的忽視,導致很多人的牙齒出現各種問題,帶來了很多的生活上的煩惱。而我們僅有的一次天然換牙的機會,還是在幼年時期,從乳牙換為恆牙。之後的幾十年裡,只有這一副牙齒能夠使用,而鱷魚一生大約能長出3000多顆牙齒,失去牙齒後竟然還能再生高達50次,是不是很羨慕?為什麼人類卻只有1次換牙的機會呢?
首先,鱷魚之所以能不斷換牙,是因為牙齦中存在一種特殊的細胞——牙齒幹細胞。當鱷魚失去牙齒時,就會觸發牙齒幹細胞的分化和分裂,從而長出新的牙齒,你以為鱷魚開掛了嗎?並沒有,許多的爬行動物和魚類都是如此,它們都屬於多牙列動物,缺點就是沒有牙根。沒有牙根,牙齒在牙床上的固定就沒有那麼穩固,所以捕捉獵物牙齒就容易發生脫落,正是這些原因才使得它們保留了一些分生組織來再生牙齒。
而人類作為雙牙列哺乳動物,其實一次換牙機會本就是夠用的。原始人類的壽命通常就30歲左右,因此換牙的能力顯得無關緊要,但是牙齒形態卻進化的更加豐富,能夠進食各種食物,提升生存能力。只不過由於現代先進的科技和醫療技術大幅延長了人的平均壽命,一次換牙後還要用個六七十年,所以這是基因的選擇。由於基因設定,人類的牙齒幹細胞並不會一直存在,只保留到恆牙長成之前,這才導致了牙齒的不夠用。
那麼為什麼牙齒幹細胞要保留到長出恆牙呢?通俗來講,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類頭顱骨骼會不斷長大但牙齒卻不會,以至於第一幅乳牙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大小上都不能適應長大了的骨骼,所以一般在6~12歲之間,乳牙就會進行脫落,然後由恆牙出來頂替,待恆牙長出後牙齒幹細胞就會死亡並消失,因此健康的牙齒是我們生命中寶貴的財富之一,如果你不想今後與假牙相伴的話,請愛惜你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