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文化:B站瞄準知識,西瓜面向生活,中視頻保衛戰已打響

2021-01-20 騰訊網

提到中視頻,大家是不是對其概念還有些許模糊,那我們就先用一句話來做個科普。

中視頻是時長在 1-30 分鐘的視頻內容,絕大部分是橫屏,專業團隊製作的 PGC 多於普通用戶隨手拍的 UGC。

很明顯,這其中可以概括出三個關鍵點,分別是:1-30分鐘;橫屏;PGC。

首先,關於時長的界定,1-30分鐘將短視頻與長視頻間一直存在的模糊邊界明確化。

一直以來,十分鐘左右的視頻處在「說長不長,說短又不短」的尷尬境地。在短視頻平臺,受限於用戶一直以來的內容快速消費習慣,大家沒有足夠耐心看完一條數分鐘的視頻,這樣往往會導致長內容完播率差,周而復始造成惡性循環,帳號數據疲軟、活力不再;而在長視頻平臺,幾分鐘的視頻相較動輒一個多小時的綜藝、電視劇來說,內容承載的深度、廣度又一定受限,連貫性不足,無法滿足用戶的沉浸式觀看體驗。

其次,橫屏模式的回歸,擴張了畫面的內容豐富度,從內容表現主體來說,能活動運用的範圍更大,展示的內容量更大;而在用戶端,橫屏利於用戶更輕鬆的觀察、捕捉到視頻傳達的信息,更方便長時間觀看。

最後,中視頻更傾向於PGC專業製作。以往在短視頻平臺,專業製作的硬核內容往往無暇顧及娛樂性和節奏感,這就會導致內容沒辦法快速抓人眼球,以留住用戶;或過於艱深晦澀,達不到用戶想通過碎片時間放鬆心情的目的。而在優愛騰等長視頻平臺,類似豎屏短劇的內容不管從製作專業度還是劇本深度、IP影響力都打不過過億經費的大廠劇,也因此被用戶嫌棄「就這?」,無法滿足用戶的深層次消費需求。

而中視頻的出現,為的就是給介於短視頻和長視頻之間的這種有市場、有需求,有創造力,但一直脫離主流的內容類型正名。

這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要數bilibili(下稱B站)和西瓜視頻。

bilibili:

知識區崛起,但商業變現仍是難題

B站是最典型的中視頻平臺。

作為泛二次元內容的集大成地,B站一直以濃厚的社區氛圍和活躍的PUGC生態做為內容的護城河,而中視頻內容就是其中最堅實的核心力量。

不管是B站的主流分區遊戲、動漫,還是愈發細分的美妝、生活、舞蹈、音樂等垂直內容,都映襯出用戶,特別是Z世代年輕用戶對中視頻的廣泛需求。

去年4月3日, @老番茄成為B站第一個粉絲量突破千萬的UP主,他的作品時長多在15分鐘上下,將遊戲體驗與劇情搞笑結合,既有遊戲教程向的指導,又有搞笑劇情向的情節貫穿,實用與逗樂並重,可滿足不同的用戶需求。

再比如美妝界的相聲大師@機智的黨妹,平均內容時長20分鐘,十天一更的頻率保證了她內容的細緻度,從最基礎的服化道到實地旅拍,動輒10萬+的製作經費讓她的每支作品都流露出大片既視感,她的《一夢·蜃影》絲綢之路系列更是火到了站外,讓「國際巨星潘唐穎」的名字成功出圈。

而如果說B站之前的內容紅利還在於其二次元背景下用戶對相關內容的包容度,那自今年年初起,知識區的崛起就恰巧印證了用戶對中視頻內容的強烈需求。

從年初幾個現象級知識科普內容的破圈;到年中成立知識專區;再到年末,知識區人才濟濟已成規模。知識類內容在B站的戰略層級愈發明確清晰,而它也不負眾望,從近半年的B站新銳漲粉榜來看,一路穩紮穩打,勢頭已超越傳統大佬遊戲區,成為又一流量窪地。

而之所以能發展如此迅猛,就在於知識類內容和中視頻的高度適配性。

一個知識點,1分鐘講不明白,1小時又稍顯冗長,而中視頻作為折中選擇恰到好處,既能承載起內容的厚度,又不會成為觀看負擔。

@羅翔說刑法、@硬核的半佛仙人這些傳奇大佬便不再贅述了。今天我們講幾個近月來新晉的知識區新貴。

@觀視頻工作室,江湖人稱「肝視頻」,它保持有一天少則一更,多則三更以上的更新速度,和其他帳號如@觀察者網,用大量資訊和專欄類乾貨內容交叉打造的高更新率不同,@觀視頻內容多是行業專家對近期熱點的評說,要知道,文字內容想在寫出觀點的前提下實時追蹤熱點都很難,更別說視頻製作需要再加上錄製和後期的時長。整體工作量極大,且內容都相當時效硬核。

如元旦期間上映的口碑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在上映兩天後觀視頻就發布了一支相關視頻。不僅有對電影內容的評價,更是針對近期國家在醫保方面的一系列舉措進行了科普及解讀。如PD-1免疫療法藥品進入醫保、心臟支架降價是否會影響國內企業研發積極性等,幫助觀眾了解最新國家政策,並從中看清發展規律,提升分析問題的能力。

還有@所長林超,憑藉一篇《疫情後的新世界,我們需要了解的五大趨勢》獲全站第5名的好成績,幫助他突破了一個階段的發展瓶頸。他的內容可以說是整篇乾貨內容的「堆砌」,滿滿知識點,視頻評論的前三排全是課代表整理的內容重點,受歡迎度可見一斑。

顯然,B站長期積累下的PUGC內容生態及社區化氛圍為中視頻的自發展和自革新奠定了良好基礎,整體創作氛圍積極向上,但這其中也有一個一直為人詬病的問題,那就是商業化。

UP主用愛發電始終不是長久,從今年許多UP主轉型生活區淘金就可以看出,生計壓力下,UP主對內容變現的迫切,再加之外面「花花世界」誘惑不斷,平臺如何平衡好內容與變現、創作者與用戶之間的關係,是接下來的發展重點。

西瓜視頻:

聚焦泛生活,激活平臺全域創作活力是關鍵

西瓜視頻是中視頻倡導者。

2020年10月20日,西瓜視頻率先在西瓜PLAY好奇心大會上提出了「中視頻」概念,以重新定義和卡位的形式搶佔在此類型內容上的話語權。

不僅如此,西瓜的這一年的一系列動作也都是圍繞提昇平臺聲量,刺激內容創作而來。幾乎覆蓋全年的各類型補貼,還有網傳千萬籤約費的獨家合作約,都能看出西瓜瞄準中視頻賽道衝擊的決心。

西瓜視頻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內容創作者。如西瓜的原生播主@阿木爺爺,有「當代魯班」之稱。僅憑一雙巧手,一堆木頭,就能創造出一個世界。不用膠水和釘子,通過傳統榫卯工藝,就能製造出木拱橋、魯班凳、魯班鎖,好不精巧。

而且阿木爺爺的走紅模式還非常獨特,典型的「出口轉內銷」,他的視頻先是在海外悄然走紅,收穫破億播放量,進而引起了國內網友的關注。連爺爺自己都笑稱「敲敲打打幾十年,誰想到我老頭子火了」。

還有將武漢拍給全世界看的@林晨同學;助力學好數理化的@李永樂老師;帶你漂洋過海看世界的@李船長筆記,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在西瓜找到了歸屬感。

西瓜的中視頻覆蓋了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裡的內容更普世、更泛化、更不易被標籤化,用戶通過這些視頻充實自己,再眺望世界。而在這過程中,西瓜還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據作者觀察,西瓜視頻有個相對致命的問題在於可替代性。平臺上的優質內容大多在其他平臺同樣看得到,例如和它「一奶同胞」的兄弟抖音,再如它的絕對競品B站。

當創作者還是將這裡當成一個分發平臺時,就談不上對內容、對創作資源的絕對控制。只想著靠砸籤約費與成熟內容創作者籤獨家合約,或用巨額獎勵機制鼓勵其他平臺的創作者遷移,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帶來的繁榮也是虛假繁榮。

充分激活平臺內PUGC眾創,建立平臺對內容創作、消費的內循環才是立足之本。

首先,應該重視素人創作者。中視頻概念是西瓜提出的,其中特別強調了PGC的重要性,但作者認為,平臺上的廣泛有創作欲望的基礎用戶也應給予重視。

現在很多成立自己工作室的PGC都是從一人小作坊起家的,因此素人UGC中有無數有天分的創作人才待發掘,且都是紮根在平臺難以撼動的原生力量。且廣泛的內容創作者能激發平臺整體創作氛圍,更易獲得不斷進取的創作力量,如有源之水,綿延不絕。

其次,培養用戶使用習慣。其實單靠平移獨家創作者是很難讓其粉絲群整體遷移的,因為這些粉絲是作為平臺的用戶認識的創作者,使用習慣建立在平臺上而非創作者身上,所以並不能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

所以應多通過平臺端的運作影響用戶,吸引、維穩、紮根,鏈路化影響用戶的使用習慣,多培養平臺粉絲,而非單一帳號的粉絲。

12月19日,2020騰訊視頻內容生態大會宣布新一輪中視頻布局戰略。

中視頻保衛戰已打響。B站是否能保持領先地位?西瓜能否後來居上?騰訊的入局又增添了哪些新變量?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B站瞄準知識,西瓜面向生活,中視頻保衛戰已打響
    作為泛二次元內容的集大成地,B站一直以濃厚的社區氛圍和活躍的PUGC生態做為內容的護城河,而中視頻內容就是其中最堅實的核心力量。 不管是B站的主流分區遊戲、動漫,還是愈發細分的美妝、生活、舞蹈、音樂等垂直內容,都映襯出用戶,特別是Z世代年輕用戶對中視頻的廣泛需求。
  • 中視頻戰事起,西瓜視頻不差錢,b站靠投資鞏固護城河
    這個看上去流量不比短視頻,粘性不比長視頻的賽道,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 要戰便戰 有很長一段時間,與佔據信息流賽道的今日頭條和佔據短視頻賽道的抖音相比,西瓜視頻的戰略重點令人難以捉摸。直到今年6月,戰爭打響了——西瓜視頻高調挖角B站UP主。
  • 為什麼黑豹戰甲不能增加武器?西瓜視頻大神為你探析
    為什麼黑豹戰甲不能增加武器,要是像鋼鐵俠的戰甲一樣豈不美哉。其實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的時候看到這位西瓜視頻創作人——漫威檔案館,才知道原來黑豹戰甲不能增加武器竟是因為傳統,並且他對這一原因由來做了詳細的解答,讓我漲了不少知識。
  • 大能獨家合作西瓜視頻:中視頻的價值引力
    ,奇葩的切入點,專業的知識儲備,加上個人特色的表達方式,讓他迅速完成了起步。 用短視頻完成了IP啟動的大能,將他未來的創作重點放在了中視頻上。2020年8月,大能與西瓜視頻已經開始了獨家合作。對他而言,視頻創作逐漸從個人的興趣行為轉變成以團隊為核心展開的正職工作。
  • 西瓜視頻與B站瘋狂搶人背後,知識大V正在加速轉型
    「追番的同時,能在B站刷半佛,上公開課,一邊娛樂一邊學知識,太爽了,更心安理得。」一位B站用戶給科技類up主半佛仙人留言,也說出了很多粉絲的心聲。隨著B站和西瓜視頻爭奪長尾內容的戰爭愈演愈烈,培養精品PUGC內容和購買優質版權內容成為焦點。對於知識創作者來說,春天似乎來了。
  • 大戰吸血鬼《格鬥獵人2》王城保衛戰正式打響
    【抵禦血族,為了王國而戰】吸血鬼鼻祖德古拉,帶領血族入侵人類世界!只有打敗前面的小BOSS才能解鎖更強大的BOSS,作為騎士就要無所畏懼,想成為真正的騎士,就來王城保衛戰,為了王國而戰!【終極之戰,以勝利鑄騎士之魂】誓死保衛王國,迎戰終極BOSS!
  • 愛奇藝、西瓜視頻和B站,誰才是中國的YouTube?
    網際網路娛樂力量中的「優愛騰」坐穩了長視頻市場,抖音快手競逐於短視頻,介於兩個陣營中間的地帶,又成了「香餑餑」?「隨刻」這個名字,愛奇藝早已用過了。那是在2019年推出的一款製作VLOG的應用,被證明並不成功之後下架。如今專注中短視頻的「隨刻」,由愛奇藝副總裁葛宏負責。
  • 為傳統文化發聲,西瓜視頻為什麼可以?
    華彩少年》是央視在IP破圈道路上的一次開創性嘗試,也是西瓜視頻在垂類精品的又一次深耕。利用西瓜視頻PUGC內容的優勢,節目也同步發起了國風發現計劃,吸引了創作者積極參與。文化樂器、美食美景等國風內容應有盡有。
  • 西瓜視頻發布年度中視頻作品榜單,知識類內容受關注
    來源:中國網科技12月29日,西瓜視頻正式發布2020年度中視頻影響力榜單。該榜單圍繞疫情、內卷、新基建、民法典等關鍵詞和熱點話題,評選出了十支優質中視頻作品,藉此對即將過去的2020年進行回顧。在這些作品中,科普內容佔據了多數,包括科技袁人袁嵐峰、三一博士、溫義飛的急救財經等知識類創作人的作品都入選了該榜單。圍繞「新基建」話題,三一博士創作了《細數中國高鐵往事,如今技術水平如何?》,講解中國高鐵在發展過程中所克服的技術難點。針對「打工人」這一流行語,「溫義飛的急救財經」用一支5分鐘的科普視頻,向觀眾講解裸辭焦慮背後的經濟學知識。
  • 短視頻戰爭即將進入終局,誰在成為中國的YouTube?
    但新戰場依舊在開闢,接下來將是網絡視頻形態的終局戰爭。終局戰爭中B站,字節跳動旗下的西瓜視頻,愛奇藝隨刻等平臺粉墨登場,各方勢力正在YouTube模式上開啟著劍拔弩張的諾曼第登陸。也就是說,短視頻領域儼然已是一片紅海,隨著c端市場的天花板越來越臨近,各平臺對用戶的爭奪將由增量爭奪變為存量爭奪。留給短視頻平臺的選擇要麼是出海,要麼是擴寬賽道,前者的軍備競賽早已在海外打響,抖音海外版tik tok和快手海外版kuai都在全球留下了漂亮的戰績。
  • 與蝙蝠俠戰甲對比,為什麼鋼鐵俠戰甲科技含量更高?西瓜視頻揭秘
    鋼鐵俠和蝙蝠俠的戰甲對比,為什麼感覺鋼鐵俠的戰甲科技含量更高。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的時候,看到這位西瓜視頻創作人——漫威檔案館,才偶然知道原來鋼鐵俠的戰甲科技含量更高,他對這兩種戰甲做了詳細的講解,讓我漲了不少冷知識。
  • 西瓜視頻X抖音,知識創作人計劃百億展現流量扶持創作者
    這些看似奇怪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現象很少有人能說出問題背後的答案。而抖音、西瓜視頻卻有越來越多的知識科普類創作人用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的方式為我們解釋生活現象背後的科學道理。 隨著越來越多知識創作人入駐西瓜視頻和抖音,西瓜視頻與抖音近期推出的【知識創作人】活動,將為知識創作人提供更多上升與變現機會,為用戶帶來更多有價值的優質內容。
  • 印發財政支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打響冬季安全生產保衛戰...
    04.黑龍江省打響冬季安全生產保衛戰 日前,黑龍江省安委會印發《全省冬季安全生產保衛戰工作方案》,決定從2020年10月26日起到2021年3月,分3個戰場、4個階段、7個重點行業領域,針對季節規律特點,全面打響冬季安全生產保衛戰,確保歲末年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 西瓜視頻挖角B站?關於UP主跳槽的風控建議
    他們幾乎是一下子被提到了炙手可熱的位置——一方面,B站自跨年晚會後火速出圈,將UP主直接推向主流的視野中;另一方面,頭條系有動力抬高市價。據一位頭條員工透露,16日早上,張一鳴在會議上傳達了西瓜視頻發力中長視頻、抖音火山西瓜跨平臺協同、優化西瓜用戶年齡結構的信息。至少對UP主群體來說,這是個好消息。
  • 天津:打響157萬畝夏糧豐收保衛戰
    內容提要:連日來,市農業主管部門會同涉農區積極組織農民進行乾熱風預防和病蟲害防治,全面打響夏糧豐收保衛戰。天津北方網訊:再有兩周,今年全市157萬畝小麥就將進入收穫期,眼下正值小麥生長田間管理的最後關鍵期,對確保全市夏糧豐收意義十分重大。
  • 西瓜視頻與B站,誰在視頻分帳上更慷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新文化商業作者 | 黛西,編輯 | Amy Wang「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這句曾經土豆的slogan正在被西瓜視頻和B站實現。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視頻創作門檻一降再降,風頭卻一浪高過一浪。如今,不僅人人可當生活的導演,還能憑此恰飯。對於短平快的視頻內容創業者而言,往往遵循選擇大於努力的規律。因而,選哪個平臺作為「恰飯」大本營,越來越重要。這些平臺背後的商業邏輯都是怎樣的?資本名利場上,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尤其喜歡講「對標」。
  • B站與西瓜視頻,Up主們該如何抉擇?
    原標題:B站與西瓜視頻,Up主們該如何抉擇?作者|Hana編輯|蟹老闆在B站和西瓜視頻之間,誰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的youtube?如今,這已成為許多視頻博主所關心的話題。今年2月,因疫情而得閒的阿廣嘗試在B站上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支視頻。
  • 西瓜視頻《頭號英雄》收官,超過1.4億人次參與在線知識答題
    西瓜視頻方面消息,直播答題活動《頭號英雄》已於1月31日晚正式收官。該活動於去年年底在西瓜視頻上線,以「知識造英雄」為核心理念,旨在通過直播問答的形式傳遞知識內核,實現全民知識互動。既有取自歷史典故的題目,也有來源於日常生活題目。其中,準確率最高的一題為健康相關——「人體缺乏鈣元素會導致骨質疏鬆」,參與答題的用戶中99.53%的人答對。而「求救信號 SOS 也可以用191519來表示,是依據字母順序」則成為本次活動的最難一題,僅有2%的觀眾回答正確。
  • 西瓜視頻《頭號英雄》收官 超過1.4億人次參與在線知識答題
    【TechWeb】2月1日消息,西瓜視頻方面消息,直播答題活動《頭號英雄》已於1月31日晚正式收官。該活動於去年年底在西瓜視頻上線,以「知識造英雄」為核心理念,旨在通過直播問答的形式傳遞知識內核,實現全民知識互動。
  • 西瓜視頻為圖文與視頻作者拉郎配,牽手成功還送10萬元「聘禮」?
    相反,時長在5-15分鐘,夠提供知識乾貨或獨到見解的較長視頻頗受歡迎。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圖文作者,無疑是創作深度內容、輸出多元價值觀的核心群體,但涉足視頻領域,需要適應新的創作方式以及剪輯節奏,也很難度過沒有流量、無人問津的冷啟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