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片|霍華德·莫斯科維茨|麥可·莫斯|家樂氏|吉恩·梅耶

2020-12-25 騰訊網

復工後見到同事,哪句話是你拼命忍住沒說出口的?

沒錯,正是——「你胖了。」

不過你放心,同事為了不對你說出這句話,也憋得相當難受。

在家宅了這麼久,吃得多運動少,似乎變胖是必然的。

可是小編想告訴你:變胖真不能完全怪你不自律。肥胖之所以成為較普遍的健康問題,有類企業得背一大半的鍋——

食品公司。

讀了這本《鹽糖脂:食品巨頭是如何操縱我們的》之後,相信你會更加堅定這個看法。

它的作者麥可·莫斯,是美國調查記者。他花費多年調查食品巨頭公司們的內幕,了解他們如何設計和生產產品,以及最為致命的問題——他們是如何讓我們發胖的?

雖然莫斯的調查對象是美國的食品公司,但中國的超市裡,也不乏各種進口食品,而且食品工業的生產手段,各國大同小異。所以這本書裡呈現的事實,足以引起我們每個人的重視。

「極樂點」:食品公司大作戰

麥可·莫斯在書中講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天在便利店,他看到一位母親正在幫孩子挑選早餐。她看上去像是一位講究飲食的好媽媽,不願意放縱孩子吃糖果。

精挑細選之後,她買了一種叫做「水果與酸奶」的早餐棒,包裝上寫著「高鈣」,似乎是很健康的兒童早餐。

然而,她卻忽略了包裝背面的營養成分表:那裡的數字顯示,這根看似健康的早餐棒的含糖量之高,跟她禁止孩子吃的糖果沒多大差距。

麥可·莫斯把這件事稱為「真正令人心碎的時刻」。

為什麼我們的食品裡,加進了越來越多的糖?

上世紀60年代,布魯克林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因為實驗需要,要給一些小白鼠催肥。

他先是在鼠糧中摻入各類油脂,但效果不好,小白鼠攝入的熱量還是大體維持均衡,體重沒有明顯變化。

他調整了餵食策略:去超市買了一些糖果餅乾、甜牛奶,結果讓人吃驚——面對高糖食物,小白鼠們完全失控,暴飲暴食,迅速完成增肥目標。

實際上,類似這種對糖像吸毒一樣上癮的現象,在人的身上也能發現。

我就不舉大家喝奶茶的例子了——眾所周知,奶茶和貓是當代年輕人的兩大毒品。

在科學界,關於糖上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極樂點」的發現。

極樂點是指,隨著食物中的糖的含量的增長,人們吃的時候感受到的快樂也會隨之增長,一直到一個峰值,之後再添加糖就反而降低了食物的美味。

也就是說,當一個食物的甜度達到極樂點時,也許你就會用「吸」來形容吃喝它的過程,並且一天不碰就難受得慌。

生物心理學家朱莉·孟妮拉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她測試了356個5到10歲孩子,發現當食物甜度在極樂點時,孩子們對其美味的評價最高。

極樂點的發現對食品公司的意義,好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因為從此,他們對食品口味的研發可以用精確的量化方法來找到極樂點,「怎麼做才最好吃」這個問題,變成了實驗室裡的目標。

麥可·莫斯在《鹽糖脂》中講述了一位食品界「天才」的故事:霍華德·莫斯科維茨。

莫斯科維茨的本領是幫助食品公司研發出最美味、最能讓人上癮的產品。他是食品公司們的寵兒。百事、卡夫(奧利奧、趣多多的生產商)、通用食品都是他的客戶。

而他最光輝的一仗是幫助胡椒博士汽水在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莫斯科維茨的方法,是純粹的準確的量化。

他和團隊設計了61種不同的配方,在全美國舉行了3904場品嘗會,並運用品嘗者的反饋,建立起繁複的數學模型,來確定最佳成分配比。

莫斯科維茨向胡椒博士汽水提交了長達135頁的材料,包含著大量詳盡的表格和數據圖,對比了香草味強弱的效果,各種香氣的混合的效果,等等——他把看不見摸不著的「口感」,化為可以量化的數據,從而找到了讓胡椒博士汽水最為美味的「極樂點」。

除了口味,莫斯科維茨還對消費者做了色彩測試,來找到他們對包裝顏色的偏好——在長達92頁的報告中,一條明亮的藍色穿過圖表,體現出最佳的顏色選擇。

所有這些複雜的運算和實驗,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找到食物最讓你欲罷不能的狀態。

現在xx頭條、抖x等app所用的讓你刷到停不下來的推薦算法,原來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在食品工業運用了。

採用這一辦法的並不只有胡椒博士的汽水。

著名的莫奈爾研究中心是研究食品中糖分的機構,而在研究中心大廳裡有一塊很大的金匾,上面刻著這個機構的贊助者: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卡夫、雀巢、菲利普·莫裡斯……

包辦了我們日常食品的巨頭公司們,就是這家研究中心的背後老闆。因此,他們總能迅速掌握極樂點的研究成果,並且用到產品中去。

在科學的幫助下,這些公司對於怎麼讓你上癮這事,變得非常擅長。

反肥胖:消費者的反擊

如果故事講到這兒就結束了,那麼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商業成功的案例。

但這種尋求極樂點的食品工業,造成了相當嚴重的社會後果——肥胖、蛀牙等等疾病。

實際上,雖然到1970年時,美國的麥片三巨頭——家樂氏、寶氏、通用磨坊,已經佔據了85%的市場份額,可以說,它們正在塑造著美國普通人的早餐——也正在塑造著他們的身材。

但當局並不想介入:美國聯邦政府的食品及藥品監督管理局,是家樂氏的堅定盟友,他們不同意糖是公眾健康的威脅,也拒絕要求食品廠商把含糖量印在包裝上。

最早站出來振臂一呼的英雄,是哈佛大學的營養學家吉恩·梅耶。

他向那些對糖遮遮掩掩的廠商們,猛烈開炮:一篇題為《到底是穀物還是糖?》的文章登上了各大報紙頭條,引起爆炸式的反應。

梅耶指出糖讓越來越多人患上糖尿病和蛀牙,而食藥監局在保護消費者健康上是失職的,因為他們放任廠商往麥片中添加過量的糖。

梅耶在文中提倡,那些含糖量高達50%以上的麥片,就不應該叫麥片,而應該叫甜點,應該放在超市的糖果區出售而非穀物區。這完完全全是欺詐。

高糖一直讓公眾疑慮重重,在戰火被梅耶點燃之後,反對的聲浪越來越高。

但三大巨頭怎麼應對呢?他們自知理虧,沒辦法正面反駁,於是——

家樂氏把產品名從「糖脆片」(sugar crisp)悄咪咪改成了「霜脆片」(frosted flakes),寶氏把「超級糖酥麥片」(super sugar crisp cereal)改成「超級金黃酥脆」(super golden crisp)。其他公司也跟著悄無聲息地把產品名字中的「糖」字去掉了。

換湯不換藥,公眾並不買帳。

1977年,12000名健康專家籤署請願書,要求美國聯邦禁止在兒童電視節目中播放含糖食品的廣告。和請願書一起寄到的,還有200顆從兒科牙醫那裡搜集來的蛀牙。多麼觸目驚心!

巨頭們的市場份額開始下跌,食品廠商必須應對了。但他們的方式不是降低含糖量。

家樂氏採取了一項改革:把廣告營銷人員納入公司的最高「作戰室」中。「作戰室」是家樂氏的高管會議,以往都是由管理者和食品研發人員參加,一起決定新產品的方向。

現在,他們讓營銷人員參與到這場最高決策的敏感會議中,目的非常明確:要通過廣告來贏得更多銷售量。

因為他們發現:比產品本身含糖量高、讓人上癮更重要的是,通過營銷來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就是說,讓消費者不要覺得家樂氏是高糖的代名詞。

舉個例子:家樂氏是如何銷售自己的一款產品糖霜迷你燕麥片(frosted mini wheats)的呢?這款產品中添加了全麥,但並不健康:因為很高的含糖量。家樂氏也壓根不想降低裡面的糖,他們的想法依然是:有糖才有誘惑力。

因此他們把重點放在營銷上:把這款麥片打造成「健腦食品」。

點擊播放 GIF 5.0M

麥片的廣告場景是一個教室,一位老師講課講到一半突然想不起來講到哪兒了。下面坐著的孩子都一臉疲態,只有一個小男孩精神抖擻地舉手回答,除了告訴老師講到哪兒,還補了一句:「您剛剛寫板書的時候,粉筆突然斷成了三截。」

然後畫外音響起:「一項臨床研究顯示,早餐吃糖霜迷你燕麥片的孩子注意力都提高了20%.」

別笑,現在看來這廣告當然有點土。但是在當時,這很管用:後來的調查顯示,51%的成年人看了廣告之後相信了這一說法。

至於那項研究到底有沒有?確實是有的——只不過是家樂氏委託並且資助的研究。可不可靠,大家自己細品。

公眾健康向食品巨頭的反擊,就這樣被狡猾地化解了。

我們該怎麼辦?

所有的食品公司都這麼狡猾嗎?倒也不是。

莫斯在書中講述了卡夫公司的案例。這家公司生產出了家喻戶曉的奧利奧和趣多多,是世界級的食品巨頭。

2000年前後,卡夫公司參與了一場「反肥胖」運動,開始正視自己的產品引起的肥胖問題,於是調整配方、降低糖、脂肪和鹽的含量。

結果呢?銷量大跌,來自華爾街的投資者不斷向卡夫公司施加壓力,導致他們最終只能放棄「反肥胖」。

所以,靠食品公司來保障我們的健康,無異於痴人說夢。

在這樣一個全球商品化的時代,我們的食慾就是食品公司的利潤點,為了提高利潤,身體健康並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我們只能自己保護自己。

作為普通公眾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儘量少吃不帶營養成分表的產品。

比如,奶茶

別以為點「半糖」或者「去糖」就好了。去年11月,福州消保委檢測了市面上在售的40款奶茶,發現像小確茶、益禾堂、奈雪等品牌的奶茶,即使點了無糖,檢測出來一杯的含糖量還是超過了每天建議的攝入量。

如果去糖是真的沒有糖的話,那你就不會天天想喝奶茶想到抓狂了。

其次,要學會閱讀營養成分表。

要知道熱量的「千焦」(KJ)和「卡」之間是什麼關係,如何換算,以及每人一天攝入多少「卡路裡」究竟意味著什麼。

在超市買吃的時,貨比三家,儘量選擇低卡、低糖(也就是碳水化合物)的。

最後,也是最長遠的解決辦法:多自己做飯。

自己做飯,少在外面吃,少吃零食,是躲避食品公司熱量炸彈的最佳方法。

當然,自己做飯也要有營養學的意識,不要天天給自己炸雞、烤蛋糕。最重要的是,自己買菜自己做,一天吃下去多少熱量最為清楚。

不要覺得這些熱量是小問題。經過這次疫情,我們都應該更注重自己的健康,不是嗎?

那就從拒絕高糖高脂高鹽食品的誘惑開始吧,開始學會自己為自己所吃的東西負責。

相關焦點

  • 寶潔正式確認向家樂氏公司出售品客品牌
    網易財經2月15日訊 就之前家樂氏公司宣布
  • 網紅麥片養成記,40+麥片產品亮出自己的「殺手鐧」
    眾多進口品牌欲在中國掀起新的「早餐革命」,國外以家樂氏、雀巢為代表的食品品牌紛紛開拓亞洲市場。據歐睿國際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早餐燕麥市場規模約為74.02億元。
  • 深圳市消委會發布水果麥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稱「國產」整體優...
    □ 國峻浩 本報記者 傅江平近日,深圳市消委會發布2020年水果麥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結果顯示,16款水果麥片安全指標均符合標準。但是,AXA、可比可納兩款國外水果麥片樣品黴菌菌落總數指標超出國家標準最高安全限值。據了解,麥片因其食用方便和特定的營養價值,已成為現代人常備和喜愛的速食方便食品之一。
  • 桂格VS王飽飽:重新定義麥片之下的萬億早餐市場之爭
    此後,桂格麥片受到了大批愛爾蘭和德國移民的歡迎,美國也因此而掀起了一場燕麥片飲食革命。上世紀九十年代,家樂氏、雀巢等品牌開始開拓亞洲市場。便捷、健康、營養的麥片早餐很受年輕家庭的歡迎,很快就在韓國、日本等地站穩腳。
  • 2020年水果麥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
    近年,麥片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除了傳統的純麥片,很多品牌推出複合型水果麥片,可以直接當零食食用,也可以泡牛奶、酸奶食用。很多消費者還認為麥片除了營養還是減肥的好助手。消費者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的水果麥片以及從外包裝上很難比較水果麥片品質的高低,無從選擇。
  • 79年前的今天,蘇聯紅軍拉開莫斯科保衛戰反攻階段的序幕
    恰恰在79年前的今天,即1941年12月5日,蘇聯紅軍在莫斯科附近發起了一場規模巨大的反攻。正是在這一天,蘇聯紅軍在從北起加裡寧到南至葉列茨的廣闊戰線上發起了猛烈的反攻,其結果是納粹德國及其僕從國的軍隊首次遭遇巨大失敗,以至於一潰千裡。這個節日還很年輕,是根據1995年3月13日通過的第32號聯邦法設立的,至今已有25年了。
  • 愛家樂是什麼品牌 愛家樂電器如何保養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電器物品必不可少,因為很多與電有關的物品,它的使用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因此沒有這些物品的加持,大家在進行一些事情的時候,難度就會很高,當然物品是否能夠使用,和效果如何,還是要看品牌是怎樣,畢竟品牌是第一印象,那麼愛家樂是什麼品牌?愛家樂電器如何保養?
  • 喬爾·邁耶羅維茨 Joel Meyerowitz:Where I Find Myself
    喬爾·邁耶羅維茨 Joel Meyerowitz:Where I Find Myself 2020-05-19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連獲日本麥片銷量第一的卡樂比水果麥片,到底火在哪裡?
    隨著消費觀念的升級,如今的人們比起傳統麥片,往往更偏愛一些網紅麥片,並進一步給麥片賦予了新的定義,要健康,要美味,要安全,最好還夠有趣。正是因為如此,卡樂比水果麥片在一眾網紅麥片中脫穎而出,以絕對的優勢俘虜了消費者,並開啟了引領了健康、低脂的食品消費新趨勢。
  • 京東平臺中高端麥片、新奇口味麥片銷量暴增
    數據顯示,在3月9日到3月24日的「京東早餐節」期間,麥片品類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20%,以卡樂比為代表的進口麥片,同比增長更是超過200%。同時,與麥片相關聯的牛奶品類銷量同比增速也達到100%以上,麥片與牛奶品類間用戶滲透率提升了20%。  用戶滿意、銷量實現指數增長的背後,離不開京東麥片買手團隊的努力——他們跑遍全球,搜尋並引進各地優質麥片,最終才得以出現在消費者的餐桌上。
  • 文成縣發布中高端旅遊品牌「僑家樂」
    日前,文成縣發布中高端旅遊品牌「僑家樂」,並推出專項消費券、療休養線路、新版營銷獎勵等一攬子涉旅促銷政策。 僑家樂是文成縣今年新推的鄉村振興產品和全域旅遊業態,其核心是一批品牌民宿。這些民宿由在外華僑等海內外人士回歸投資打造,融自然生態、鄉土人文和國際文化於一體,具有環境優美、特色突出、品質高端、服務優質、帶動面廣等特質。
  • 周小餓麥片的十幾種吃法!
    經典款麥片,堅果水果多,幾乎有口皆碑,來自澳洲的優質燕麥,採用非油炸非常健康的方式膨化,搭配凍幹水果和原色堅果,健康又好吃,高纖維低脂肪就是王道啊!周小餓麥片吃法超級多,沒有它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吃法是百變的,麥片屬於和任何食材搭配到一起都好吃的,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南北方差異,在周小餓麥片這裡都不是問題。在炎炎夏日,搭配冰過的酸奶或者牛奶,再點綴一些時令水果,看起來就超級健康。
  • 卡樂比富果樂麥片32歲了!帶你了解它的發展史
    不知不覺,1988年8月8日誕生的卡樂比富果樂麥片已經迎來了它的32歲生日。大家最開始了解到卡樂比這個品牌是什麼時候?是紅色包裝的水果麥片前幾年火遍代購圈的時候嗎?其實卡樂比麥片也是從誕生開始經歷了許多年的發展演變,才有了今天如此受歡迎的成就。
  • 拿著麥片不知道怎麼吃,教你用這種方法製作麥片,簡單又美味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一款很不錯的燕麥食譜,很多人吃燕麥不知道怎麼吃,有的直接放在牛奶裡或者麵糊裡,最多放到酸奶中增加它的口味,今天製作的這款燕麥口味絕對的一次大升級,對於熱愛麥片的朋友和喜歡健康的朋友你們有福利了,保證你從此愛上麥片。
  • 喬爾·邁耶羅維茨:聆聽禪意鐘聲裡最微弱的一響
    原創 趙倩男 影藝家 來自專輯流動的瞬間© Joel Meyerowitz2018年3月,恰逢喬爾·邁耶羅維茨(Joel Meyerowitz)80歲生日,英國勞倫斯·金出版社(Laurence King)出版了畫冊《喬爾·邁耶羅維茨:在此找到自己》(
  • 麥片怎麼挑?不小心選錯,容易越吃越胖
    麥片稱之為減肥利器,一點也不誇張。今天與大家聊一個關於麥片的話題,麥片是一種含蛋白質很高的主食,有益健康,而且纖維素含量高,對消化系統有好處。但是必須聲明一點,吃麥片「適合」減肥,不代表吃麥片「就能」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