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不受寵的孩子越孝順?網友:想證明自己,但越努力越心酸

2020-12-09 蜂蜜媽媽

執筆:七月

定稿:七月

有學者研究表明,父母一定會在不知不覺中偏心。

隨著二胎家庭的增多,父母偏心這個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越來越普遍了,這也就導致如今很多孩子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父母之所以偏心第一個原因就是嬰幼兒園會以器官可愛的特徵來吸引父母的關注與注意,第二個原因就是由於孩子年紀和需求不同,導致父母會有不同的關注。

偏心可能並非父母本意,是不自覺出現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和傷害確實很明顯和嚴重的。

而在眾多偏心家庭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不管孩子多大,是孩童還是成年人,總是越不受寵的孩子越孝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網友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和真實經歷

@雪花飄飄:我就是在父母不待見下長大的,之所以孝順一方面是感恩父母生養之恩,另一方面就是想要證明自己值得被愛,但越努力越心酸,父母根本看不見。@飛天小女警:我朋友就是,父母特別偏心,但朋友特別孝順,父母有什麼需求都滿足,可以看出來,她其實是缺愛。

從網友的真實經歷和實際情況來看,為何越不受寵的孩子越孝順,有3點原因

父母之愛缺失,孩子渴望被愛由於童年時期缺失父母的愛,導致孩子對於父母的愛很是渴望,礙於面子原因孩子不會說,可能也是覺得說了父母也不會理解和愧疚,乾脆就用行動來表示。

越不受寵越孝順,越渴望得到父母的愛,時間長了就會有種病態心理,做很多討好父母的事情,就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一個笑臉,一個擁抱,或者是一句關心。

想要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孩子懂得父母的偏心,但卻不懂得父母為什麼偏心,只以為是自己不夠優秀,孩子想要用孝順向父母證明其實自己也很優秀,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殊不知偏心是沒有理由的,只因是你所以不待見而已,可真是越努力越心酸呀。

不管你做的多麼好,你如何和自己較勁,你永遠都比不上被偏愛的那一個,這就是現實。

心智早熟,懂得感恩。被父母寵愛長大的孩子性格單純,不管多大都像個孩子一樣天真,但不受寵的孩子沒有父母的保護成熟的都比較早,因而也更加懂事,懂得回報父母生養之恩,不管自己生活如何都儘量幫助父母。

這3個原因真的太戳心了,父母別再偏心了,對孩子傷害真的很大。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和三觀,關於是否偏心的問題,真的無法保證所有父母都能公平對待,但孩子卻不要因為父母的錯誤而影響自己的人生,對於父母偏心,孩子心態要調節好。

父母之愛,強求不來孩子雖然和父母有天生的血緣羈絆,是一段特殊且美好的緣分,但有的緣深,而有的則是緣淺。

父母之愛,強求不來,有些父母天生就對孩子或某一個孩子冷漠,不待見,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比起改變父母,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來的更容易一些。

父母愛孩子,孩子應該感謝,父母不愛,孩子也不要過於傷心和難過,可能就是自己和父母緣分沒有那麼深罷了。

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基本的孝順要有不必為了向父母證明自己優秀,自己值得被愛就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只為求得父母的愛。

年紀增長了,思想也應該進步,所謂的父母子女情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別,孩子早晚有一天有自己的人生和家庭,何必非要執著於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呢。

只要孩子做好分內之事,對父母有基本的孝順,報答父母的生養之恩就可以了,真的沒有必要去強求父母的愛,因為根本就強求不來。

蜂蜜媽媽心裡話:不是所有父母都愛孩子,也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合格的,但人生是自己的,孩子不要執著於過去要往前看,學會自己愛自己,不要去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就委屈自己,即使是自己的父母。

今日寄語:你身邊不受寵的孩子有沒有更孝順父母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為啥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被父母待見?真相太戳心
    都說越長大才能越看到現實的殘酷,許多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進入了社會,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就會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在多子女的家庭裡,往往最孝順的那個孩子過得最委屈,也最不被父母待見。為什麼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待見呢?真相太戳心。
  • 為什麼一個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待見?真相很戳心
    文|文兒越長大越能認識到社會上的一些殘酷問題,現在也是有孩子了,回家後和一些親戚朋友聚在一起,討論的話題大都是一些家長裡短,孩子們的工作生活,誰家孩子孝順不孝順了等等。同時也會發現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在孩子比較多的家庭裡,往往最孝順的那個孩子過得最委屈,也最不受父母待見。
  • 為啥越「孝順」的子女越不被待見?過來人說出實話:句句戳心
    前言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孝順自己。但人們總會有這樣一個發現,長大以後越"孝順"父母的孩子,越不被父母待見,就算他們做得再好,父母也總能挑出毛病。而被父母"待見"的孩子,通常都是不孝順的。但父母卻不同意,她的父母只讓她上免費的師範學校或者直接打工賺錢。後來,被父母不待見的蘇明玉,在自己勤工儉學以及努力下,成為了女強人。而被父母待見的兩個兒子,卻一事無成,所以蘇明玉也成為了家裡的頂梁柱。但身為頂梁柱,卻從不被父母待見,也不受兩位哥哥的尊重和愛護。為什麼越"孝順"的子女越不被待見?
  • 為啥有些家庭,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喜歡,過來人講的話很戳心
    很多人心裡會覺得父母喜歡孝順的孩子,但事實真是這樣嗎?如果你們仔細觀察身邊的案例,就會發現:越孝順懂事的孩子,反而越不受父母喜歡,而那些被認為「不孝順」的孩子,卻備受父母的偏愛和照顧。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明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從小上進勤奮,非常懂事,但是父母並沒有特別喜歡她。
  • 為什麼越懂事孝順的孩子,父母越不待見?過來人講出實情,很戳心
    文|文兒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孝道的民族大國,也有很多孩子對待自己父母孝順到人人稱讚,是街坊鄰居都想要的懂事孩子。但是有些家庭的父母,卻對懂事孝順的孩子視而不見,偏偏寵愛囂張跋扈的孩子,還覺得他們可愛。而小兒子從小就調皮搗蛋,別說幫張姨的忙了,只要不惹事就謝天謝地了。張姨生日,他家小兒子從來沒有送過一分錢的東西。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張姨說,平時也知道大兒子更貼心,但自己就更疼愛小兒子,覺得小兒子的性格很可愛。很多人說,張姨的做法確實有點寒了孩子的心。
  • 《瘋狂動物城》:越不被看好,越要努力
    和有些人一樣,她的這個夢想是不被看好的。甚至受到很多人的打擊。儘管如此,朱迪還是堅持自己的夢想,不受任何人的影響。她也沒有空想,而是用行動在證明。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朱迪通關了,被派往動物城裡任職。正當朱迪打算在動物城大顯身手的時候,牛局長分給她的任務只是開罰單的交通協警。
  • 書讀得越多,越容易「不孝順」?還真是
    有人說,學歷越高,書讀得越多,好像越容易不孝順。你別說,這是真的,比如我就是全村人眼裡的不孝女。不太會主動和長輩、親戚打招呼,也沒有活成大家期待的熱情開朗或者溫柔賢淑的樣子,最最最不孝的一點則是:大齡未婚。
  • 為啥子女越「孝順」老人越不待見?過來人給的理由,引起網友共鳴
    但是我們在生活中卻不難發現,在部分家庭中,吃香的反而是那些「嘴甜」的子女,而真正做實事孝順父母、關心父母的兒女,在老人心目中的地位卻排在比較靠後的位置。那麼問題來了,為啥子女越是「孝順」老人就越是不待見呢?明明是自己陪在父母身邊,為何爸媽只記哥哥的好?
  • 孩子學歷越高將來越不孝順?這3個原因,既現實又讓父母寒心
    兒子說:「到北京太遠不方便,和孫女的視頻就算看過了」,實際是兒媳不願意讓老人去。這讓劉大哥夫妻感覺心寒,只當是白養了這個孩子。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他們說,孩子不要培養得太好,否則,在出人頭地之後就會飛得更遠,一年到頭甚至生病的時候也看不到孩子,孩子也不會孝敬父母。
  • 日本輕小說作家吐槽行業 越努力越不賺錢想轉行
    在《電擊大王》連載輕小說《現代魔女的就職情況》的作家相澤沙呼在推特上吐露心聲,表白自己成為專業作家的苦惱,表示「可能該轉職了」。
  • 為何越孝順的孩子,反而越得不到父母的好感?答案太現實了
    王阿姨想自己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可以跟著兒子享福了。沒想到的是事實不是如王阿姨所願。王阿姨的年紀大了,身體不是很好動不動就生病,兒子和兒媳工作忙,還要照顧的王阿姨,慢慢的兒媳開始不耐煩了,不但經常給臉色王阿姨,還經常語言諷刺王阿姨。
  • 天生好命的屬相女,越活越富有,老公寵子女還孝順!
    活得越富有,丈夫就越寵愛,孩子也會非常孝順。屬兔的女人性格溫柔,心思細膩,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她們也是父母的寶貝。正是因為她們的好性格,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受大家的歡迎。她很可愛。在她的婚姻生活中,她也很幸福,很甜蜜。她老公很愛她,很關心她,她們對感情也很專一。只要她愛了,不管對方是富是窮,都不會輕易離開。屬猴的女人天生一張娃娃臉,性格活潑像孩子。她雖然老了,但本性依舊。
  • 孩子越努力成績越差?了解「羅森塔爾效應」,幫助孩子獲得進步
    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會有很勤奮,但是越努力成績越差的同學,這些同學有可能是學習方式不對,也有可能是假裝努力。 當我們想讓孩子變成什麼樣子,就要通過暗示的方式告訴他們能夠做成什麼樣子,這樣孩子才能夠獲得精神支撐,也會認為自己得到了長輩的認可,從而激發他們更大的動力。
  • 鑽石王牌之越努力越優秀
    成功不是隨隨便便的,天才的成功也需要努力。看動漫的時候就覺得御幸一也是個天才,聰明,又有很好的棒球天分。看動漫的時候看到各個年級的人都在練習揮棒,而御幸一也不是分析數據就是看資料。後來在後面的動漫介紹了,他是偷偷的練習,不讓別人看到,我不禁問自己,天才已經夠厲害了,還偷偷的努力。那麼身為平凡的我們,幹嘛不努力,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是連成功的機會也沒有的。東京王子成宮鳴也是個投球天才,但是也很努力的做基礎訓練,天天如此。每當看到這樣的例子時,這不正是映射了我們的生活,越是努力的人越優秀,成功的機率比不努力的人好許多。
  • 孩子越想學習越做不好?「瓦倫達效應」在作祟,父母要幫他避開!
    當父母的,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有能一番作為,為了幫孩子打好基礎,許多父母從小就給他們報各種補習班,期望孩子的學習成績能有所提高。大多數的孩子也能理解父母的苦心,然而有的時候,孩子越想學習越想進步,卻越做不好! 孩子越想學習進步反而容易失利?
  • 戳中淚點的心酸句子,傷感無助,越看越扎心!
    越真實,越安靜,越長久,越平淡,再多的情話,也比不上我一顆全面愛你的心。所有我現在努力的,都是想和你一起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如果你不在,一切都將失去原來的意義。我會再乖再粘你也不敷衍,有一天,我們是否能如此快樂,在你出差的時候,幫你收拾行李,打發所有的東西。每日一條問候語,提醒你按時進餐,天冷時穿上衣服,然後乖乖回家等你。
  • 玩具越多的孩子越笨,越少的反而越聰明?答案和大家想的不一樣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家裡有條件的寶爸寶媽都喜歡給孩子買各式各樣的玩具,即使是家庭不富裕的普通家庭,也想著給孩子買大幾百塊錢的高大上玩具,如熱門的電玩類玩具,還有音樂類、建造類、創造類玩具等等,價格不一,花樣繁多。
  • 「我夢見自己回到了學校」,為什麼上班越久,越想上學?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突然之間,懷念在學校的時光,希望自己所經歷的一切,不過是在課堂上的南柯一夢。下課鈴聲響了,夢也醒了。揉揉眼睛,環顧四周,發現自己依然坐在教室裡,依然是那個少年。為什麼我們離開學校越久,上班越久,就越想上學呢?學校生活再苦,終有盡頭上學的時候,雖然每天6點就要起床,然後到晚上11點才能睡覺。但是每一分鐘都過得很充實。
  • 越是窮人家,越喜歡給孩子吃這三碗飯,越易養出「不孝子」
    越是家庭條件不好的父母,越對孩子心懷愧疚,因此為了不讓自家孩子比別人差,即使勒緊褲腰帶也要滿足他的需求。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已經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相處模式,認為家中最好的東西都應該給自己。試想,這樣的孩子還會懂得感恩和孝順嗎?
  • 心理學:為什麼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為什麼許多從小不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往往越懂事、越處處為他人著想、越懂得付出和貢獻?這其實是一種迎合。你過去一定是拼命地努力去做一個你母親可以輕視且折磨的孩子,因為你一直都害怕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對她來說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客體關係心理治療》謝爾登.卡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