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人類至今為止爆發過的最大的一場戰爭。如今人類最強大的武器「核武器」就是在那場戰爭中被首次運用,而如今的世界格局,也是由於二戰的影響所形成的。比如大家知道的日本只有自衛隊沒有軍隊,就是因為二戰。二戰之後,有人統計,整個二戰至少有超過20億的人被捲入了戰爭,所有參戰國的損失加在一起超過6萬億美元。所以二戰的慘烈程度大家可想而知。二戰歷時6年,其中著名的戰役有很多,比如蘇德戰爭,中日戰爭。
除此之外,太平洋戰爭也是二戰中的關鍵。二戰時期,美國和日本在海軍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據數據顯示,二戰時期光是日本就有29艘航母,全球的航母數量達到了幾百艘。那麼問題來了,二戰時全球就已經有幾百艘航母了,看起來造航母也沒有多難,為啥到了今天,舉全國之力才能造出一艘航母?
首先就是航母的用途。二戰時期的航母是相當撿漏的,其用途就是單純的用來給戰鬥機提供起飛平臺。所以二戰時期的航母很多都是直接用商船改造而來。如今的航母不僅要具備飛機起降能力,還要兼備雷達、火炮、飛彈等武器。
其次就是技術。現代航母起又被稱之為「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武器平臺」所以航母上裝備有各個國家研發的尖端科技。這些東西在實戰中會爆發出超乎想像的威力。不過要把這麼多尖端科技融為一體,是很少有國家能做到的。
然後就是保養。二戰時期的航母是沒有保養一說的,因為今天製造出來,明天就可能被打廢了。但現代航母則不一樣。機器構造的東西都需要定期保養,這需要一大筆費用,所以一些經濟不好的國家根本養不起航母。
最後就是價值,二戰講究是的如何給敵人造成更大的傷害,而不是自己的裝備又多強大。當你的武器可以大面積殺傷敵人,那就屬於強大的武器。就像核武器一樣,據說當時美國也沒想到威力會這麼大。航母在當時的價值體現就是起降的飛機越多越好,並沒有太多技術含量、
現代航母的除了保養的費用之外,還有人工工資、燃油費等等。想要這個龐然大物運轉沒有燃油是不行的。就拿遼寧艦來說,加滿一次油需要將近8000噸的燃油,也就是約1000萬人民幣。這個開銷是很多國家不敢想的。
至今為止,我國已經有兩艘現代航母在服役中了,這對我國來說具有巨大的戰略意義。我國海域面積廣闊,必須要有航母才能更加有效的管控。
再看看美國,美國一直自稱「國際警察」,而美國的11艘航母是支撐這個外號的根本所在。試想一下如果美國航母或者只是二戰時期的航母,誰會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