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殺戮,很少愛情,《大俠霍元甲》憑什麼超越無數「霍元甲」

2020-12-15 韓松落

有些故事是可以反覆講的,比如霍元甲的故事。但反覆講述,不等於一成不變的講述,從1980年代到現在,不論香港和內地,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和電視劇,人們重新講述霍元甲的故事,都會找到新的時代立足點,對照來看,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每個年代的人都在想什麼。

▲武術家霍元甲。

李蒞櫻任總製片人、郭靖宇任總編劇、柏杉任總導演、劉方任導演,趙文卓領銜主演的《大俠霍元甲》,是屬於我們這個年代的,它很少殺戮,很少愛情,但很多人生的新觀念。

▲趙文卓、毛林林、釋小龍、楊志剛、黑子、高雄、梁小龍……《大俠霍元甲》的演員陣容非常漂亮。

在故事開始於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年份,戊戌年間。這個時候的霍元甲已經成年,也創出了迷蹤拳,正是快意人生的年齡,也正是大施拳腳的時刻。

他雖然沉穩、篤定,但卻也驕傲,視野不夠寬闊,他總惦記著要打敗更強、更具聲名的高手,以為武功的進展,就會是人生的進展。他和徒弟們一起,到處尋找另外一位武術名家大刀王五,並且質問他,為什麼約好了比武卻爽約了,這讓他很沒面子。

▲「津門霍元甲」,和「我是詹姆斯·邦德」一樣,是特別意氣風發的自我介紹。

但大刀王五滿心想的卻是另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救出「戊戌變法」失敗後,被囚在牢房裡的譚嗣同。這件事最終也把霍元甲捲入,他和大刀王五一起潛進牢房,要救出譚嗣同,卻沒想到,譚嗣同已經決定,用自己的血為自己的理想社會獻祭,他支開王五,對著霍元甲說了這麼一番話:

甲午一戰,深究我中華除科學和制度之外,比洋人還差了什麼,我以為,是尚武精神的喪失,西洋騎士和日本武士傳統,從未泯滅,而我中華自唐之後,歷朝歷代頻頻頒布限武令,更令我民族雪上加霜。時至今日,我同胞中,又有幾個,像霍賢弟這般身強體健,器宇軒昂。更有很多國人,受鴉片之害,骨瘦如柴,精神萎靡。若想復興我民族,僅靠公卿自上而下的變法,是不夠的,還需要各行各業的奮起,各行各業的自強。

▲楊志剛扮演的譚嗣同,在牢房裡對霍元甲說的一番話,讓人心潮澎湃。

這一段話,不僅讓故事裡的霍元甲呆立當地,醍醐灌頂,也讓故事外的我們,熱血沸騰,心神動搖。這一段話,不僅適用於過去,也適用於現在,更適用於未來。它提出了改造國民性的迫切性,也給出了路徑。

這段話,是霍元甲人生的新起點,也是霍元甲故事的新起點。從那一刻,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學武生涯,也開始重新定義自己的武術技能,也給它賦予了新的內容和新的期待。武術是武術,強身健體,但武術又不是武術,它是人生之魂魄。

▲譚嗣同願意為理想赴死,臨刑前,他吹開了落在肩上的蝴蝶。

有了這樣的頓悟,霍元甲的人生,立刻不一樣了。他知道了自己所為何來,也知道了自己將去何處。但慢著,僅僅知道是不夠的,要想真正抵達自己悟出的那個境界,還要接受無數次的社會毒打。

後面的故事,有些是我們熟悉的,比如大刀王五的慘死,霍家慘變,霍元甲和家人的天涯浪跡,以及他和敵人和鷹犬們的對抗,他在上海閘北開設精武門,等等。但讓一系列故事擁有了新的立足點的,就是他對人生意義的追尋。

舊版的《霍元甲》故事,是建立在香港敘事文化的基礎上的,這種文化,又有很多複雜的來源,精神來源上,是中國心靈、中國哲學,以及農業社會的倫理,以及中國人千百年來動輒關機重啟的動蕩生活。

敘事來源上,可以看得到唐宋傳奇、明清世情小說、民間戲曲故事模式、民國時代的小報副刊傳統,以及海派文化的影子,還不斷受到好萊塢的影響,隨著好萊塢的敘事觀念和敘事方式起起伏伏。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成果。

所有這一切混合在一起,就生成了一個很特別的故事模式:報仇。從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香港臺灣的武俠電影和電視劇,基本只有一個故事核:報仇。為父報仇,為母報仇,為師父報仇,為兄弟報仇,被報仇的人,又要啟動新一輪報仇。

那些讓昆汀·塔倫蒂諾熱愛的香港武俠故事,基本都是報仇故事,所以,當他戲仿六七十年代的電影風潮,拍攝《殺死比爾》的時候,他果然也選擇了一個報仇故事作為核心。

徐小明版的《霍元甲》,雖然也有武術世家之間的恩恩怨怨,雖然也有一條陳真的報仇線,卻跳脫出了報仇故事的俗套,最終把故事上升到國讎家恨的地步,境界為之一開。這是霍元甲故事的歷史背景和霍元甲這個人的人生際遇決定的。

▲在徐小明版的《霍元甲》裡,愛情佔了很大篇幅,而在《大俠霍元甲》裡,霍元甲開篇就已成親,之後的故事裡,只有他對愛情和親情的維護。

但,選擇這樣一個故事,這樣一個人,已經充分說明,報仇故事不靈光了,必須要有更現代的世界觀,更貼近時代的故事意蘊,去包裹武俠故事。但那之後,霍元甲故事,有時境界高揚,例如《精武英雄》,有時卻還是回到報仇故事的套路上來。

畢竟,報仇故事好寫。

而2020版的《大俠霍元甲》,脫胎於此前的一系列霍元甲故事,甚至用了徐小明版《霍元甲》的主題音樂,以及老版中的演員梁小龍和高雄出演了角色,但《大俠霍元甲》的故事鋪墊一旦完成,立刻就從報仇情意結裡跳出來了。霍家慘變發生在第五集,到了第六集,霍家人遠走避難,雖然還滿懷悲鬱,但故事境界已經非常開闊了。等到霍元甲重返天津,報仇已經不是他最主要的人生訴求了。

▲高雄扮演了霍元甲的父親霍恩第。

曾經是飛揚青年的霍元甲,此後的一系列修煉,都是在磨掉自己的戾氣、殺氣、煞氣,去尋找新的解決之道。霍元甲的父親,給兒子題字,寫的是一個「忍」字。

霍元甲替薛知縣押鏢,出行前,母親勸他一定要克制自己,後來,他知道自己被薛知縣利用,自己押送的竟然是鴉片之後,本想大開殺戒,也是被母親的囑咐給攔住了。在上海,面對各方勢力的覬覦,和媒體的挑撥離間,他又一次有了兇念,而他的妻子王氏卻勸他,一定要摒棄門派之爭還應有好勇鬥狠。

▲霍恩第為霍元甲寫下一個「忍」字,所謂「忍」,是要當縮頭烏龜嗎?不,是韜光養晦。

就是說,武術是有擊殺功能的,但武術卻並不是為擊殺別人而存在。人和人之間的衝突,如果都用武力來解決,是沒有終點的,最後不過是喪失一切迴旋餘地,雙雙失敗。有殺戮的能力卻不殺,隱忍克制,留有餘地,尋求別的解決方法,是更高的境界,更文明的觀念。這是俠和莽夫的區別。

《大俠霍元甲》裡,甚至還用嘲謔的方式,討論了武力解決方案的後果。霍元甲去善撲營首領鷹四所在的地方尋仇,鷹四卻派出了幾個因為犯罪入牢的武林敗類,讓他們和霍元甲打鬥,自己和洋人在一邊觀看,並且配以解說,這位是什麼名頭,犯過什麼罪,那位有什麼特長,殺過多少人。並且對洋人說:「二位大人,好看吧。」

▲鷹四和洋人,把復仇變成了角鬥。

整個復仇場景,立刻被曲解、被扭曲、被拉低了,變成了一場角鬥表演。霍元甲成了被圍攻的困獸。就是說,輕易動手,只會讓自己成為被觀看的角鬥士。

另一個類似的情節,出現在霍元甲到上海以後,陳真來到精武門發起挑戰,並且向霍元甲下了生死戰書,霍元甲看出陳真是奇才,根本沒有應戰之意。但小報《海上新報》卻不斷慫恿、鼓勵、挑撥離間,報社的曹總編不斷撰寫火上澆油的報導,還請記者為陳真的戰書潤色,力求使之更具煽動性。也就是說,即便換個場景,在現代媒體的注視下,輕易動手的習武之人,還是會淪為角鬥士。

用什麼來抵抗這圍觀和覬覦著的世界呢,用什麼讓武術成為塑造國民體魄和魂魄的利器呢?那就是回到武術的本心,把武術裡俠義的一面揮發出來,張揚開來。

▲霍元甲和徒弟們練武的場景,是這部劇裡,我最喜歡看到的場景之一。千言萬語,比不上靜靜沉澱。

現在這個年紀的趙文卓,扮演霍元甲,是最合適的。年輕時的他,丰神俊朗,像雪山一樣耀眼,在任何故事裡,都是最奪目的一個,可以把一個故事最浪漫的一面激發出來。而這個年紀的他,沉穩內斂,又舉止有威有儀,可以承載一個故事裡最含蓄的一面。作為演員的他的變化,戲裡戲外,也和一個武術家的成長史無縫貼合。

▲趙文卓是真·武術家,這就讓《大俠霍元甲》的打鬥場面,有了更多說服力。

徐浩峰在討論武館文化時曾說:「武術學的並不僅僅是武術、技法,還包括武 德。武術其實是把幾千年的中國人的道德文化進行了高度提煉。習武之人相當於黑白兩道之間的灰色,對下保護民間秩序,對上溝通社會名流。武人的自處之道就是對外不受辱,對內 不自我欺騙,有自尊。」

他還說:「東方人沒有教堂,武館就是教堂。……習武原本是一個傳統。……習武,給人在逢變之時,度日之時,提供持久的有力的精神能量。修養其實是魂魄的質地,心胸的格局,氣魄的大小。」武術界的師徒制度,其實是中國人特有的歷史記憶傳遞方式,甚至有可能是一種宗教制度,所以,徐皓峰還說:「武俠的魅力之一,是裡頭有中國人的樣子」。

中國武術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它提供了一個場所,也提供了機會,讓人和人連接在一起,霍元甲和大刀王五的生死相託,霍元甲和農勁蓀的友誼,正是建立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有了這樣一種秩序,有了這樣一種精神,也有了這樣一種人和人的連接,人才有可能進入一種新的世界。

▲霍元甲和王五結拜為兄弟。

霍元甲在當時的意義是這樣,而今天,他成為一種精神象徵之後,依然蘊含著這樣的意思。不管是武術,或者文化,或者商業,為的都是建立一種人間秩序,讓人和人能夠從容地生活下去,既找到生存之道,也找到精神依託。

霍元甲能被稱作「俠」,《大俠霍元甲》之所以能在那麼多的霍元甲影視作品之後,還能吸引人看下去,就是因為,它找到了這樣一個立足點。找到了一種開解的方式,也找到了面對紛亂現世時的一個底線,一個準則。守好這個準則,人就有了樣子,就不慌了,不亂了。

而在一切紛爭暴起,人們已經躍躍欲試準備動手的時候,我也希望他們看一看《大俠霍元甲》這樣的作品,再決定,要不要打。

相關焦點

  • 《大俠霍元甲》39年後:陳真被封殺、霍元甲出家,徒弟被判無期
    1981年,由徐小明監製、執導的香港古裝武打片《大俠霍元甲》在香港首播,剛剛播出就風靡一時,吸引了一大批武俠愛好者。片中的主演黃元申、梁小龍等人更是一躍成為圈內中流砥柱,以及那首《萬裡長城永不倒》更是膾炙人口。
  • 《大俠霍元甲》一代大俠霍元甲,一位端莊聰慧巾幗妻,誰說不配
    在今年上映的生活劇、公安劇、諜戰劇中脫穎而出,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將觀眾的熱血沸騰,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大俠霍元甲》將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再度提升。《大俠霍元甲》毛林林劇照毛林林飾演的霍元甲(趙文卓飾)妻子霍王氏,一出場便以其溫柔大方
  • 《大俠霍元甲》霍元甲徒弟成亮點,霍元甲結局還活著應該有續集
    趙文卓版的《大俠霍元甲》在央視八套迎來了大結局,讓大家感到意外和開心的是,霍元甲沒有像其他版本那樣,到最後被壞人毒死。筆者認為這樣的結局是圓滿的,也是符合大多數人心理所希望的那樣,幹嘛非得要把好人給寫死啊?
  • 《大俠霍元甲》:彌補過往的缺憾,詮釋新的霍元甲
    超強IP「霍元甲」最新版國產電視劇終於和觀眾見面了,7月28日晚,趙文卓領銜主演的中華武術劇《大俠霍元甲》強勢登陸央視八套,很多觀眾對此表示期待不已,迫切想要解讀新劇情所賦予的觀感。從1944年起至2020年,圍繞「霍元甲」為主題創作的影視劇多達16部。
  • 寇家瑞《大俠霍元甲》悲壯下線 少年英雄捨生取義
    在熱播劇《大俠霍元甲》中,寇家瑞飾演的黃文發為了革命事業,捨生取義,悲壯下線了。寇家瑞塑造的有志青年黃文發堪稱完美:仁孝忠厚,為救師父散盡家財;思想進步,他是革命黨人的先鋒力量;外形能打,高顏值搭配可以掃出屏幕的大長腿,一個微笑能溫暖很多人……隨著中華武術正劇《大俠霍元甲》每晚19點30分在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熱播,愛奇藝網絡獨家同步播出,阿發收穫眾多觀眾的喜愛,而阿發慘烈的犧牲,更是引發眾多網友的不舍。
  • 趙文卓版《大俠霍元甲》:霍元甲徒弟高奇背叛師門,都怪霍元甲?
    趙文卓版的《大俠霍元甲》,雖然收視率很高,但是口碑並不好。網友集體吐槽,這個版本的霍元甲缺點太多,大男子主義、婦人之仁、愛衝動使性子、沒腦子、太聖母。的確,趙文卓版的霍元甲,缺點實在是太多,但這也是個成長的過程,最後的霍元甲,隱然已成一代宗師,氣度不凡。
  • 《大俠霍元甲》評價,好在題材和演員,但霍元甲陳真形象被減分?
    《大俠霍元甲》8套已經首播完畢,愛奇藝仍在持續更新劇情,目前總體來說口碑尚說得過去,雖然強大的演員陣容也是吸睛的重要原因,但是有些角色的劇情時間還是太短了,黑子、楊志剛、高雄、隋名暘、梁小龍頂多算是客串,釋小龍雖也算是主演,但直到劇情過半才出現,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莽撞無腦的狀態中度過
  • 艾熱獻唱電視劇《大俠霍元甲》插曲《精武》
    日前,歌手艾熱獻唱了電視劇《大俠霍元甲》的推廣主題曲《精武》,該首歌曲由艾熱包攬詞曲創作並演唱,這也是艾熱首次擔綱製作人完成的作品。電視劇《大俠霍元甲》由柏杉、劉方執導,郭靖宇監製編劇,趙文卓、毛林林、釋小龍領銜主演,講述了清朝末年,一代武術宗師霍元甲面對內憂外患的國家危難,以中華武術精神抵禦外國勢力,捍衛民族尊嚴的傳奇故事。
  • 《大俠霍元甲》:為何都說這部劇是霍元甲被黑得最慘的一部劇?
    故而從理論上講《大俠霍元甲》本來就應該是一部有看頭、有口碑、能引發大家共鳴的經典巨作,然而現實就是如此的扯淡,大家的共鳴確實是有了,但引起大家共鳴的不是別的而是這部作品扯淡的人物設定:【1】霍元甲是歷史名人不是虛擬人物,《大俠霍元甲》有扭曲歷史的嫌疑‖我們都知道陳真雖然在影視界很出名但他卻是一個被杜撰出來的人物,而霍元甲雖然被稱作是虛擬人物陳真的師傅但他卻是實打實真正存在過的歷史人物
  • 《大俠霍元甲》十大高手排行:陳真第九,霍元甲第三
    說到趙文卓版的《大俠霍元甲》,是近年來少有的燃片。看的人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時至今日,電視劇雖然已經播完,但內心仍舊不能平復。能再次看到趙文卓、釋小龍、梁小龍等功夫明星,再次在熒幕上顯露手腳,當真是難得。
  • 《大俠霍元甲》:7月28日央視8套播出,趙文卓第三次飾演霍元甲
    《霍元甲》【《大俠霍元甲》:趙文卓第三次飾演霍元甲,大俠氣質早已深入人心】 趙文卓主演的武俠正劇《大俠》,宣布定檔7月28日,在中央電視臺8套電視劇頻道播出。這已經是趙文卓第三次飾演霍元甲,但與之前的霍元甲大不相同。
  • 《大俠霍元甲》:霍元甲的幾個徒弟,為何比反派還令人討厭?
    趙文卓版《大俠霍元甲》已經播完,意猶未盡。很期待續集《陳真》,想必趙文卓在續集裡會繼續出演霍元甲,以霍元甲之死,引出陳真傳奇的一生。在《大俠霍元甲》中,喜歡的人物很多,像霍元甲的妻子王氏、大刀王五、天津知府劉大人、上海的榮先生等人,唯獨對霍元甲的幾個徒弟比較反感,甚至比反派還令人討厭,這是為何呢?看過大結局的都知道,霍元甲沒有死,並沒有被毒死。這是導演刻意安排的,是為續集《陳真》做鋪墊的,留下懸念,也是為了吸引觀眾能夠繼續關注《陳真》。
  • 39年後《大俠霍元甲》演員今昔照,如今黃元申面容平和,米雪魏秋樺...
    原創 DJ雅清 老電影的那些事儘管後來我們看到過無數個不同版本的《霍元甲》,包括李連杰、鄭伊健、趙文卓等都出演過霍元甲這個人物。但對於從80年代走過來的觀眾來說,香港81版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卻給我們的印象更為深刻。
  • 83版《大俠霍元甲》主演的現狀,梁小龍到處走穴,黃元申米雪隱退
    提起近現代愛國主義題材電視劇,最有名的應該非《大俠霍元甲》莫屬了;1983年引進這部電視劇在內地播出之後,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潮。《大俠霍元甲》的成功,捧紅了一大批人,比如男主角黃元申(飾演霍元甲)、女主角米雪(飾演趙倩楠)、以及陳真的扮演者梁小龍等等。
  • 趙文卓大俠霍元甲第二部什麼時候播出?
    由趙文卓和釋小龍主演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在8月份播出,這一播出,掀起了一片狂潮,趙文卓已經是第二次飾演霍元甲了,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飾演過霍元甲,這次年僅49歲的趙文卓又一次操刀上陣,把霍元甲演繹的淋漓盡致,獲得了一致的觀眾好評。
  • 王之一《大俠霍元甲》驚豔登場 欽慕英雄克己前行
    由郭靖宇擔任總編劇,柏杉擔任總導演,趙文卓領銜主演,王之一主演的中華武術正劇《大俠霍元甲》,每晚19點30分正在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熱播中,愛奇藝網絡獨家同步播出。王之一飾演的沙燕,女扮男裝颯爽登場,在與霍元甲的比試中,被霍元甲的人品和武功徵服,為其傾心。
  • 此劇一終,世上再無「霍元甲」
    葉振棠 - 大俠霍元甲霍元甲的曾孫曾經在節目採訪中說到霍家最早是「秘宗拳」門派,這只是一個門派,而不是拳法。霍元甲後來旁參各派,取其精華,創立了一套叫「迷蹤藝」的拳法,但和迷蹤拳是兩個概念。熒幕後的故事除了迷蹤拳並不存在外,霍元甲與趙倩男的愛情故事在現實中也並不存在。現實中,霍元甲自始至終只有一個妻子。
  • 趙文卓《大俠霍元甲》熱播,評分居然比經典版本還要高
    趙文卓版本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7月28日在央視電視劇頻道首播。雖然是新版,但是大家對這部劇還是十分的了解,講述的是清朝末年「津門大俠」霍元甲,面對內憂外患和各路英雄的挑戰,最後戰勝俄國大力士。兩人將上演怎樣的師徒故事,是《大俠霍元甲》的一大看點。經過郭靖宇改版趙文卓主演的《大俠霍元甲》和黃元申版本的《大俠霍元甲》有什麼不同之處呢?首先是打戲,黃元申版本的雖然是經典之作,但是黃元申本人並沒有武術功底,所以武打動作當年肯定比不上趙文卓。畢竟趙文卓從小練武精通查拳、通臂、太極、八卦、少林、蔡李佛等等,更是全國武術冠軍。
  • 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大俠霍元甲》到底是不是一部優秀電視劇
    目前相信很多人都看了這部劇,對這部劇的評價也是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大俠霍元甲》到底是一部優秀的功夫大劇還是一部扯著「功夫片」的名頭,東拼西湊的爛片,我們就來理性分析一下。《霍元甲》的IP在中國功夫片的領域我認為是僅次於《黃飛鴻》的,出演過「霍元甲」和「陳真」的知名演員大家都能數出來不少。
  • 清末民初三俠:津門大俠霍元甲、關東大俠杜心五、長江大俠呂紫劍
    俠客的巔峰,就是大俠,何謂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今天西蒙君就和大家聊一下清末民初時期的三位大俠:津門大俠霍元甲、關東大俠杜心五、長江大俠呂紫劍,一一走進他們的傳奇人生。津門大俠霍元甲霍元甲的名聲比其他兩位都要高,主要是他被搬上銀屏的次數最多。目前趙文卓版的《大俠霍元甲》也在上映,估計又會引發一遍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