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冠名為「連長」的布魯爾在一次採訪中說:「自己雖然現在已經是自由球員,但仍然希望能重返NBA,希望自己還能有能力幫助現在的年輕球員。」說起自己拿下51分的那晚,他說是隊友幫助了自己,否則不會有職業生涯51分的壯舉。所以問題就來了,當談到職業生涯中最有智慧的球員時,布魯爾提到了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叫基德。
值得注意的是,布魯爾和基德共事一個賽季,準確地說,只有13場比賽。為什麼他總是說基德是最聰明的?
而且,當基德與布魯爾搭檔時,他已經37歲了,而這位37歲的老將,究竟有什麼魅力能使布魯爾如此欽佩他?年少時的基德也是個奔跑少年,非常擅長組織快攻,而身為重量級後衛,基德善於依靠自身的身體素質擠開防守人以獲取進攻空間,加上他視野開闊,很早就被選為全明星球員,巔峰賽季場均18.7分9助攻的數據不逞多讓,還帶領籃網殺入總決賽。
甚至在他還在比賽的時候,外界也曾這樣描述他:「NBA歷史上最偉大的控衛!」此外,基德在進攻和防守方面都非常出色,他9次入選本年度最佳防守陣容,6次入選最佳陣容。這讓我們很難知道控衛能否獲得最佳防守陣容,威少之前砍下三雙數據最多的控衛球員是基德,他擁有1米93的控衛標準身高和85公斤的體重,如今他在NBA搶斷榜上排名第二。因此說,年輕時的基德實力獨樹一幟,只有投射不穩定,特別是三分。
那些偉大的球員之所以被稱為偉大,是因為即使他們受到了年齡和身體條件的影響,他們還會通過其他方式影響比賽,所以布魯爾才說自己很聰明!
當獨行俠在2010-11賽季一路披荊斬棘奪冠時,37歲的基德,作為一名主力控衛,他的體力已經無法跟上全場的節奏,跳躍也不夠快。在一支全明星陣容的熱火隊面前,基德應該怎麼打?大家都知道,年輕的基德被稱為「拒絕投籃者」,但到了獨行俠,他就呆呆地練習了三分球投射技術,至少作為一個空位投手,他絕對不會浪費機會,連續兩個賽季三分線以外的命中率超過40%,讓大家刮目相看。
此外,基德還揚長避短,在防守端甚至能頂住詹姆斯,韋德也不甘示弱。他的動作變慢了,他會縮到內線,更多地保護籃板,因此他在防守端的劣勢被他自己掩蓋,進攻端是拉扯空間組織進攻,所以說即使37歲的他仍然是球隊奪冠的頭號功臣,可以說是居功至偉。所以即使37歲的他也能做到,足見他的球商和實力,一個聰明的控球人能幫助球隊多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期待保羅的表演)
防禦
關於這點,不多說了,史上防守最好的幾個控衛之一,193的身板,不但能防後衛,必要時還能換防小前鋒。在11個賽季中,後場板不少於5次,搶斷10次不少於2次。鼎盛時期的基德並不擅長打擋拆,自主進攻能力也不足,所以他不能按照這個時代的流行套路。想要把他作為球隊的核心恐怕會很困難(這是傳統控衛的通病,而不是基德的問題)。
此外,虎撲深藍區之前有網友總結了基德的組織特點,老妖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在進攻時,他會像一般控衛一樣先跑出戰術,但是在跑出一個戰術後,他會給當家球星留出足夠的時間,如果戰術不成,他就會被頭號攻擊手打出最後一單。
因此,基德的這些技術手段,自然是為了輔助而產生的。假如讓基德做大當家,按照當年籃網建隊的模式,找出運動力強的鋒線組快攻大隊,下限肯定不會差,進兩輪就可以了。但是更難說的是,肯定不能奪冠啊。要想贏得冠軍,就得按當年獨行俠的路數來算,基德作為二當家(當年獨行俠的路數並不多,但這並不影響我們要討論的問題),與一個進攻能力強的鋒線巨星相配,讓他成為進攻端的威脅,吸引包夾,製造空當。當有機會時,基德負責及時將球傳給對方,並在最後時刻將球交給大當家讓他單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