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一,《少林寺》於1982年1月21日在中國香港公映。它是中國影史上的一個神話,以0.1-0.3元/張的票價,取得1.4億的票房,觀影人次達5億。
(《少林寺》李連杰劇照。)
1982年上海豬肉八角一分錢一斤,大米八分錢一斤。
(八十年代初期的上海裡弄。)
(80年嵩山少林寺附近的村民。)
二,《少林寺》製片方起初邀請的導演是香港導演陳文執導,但當時拍攝季節是冬天,場景灰暗,陳文又啟用了大量來自自河南京劇團的演員進行拍攝,效果不佳。
於是,請出張鑫炎來救場。此時已經花了經費40萬港元,張鑫炎進組之後,將此前的拍攝全部推翻,重起爐灶。
1,將原劇本正劇風格改成輕喜劇。
(《少林寺》劇照。)
2,原來的主演是長城公司的吳剛及京劇演員,張鑫炎換成內地真正的武術精英出演,並在國家體協的協助下,從七個省選出了全部演員。
(香港演員吳剛,後退出娛樂界,任職酒樓董事。)
3,因冬天的場景所呈現出的視覺效果太蕭瑟,張鑫炎推遲到春天再開始拍攝。
三,1980年張鑫炎發布英雄令,召集武林英雄拍攝《少林寺》
1972年,張鑫炎在拍攝紀錄片《萬紫千紅》時,對自幼習武的李連杰映象深刻。1980年,17歲的李連杰得到張鑫炎的邀請,進入《少林寺》劇組。李連杰在北京武術隊時曾蟬聯五屆全國冠軍
女主角白無瑕的扮演者丁嵐,是河南豫劇刀馬旦新秀,當時她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被前去挑選演員的張鑫炎看中。
(于承惠飾演的王仁則。)
(禿鷹計春華。)
師傅是螳螂拳王於海、禿鷹計春華當時已從浙江省武術隊退役、扮演王仁則的于承惠在十九歲時獲得青島武術全能冠軍,後在山東某機械廠擔任起重工,憑藉一套棍術被《少林寺》劇組看中。
(於海)
1980年8月,武林界「十八精英」相繼到達鄭州市「中州賓館」集合待命。各路人馬聚齊後,立即開拔到中牟縣某部營房進行集訓。
(1980年的鄭州火車站。)
(喇叭褲當時最時尚的打扮。)
當時他們拍攝《少林寺》時,每天補貼費僅1元,每月付給本單位的酬金僅800元港幣,換算成人民幣200元。
李連杰也同大家一樣,並沒有特殊照顧之處,到影片拍完時,他僅只分了630元港幣的「紅包」。
(李連杰戴的什麼表?)
四,在拍攝《少林寺》時,嵩山少林寺一片荒涼。
據孫劍魁回憶,第一次來到少林寺時,山上的荒草有一米之高,而且根本就沒有路。寺裡只有幾個老掉牙的和尚,泥菩薩的身體已經坍塌了一半。
(李連杰和丁嵐在看動物,但他們又是村民們的風景。)
(八十年代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走紅後,八十年代遊人增多,商業氣氛漸濃。)
《少林寺》電影在銀幕上不過兩個來小時,可拍攝卻花了兩年時間,輾轉8個地方,才完成拍攝任務。
先是中牟縣集訓練兵,接著到鞏縣拍蘆葦蕩生死激戰;三進三出嵩山少林寺;二到黃河開封龍廷;兩齣洛陽龍門石窟;南下杭州靈隱寺拍大雄寶殿;黃龍洞竹林吃狗肉;嶽飛祠練少林棍;柳浪聞鶯眾和尚練十八般武藝。
(黃河開封龍廷)
五,《少林寺》的武打極其精彩:李連杰的一招一式剛柔相濟,於海的螳螂拳出神入化,胡堅強的地趟拳騰落舒展,于承惠的醉劍遊龍似鳳。
(胡堅強。)
《少林寺》轟動世界,掀起了世界武術熱,成了功夫片難以逾越的經典,
《少林寺》捧紅了李連杰,為李連杰成為「功夫皇帝」奠定了基礎。
最後問一個問題:出演《少林寺》的十八武林高手,包括女主角丁嵐,為何只有李連杰一個人走向國際影壇,最後成為影壇的功夫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