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王朝,唐朝是繁榮鼎盛的最強時期。歷史上的唐王朝,有著強大的外交,飛速發展的經濟,安定富裕的生活,就連文學藝術的發展也是空前絕後,到達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然而正是這樣一個繁榮一時的盛大王朝,最終因為一場叛亂改變了原來的一切。
公元755年,「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導致大唐帝國一蹶不振,致使無數百姓生離死別的「安史之亂」爆發,生活在這個時期的著名詩人們也不幸被捲入其中。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人生,一起看看那個動亂不安的年代裡那些著名詩人們不同的命運。
第一位便是我們稱之為詩聖的杜甫了,在眾多慘遭迫害的文人作家裡,杜甫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他沒有經歷太大的波折,當然這也與他的身份地位相對等的。
在杜甫的一生仕途之中,他並沒有擔任過比較高的職位,因而平時的日子過得也是比較清貧,然而杜甫人窮志不窮,在安史之亂爆發以後,他毅然投身太子李亨所在地靈武,希望能有所作為,報效朝廷。
但是在投奔途中,杜甫卻遇到了叛軍,被叛軍抓獲。但或許是因為杜甫人微言輕,在被俘時也不受到叛軍的重視,所以很輕易地逃了出來,還受到了唐肅宗的褒獎,得到個「左拾遺」的官職。在位居此職時,他由於替房綰求情觸怒了唐肅宗,被貶入獄,後來在他人求情下被釋放出來,最後一生未能受用,於是在貧苦交加中度過了餘生。
可能有人看了杜甫的生平,會覺得這很慘,但事實上,杜甫應該是比較幸運的一位詩人了,王維李白都比他慘多了。
王維與杜甫一樣,在安史之亂中皆為叛軍所俘獲,然而他沒能輕易地得以逃離。當時的他身居給事中之位,算是一個比較高的官職,再加上他自身本就頗有名氣,受到了安祿山的格外關注。他欣賞王維的才華,於是將其留在自己的朝廷內為己所用,對此王維肯定是不願意甚至是反感的,但為了謀求生存,他只能聽命於此,於是在叛軍陣營裡過起了艱難苦恨的日子。
在這段時間裡面,王維往往過得痛苦不堪,只能將自己現狀的無奈與對唐王朝的忠貞寄托在了一首首無言的詩詞創作之中,也正是因為如此,安史之亂平定以後,王維才沒有受到很大的牽連,只是降了官職,被革去了名號。
而李白呢,相較於杜甫的潦倒、王維的被困,李白的境遇則顯得格外的悽涼。年少時的李白因詩歌的文採曾享受過無盡的尊榮,被唐玄宗親自接待,供奉為翰林學子,時刻伴其左右,叫無數的天下英才深深羨慕佩服。
後來,在安史之亂下,唐玄宗逃亡,太子李亨自立為王,而永王李璘不甘於此,想要擁兵自立,獨霸江南,兩人的矛盾逐漸加深。此時的李白本是閒散逍遙之人,卻偏偏受到了李璘的邀請,他的一番雄心壯志被瞬間激起,於是加入了李璘的陣營。然而,李璘的軍隊很快被李亨,也就是當時的唐肅宗所剿滅,李璘被殺,李白被捕入獄,被關在潯陽。
在獄中,李白被判了死罪。這讓他幾近絕望,就在臨近死期時意外被郭子儀所知,念在過去的情分上在皇上面前苦苦相求,才勉強免除了李白的死罪,改了個流放的罪名。
所以說,在年代動亂的時候,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不能倖免,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