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造不出的高原防寒裝備,中國能大批配發,性能好價格低得驚人

2020-12-19 騰訊網

《印度論壇報》(Tribuneindia.com)網站10月20日發表文章,分析印度陸軍為何不穿國產的高海拔防寒服裝和裝備:因為沒有產業鏈,造不出來。

文章稱,在今年八月份,當印度陸軍意識到部署在中印邊境的數萬名印度士兵有可能必須在高海拔、高寒地區越冬的時候,就開始了瘋狂採購特殊服裝和登山裝備(SCME)。印度國防部和陸軍的官員散布到歐洲,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在「緊急採購」流程下花費巨資採購這些服裝和裝備。

文章無奈地承認,儘管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和鞋類生產國之一,但它在製造羽絨服,保暖褲,手套,襪子,手套,帽子甚至是三層雪地靴等服裝方面完全失敗,毫無建樹。印度陸軍需要的極地帳篷、睡袋、背包和相關的基本登山生存裝備也全部依賴進口。印度陸軍在印度國內最大的裝備供應商軍械廠組織(OFB)能夠生產一些適應極寒氣候的服裝和設備,例如夾克,褲子和靴子,但這些產品不僅不合身且性能不達標,無法抵禦中印邊境高原地區的低溫。

印度陸軍展示採購來的歐美防寒服裝和裝備

印度陸軍曾經在9月份向外界展示過採購來的歐美名牌防寒服裝和裝備,有眼尖的網友指出其中有瑞士戶外裝備名牌「Black Diamond」(黑鑽)的服裝和裝備。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到電商網站上搜一下這個牌子的服裝都多少錢:基本上全套配下來要上萬元人民幣。

很顯然,印度在邊境地區的數萬名士兵不可能人人都有這樣的裝備。而《印度論壇報》的文章還指出,印度陸軍花高價採購回來的歐美防寒服裝和裝備,很多都是二手貨。印度審計機構CAG就曾經譴責印度陸軍以高價購買了31,779個「不合標準」的睡袋,此外還購買了不符合規定規格的「劣質」背包。

我軍為邊防士兵裝備的新型羽絨服內膽

我軍為邊防士兵裝備的新型羽絨服內膽

與印度陸軍面對國內產業鏈的缺失而捉襟見肘不同,中國陸軍為高海拔和高寒地區的士兵裝備了最新研製的保暖服裝和裝備。據中央電視臺和《解放軍報》報導,由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牽頭,西部戰區組織,聯勤保障部隊參與,聯合國家登山隊登頂珠峰、極地研究中心南北極科考的服裝供應商,為高原邊防部隊緊急研發、生產了一批新型防寒被裝。這批物資專門為部隊官兵量身定製,技術含量高、保暖效果好、整體材質輕,將於近期陸續配送到一線官兵手中,為極寒條件下完成各項訓練執勤任務提供堅強保障。新聞中提到的供應商包括多個知名民用防寒服裝和戶外裝備廠家。

我軍為邊防士兵裝備的新型防寒靴

眾所周知,我國長期是服裝生產大國,也是戶外裝備的生產大國,在長期為歐美品牌代工生產的過程中,中國廠家也逐漸積累起了自己的技術和品牌實力,國產品牌已經逐漸佔領了中低端市場,並向著高端市場進攻。這次我軍為邊防官兵配發的服裝和裝備就頗具技術含量。以新型防寒靴為例,它採用耐低溫發泡中底、專業高海拔登山橡膠大底等新材料,總重較07式防寒靴大幅減輕,在鞋頭、後跟與雙側腳弓位置加入防磨、防踢片,保護腳趾、腳跟、腳踝,提高使用壽命。

新型防寒靴由探路者公司生產

據試穿過這個系列產品的網友反映,這次配發的防寒靴也採用了國產防水透氣材料(類似美國Gore-Tex)面料,實際上07式防寒靴也已經使用了這種面料。得益於我國世界工廠的地位,07款防寒靴最終做到了200元以內價格配發全軍,而這款最新的防寒靴大量裝備的價格僅在三百元左右。

我軍為邊防士兵裝備的新型防寒睡袋(含帳篷)

我國廠家不但在這些服裝,鞋襪,戶外裝備的生產規模上佔據世界領先定位,而且還形成了面料,填充物,材料和零配件等等完整的產業鏈。就拿戶外裝備迷們所熟悉的防水透氣面料來說,美國Gore-Tex面料幾乎是所有頂級戶外裝備的標配,但國產防水透氣面料近些年來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防水透氣面料與傳統的防水但不透氣的面料不同,它既能防止雨雪滲透到面料內側,又能讓人體出汗蒸發出來的水蒸氣透過面料釋放到外界。而傳統的不透氣防水面料會讓人體出的汗凝聚在衣服裡面,令服裝的保溫性能大幅度降低。防水透氣面料實現既防水又透氣的秘密在於,水蒸氣分子的直徑為0.0004微米,而雨水中直徑最小的輕霧的直徑為20微米,這些面料富含數微米大小的小孔或者縫隙,即能讓水蒸氣分子通過,又能阻止最小的水滴。

這類面料做得比較好的國外廠家有美國Gore-Tex,杜邦,3M,日本的東麗等公司。我國能提供這類面料的企業逐漸增多。

在國內先進材料和大規模生產能力的加持下,我國軍用高原防寒服裝和裝備能夠以比印度軍隊便宜得多的價格迅速大批量生產。這個優勢是印度短期內絕對趕不上的。印度在邊境地區與中國對峙,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作者:微胖 版權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大批中國武器即將交付巴鐵,擊毀印度坦克毫無壓力,印媒大驚失色
    據《今日印度》8月17日報導,印度多個所謂的「情報機構」起草了一份報告,報告顯示巴基斯坦今日從中國進口了大批武器裝備。此外,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報導,中國又向巴基斯坦出口了48架「翼龍2」無人機。
  • 全新高原防寒靴列裝一線,將會讓解放軍飛踹入侵者更快更狠更給力
    近年來,隨著印度不斷在邊境上不自量力地鬧事,解放軍邊境部隊也開始進入戒備狀態,根據氣象學家研究,2020年也是一個六十年一遇的冷冬,即使在內地人們也迅速趕到這種寒意,而身處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世界屋脊高原,氣溫之低更不難想像,根據海拔升高後溫度變化曲線來計算,即使正常年份時邊陲高原的氣溫也會在零下四十度左右。
  • 美軍清空庫存援印,出售大批防寒物資,印軍後勤危機緩解立馬變臉
    在呼籲和鼓動動員的基礎上,印軍也沒有閒著,期開始到世界各地緊急採購各種物資,並且給出了誘人的高價。比如印軍採購的美軍棉衣造價高達1800美元一件,棉鞋高達300美元一雙。就算價格十分的誘人,但是美歐等西方國家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向印軍提供大量的供貨。
  • 高原邊防官兵換新型防寒被裝 官兵們暖心又暖身
    高原邊防官兵換新型防寒被裝專為高原高寒地區官兵定製的最新型防寒被裝,正在配發邊防一線!連隊上士薛文剛在某邊防連守防12年,高原惡劣的自然環境讓他患上了風溼性關節炎。為了不影響巡邏任務,每次巡邏前,他都用保鮮膜裹住雙腿抵禦嚴寒。「保鮮膜不透氣,出了汗容易受涼,長途巡邏常會感到雙腿無力。」連長俞湘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據俞湘劍了解,在他們連隊許多老兵都患有風溼、腿疼等慢性疾病,嚴重時疼得連走路都艱難。
  • 印度傳出大戰信號,加急配發大批防彈衣,能抵禦95步槍遠距離射擊
    據環球網9月13日報導,印度國內一家「國家經營」的生產合成金屬的公司,已經開始籌建一個專門的裝甲工廠,用於生產軍用防彈背心和防彈汽車等裝備。印度媒體宣稱,這些裝備符合國際標準,士兵穿上後,甚至可以抵擋AK-47的攻擊。
  • 大批棉服送抵前線,士兵槍枝煥然一新,印度:沒什麼好害怕的了
    連日來,印度北部山地普降大雪,印度在西北部邊境山地駐紮的9萬多軍隊處於饑寒交迫之中,因為印度軍隊自己的國營工廠造不出一件像樣的禦寒裝備,無奈之下印度國防政府特地去找自己的美國老大哥尋求幫助,希望美國五角大樓方面幫忙解決一下印度邊境地區禦寒裝備以及武器短缺的問題。
  • 新型防寒被裝陸續配發高原邊防部隊
    圖③:新型防寒靴。圖④:新型單兵睡袋。作者提供本報訊 記者孫興維、通訊員胡建安報導:近日,由軍委後勤保障部牽頭、西部戰區組織,聯勤保障部隊參與,軍地聯合為高原邊防部隊緊急研發並生產了一批新型防寒被裝。這批物資專門為高原邊防官兵量身定製,技術含量高、保暖效果好、整體材質輕,近期陸續配送到一線官兵手中。
  • 大批機械外骨骼運抵西部高原,邊境印軍心態崩潰:這下更打不過了
    ,首批使用外骨骼裝備的部隊將會是西部高原某部。為了應對高原地區的嚴寒環境,整個外骨骼沒有採用任何塑料材料,而是採用的新型複合材料,不僅重量很輕,而且強度非常大,即使遭到碰撞也不容易損害。記者穿戴這種外骨骼進行了體驗,在負重25公斤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非常輕鬆的奔跑甚至攀爬,而且感覺遊刃有餘。
  • 俄支援裝備到貨,結果大量步兵戰車拋錨,印度:完全不適合高原
    不過,在前線發生的一些事情,卻讓印度高興不起來了。在邊境局勢緊張的情況下,印度高原不斷傳來戰車拋錨的消息,而這些戰車就是之前俄羅斯交付的BMP2步兵戰車。印度將大量的BMP2裝甲車派往了高原地區,結果卻發生了如此尷尬的事情,這讓印度面子掛不住了。而在看到這批俄羅斯交付的新裝備後,印度開始犯了愁,不知道印度有沒有想要退貨的衝動。
  • 印度大批關鍵物資再次運抵,打開一看:壞了?用不用成了問題
    印軍而印度如今的實力顯然撐不起印度的野心,在大批部隊增兵邊境之後,印度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如邊境基礎設施不紮實(俗稱豆腐渣),交通運輸落後,直接造成了後勤補給困難。讓人想不到的,印度軍方還為其邊境部署的士兵緊急採購配發了約20萬套防彈衣。
  • 美國向印度伸出援手,大批防寒物資運抵前線,印軍態度更加強硬
    美國軍方加急送來了大批極地防寒裝備,對其在克什米爾東線邊境的軍事行動撐腰。要知道,在此之前,印度正在滿世界的求購適合高海拔地區,冬季使用的軍用防寒裝備。但令印軍失望的是,在經過數月的努力之後,其僅僅購買到約15000套,這簡直就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滿足邊境印軍的需要。所以那段時間印度對外的態度也逐漸沒有那麼強硬,可就在其得到美國方面的實質性援助之後。
  • 眼饞中國15式上高原,印度也要買新輕坦,卻面臨一重大難題
    近日有消息透露出,印度將購買新型輕式坦克,來彌補自己陸軍作戰的不足之處,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又來了。根據相關消息,印度軍方已經著手打造適合自己的高原作戰坦克。由於印度特殊的地理位置,印度北部大多都是山區高原,而印度和周邊各國的摩擦都發生在北部地區,所在邊境大都是高原地帶,因此,印度才會急於補充適合自己軍隊作戰的坦克。
  • 中國邊防部隊換新防寒軍裝,很輕很保暖,方便作戰,過于帥氣!
    對於在高原地區執行任務的邊防戰士來說,最大的敵人就是嚴寒和缺氧,而邊防巡邏被裝是戰士們抵禦嚴寒的主要裝備。近日,解放軍開始換裝新一代邊防巡邏被裝,引發了廣泛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2日報導稱,解放軍幾天前收到了新款防寒軍裝,大量使用了新技術和新設計理念,在提高保暖效果的同時減輕了總重量,更方便戰士運動,更舒適,而且很帥氣。中國此次列裝的邊防巡邏被裝共有15個品種,包括防寒頭套、保暖作訓服、輕便防寒保暖作訓大衣、作訓內衣、圓邊作訓帽、保暖絨衣褲、羽絨保暖棉衣褲、保暖棉背心、防寒外手套、防寒毛巾襪等。
  • 印度再向美國買5架阿帕奇,因高原性能受限,能否打得過武直-10?
    據印度《經濟時報》前幾日報導:印度從美國訂購的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以及CH-47F"支奴幹"運輸直升機現已完成全部交付。波音公司方面也宣布到,向印度空軍交付最後的5架阿帕奇,早些時候的5架CH-47F"支奴幹也完成交付,數量上總共為15架。
  • 高原「換新」武器裝備,印度真是怕什麼來什麼,但這只是開始
    眾所周知,殲-16是我國近年服役以來一款多用途殲擊機,其優秀的性能總是能吸引人們的目光,而最近我國又有一大動作與之有關,引起人們熱議,那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呢?據環球網援引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網站報導稱,解放軍西部戰區一些空軍部隊正將此前部署的殲-7戰鬥機替換為殲-16戰鬥機。
  • 大批殲16飛上高原,蘇30或被全面壓制,印空軍如芒在背:怕啥來啥
    目前大批的印軍還在中印邊境與中方進行對峙,這段時間以來,印軍的日子雖然不太好過,但是對他們而言,這離才是最沒面子的事情。我國在邊境部署的戰機不是很多,但是看印度目前的狀態是不打算今年離開我們的邊境線了。所以大批殲16飛上高原,而印度方面的蘇30或被全面壓制,印空軍如芒在背:怕啥來啥。
  • 比俄制主戰坦克都貴,印度考慮買美國造崔克上高原運兵是怎麼想的?
    「悍馬」和解放軍的「猛士」一樣,主要執行人員交通任務,多數情況下是不用來作戰的。「悍馬」上的機槍或者榴彈發射器,只是在遭遇零星襲擊時簡單自衛之用。如果要從這三種車輛裡選一種來作為高原山地的代步車輛,只能說明印度陸軍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打什麼仗。 當然,我們也不能把印軍裝備論證部門的水平想得太低。
  • 20式被裝、19式軍品,配發了!
    對於邊關的戰友們,我們時時刻刻希望他們能夠平安,卻也同樣在意,他們的冬天,能不能過得更加溫暖一點。 關於「穿」,近日有最新消息—— 我軍為高原邊防官兵量身定製一批防寒被裝!
  • 高原山地作戰,最管用的武器是火炮!印度炮兵打得遠但打不準
    高原山地作戰,最重要的武器是火炮。這是因為在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原山地,由於空氣含氧量不足,會導致各種機械設備,比如坦克、裝甲車甚至是直升機等武器裝備的發動機功率不足、性能下降的問題。而只有火炮由於自帶發射藥,不需要吸入空氣中的氧氣就可以使用,所以在高原山地,大炮反而是最好用也最可靠的武器。印度的BM-30火箭炮,底盤是普通載重卡車不過這火炮又分為兩個類別,榴彈炮、加農炮等等都屬於叫"身管火炮"。
  • 印度在邊境鬧出大笑話,大批T90坦克意外損毀,對手比巴鐵還危險
    圖為印度陸軍T90主戰坦克近期,印度在邊境鬧出大笑話,由於高原河谷地區發生洪水,造成大批T90坦克意外損毀,以至於許多人都說洪水這個對手比巴鐵還危險,在此之前,為了繼續在邊境挑釁,印度這次也是下了血本,將各種精銳裝備調往一線,然而T90坦克卻直接報廢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這一損失可以說是令印軍肉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