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愛諾蘭的電影,他的作品不需多費口舌大多是「諾蘭出品必屬精品」,但是我還有自己的私藏,可能也是很多人童年時的私藏,保護並教會我悄悄長大,那就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但是於我來說,小時候看的哈利波特和現在看的哈利波特感受完全是不一樣的,我不敢說和哈利波特這系列電影建立的連結最深,但是幾乎每次看下來,都深覺震撼和感動……
小時候更多的是新鮮和新奇,竟然可以有一個獨立於現實世界之外的魔法世界,有如此這般強大的魔力和想像力,揮一揮魔杖,周圍的人物事物隨機變化,這是屬於wizards和witches的世界,和muggles的世界一併區分開來,甚至兩者在同一個空間都讓人覺得違和感十足。
長大後回看更多的是解惑和感動,直到今天,我才意識到,一直以來有關於斯內普教授到底是好人壞人的疑惑慢慢疏解,人是複雜的動物,有著複雜的性格和情感,就像小天狼星對哈利說的,世界上好人壞人沒有明確的界限,人心都有光明和陰暗的一面,重要的是我們選擇做什麼樣的人。
這系列電影其實到現在也還在教我悄悄成長,從魔法石到死亡聖器,我看到最多的是三人組一步步的走向成熟,從友情到愛情,到親情,到與霍格沃茨任何一個同窗與教授之間的連結,他們經歷親人離去的不幸,經歷手足好友的背叛,經歷痛苦,經歷面臨選擇的糾結,這個過程太多的人因為對抗黑暗而死去,他們心之所向為光明和希望,留下更多的人為正義和忠誠而戰,忠於維護魔法世界的秩序和光明,忠於自己的選擇和內心。他們信任擁護彼此,也愛彼此,最終在霍格沃茨殘垣斷壁廢墟上的戰役後,被黑暗籠罩已久的天空出現了久違的光亮。
前兩部還沒有那麼黑暗,直到小天狼星出現,bellatrix從阿茲卡班越獄,發出在大海洶湧暗流中央那最為邪惡的笑聲,不得不承認,從這裡開始,黑暗的侵襲猶如攝魂怪那般寒冷和陰暗,就像本身這種生物存在的設定,吸走所有的快樂,剩下空蕪和痛苦的回憶。
一路上為了戰勝黑暗邪惡,死去了太多太多人,小天狼星,盧平教授,塞德裡克,瘋眼穆迪…父母雙亡,親人摯友的離去,甚至很多不知名路人的死亡,像是一個人急速成長的最佳方法,哈利本人就是那個chosen one,大家無條件信任支持他,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相信只有他才能戰勝黑暗,鄧布利多之死打破了橫在他和伏地魔最後的屏障,多比之死使哈利走出之前復仇衝動下的悲傷和憤怒,慢慢的,巨大悲痛轉化為沉著堅定,冷靜,走向成熟,促成了後來的慷慨赴死,乃至最終戰勝伏地魔,這和三人組的連結是分不開的,和霍格沃茨中每個人的犧牲與戰鬥是分不開的。
到最後每個人物的立場都十足鮮明,人物之間的聯繫使正派的每個人看起來幾乎都象徵著英勇無畏,反派的每個人看起來幾乎都陰險可惡,可即使是這樣,如果最後沒有斯內普臨死前告訴哈利他對哈利母親深沉的愛和一直以來對哈利的保護,如果沒有納西莎向伏地魔謊稱哈利死亡,結局或許會重寫,她只想確保丈夫尤其兒子馬爾福的生命安危,和哈利的母親保護哈利的行徑如出一轍,因為這偉大的愛情和親情,也因為選擇——壞人有時候並不是真的那麼壞,這一切就像鄧布利多對哈利說的那句話,「有時候不是我們的能力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是我們的選擇。」
哈利波特系列共拍攝了10年之久,到現在已經20年過去了,真的感嘆時間過得簡直不能更快,甚至是一晃而過,我和故事人物都已經長大了,我也同他們一樣經歷了生活學習情感的各種事情,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的下一代還在繼續著魔法世界的傳奇,而我至今仍未等到貓頭鷹送來的一封霍格沃茨錄取通知(sad),可能是碰到了類似羅恩的貓頭鷹給迷路了吧……
神奇並永存於童年世界裡的魔法世界,希望我們能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