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三思而後行」具體是指哪三思?其實它是作為貶義詞出現的

2020-12-12 古言文化

我們常說做事情一定要反覆思考,慎重的做出每一個決定,在權衡好一切利弊之後再去行動。這就叫做「三思而後行」。這句話我們都十分熟悉,但其中真正的涵義卻鮮有人知。這裡的「三思」具體又是指什麼?

三思而後行

在漢語詞典中,對於這句話的解釋是:凡事要經過反覆思考考慮,然後再去做。這裡的三代表的是再三,多次的意思。這也是當初孔子在教育徒弟時說的話,告誡他們做事情一定要多考慮後果,不要盲目衝動,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出處

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前半句我們都明白,是在說季文子做事的時候會反覆思考多次才行動。

這裡孔子的回覆才是這句話的重點,他說「再,斯可矣」。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這裡的「再」在這句話中代表的是再次的意思。

季文子是春秋時期魯國的正卿,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大的官了。掌握著一個國家的軍政大權。雖說手握魯國軍政大權,但季文子可是一個十分清廉低調的人。

他清廉的程度在整個古代史上都是數一數二的。自己的馬匹從不用慄米餵養,而是用青草。自己的妻妾從不穿絲綢的衣服,而是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穿著粗布衣服。

對此也有很多人勸說他,怎麼著也是個正卿,怎麼能這樣呢?會讓人笑話的。季文子淡淡的說道:「高尚的品德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無關官位職位,這才是我們國家最寶貴的榮譽。從沒聽說過靠自己的妻妾錦衣玉食來讓國家興盛的」。

也正是因為他這種清廉低調的做派,一心為國,深受魯國國君的喜愛,一連三任魯國國君都拜季文子為正卿,前前後後一共幹了33年。

不僅如此,季文子還是一個十分謹慎的人。他謹慎到了什麼程度?無論大事小事,哪怕就是芝麻大點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思考的事情面前,他都會反覆思考,反覆斟酌才會行動。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件事情,將正面想一遍,再將背面想一遍,然後再把這件事的結果推導一次,最終將此事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再復盤一次,直到確定不會出差錯的時候,再去實施。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在做官期間確實沒有出現過什麼大的差錯。所以,當時魯國上上下下的官員都紛紛效仿季文子的做法。這個時候也出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魯國的所有官員在說話辦事的時候,就像反射弧被拉長了一樣,要很長時間才能做出決定,給出回應。

這樣有好有壞,在緊急情況下,很容易會顯得磨磨唧唧,甚至會耽誤大事。所以,季文子這種無論大事小事都要「三思而後行」的性格,也讓孔子十分著急,便有了對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做法的評價:「再,斯可矣。」

對於孔子的這句評價,各種史料記載的解釋也各有不同:

第一種解釋就是我們上邊所說的,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第二種解釋是只需考慮兩次就足夠了;第三種解釋中認為「再」代表的就是要再多思考幾次才可以做出決定;第四種解釋稱這是孔子對季文子做事方法的一種不贊同。認為「三思」這種謹慎的態度是好的,但也要分大小事,若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這是一種浪費時間,浪費大家精力的行為,會降低辦事效率。

據相關資料顯示,孔子這句「再,斯可矣」的意思其實是第一種和第二種的結合。孔子認為季文子想的太多。做人做事當然以小心謹慎為好,但「三思」的確有些太多。在《邏輯學》中,相對總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統一,統一以後還是矛盾,所以這樣是永遠沒有結論的。

所以,孔子認為,在一件事情面前,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慮一下,很有可能會導致猶豫不決而無法下定論,最終選擇放棄不做。所以,他認為大可不必三思而後行,思考兩次,再結合一些以往的經驗,就足矣讓人採取行動了。

「三思而後行」有道理嗎?

「三思而後行」其實這是一種做事的風格,所以它沒有對錯之分。不同的環境下可褒可貶。在《論語》中它其實是作為貶義詞出現的。是指孔子認為季文子的這種做事方法太拖沓,過分小心,也是一種為人做事小器的表現。

放在現在多用來讚頌某個人做事仔細謹慎,屬於褒義。也是在教育我們,要養成做事之前多思考的好習慣。尤其是在重大問題面前,要進行全方位的考慮,這不是瞻前顧後,而是一種穩重成熟的表現。

當然如果是一些很簡單的問題,就不必那麼謹慎小心,就像孔子所講,思考兩次就足以。實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也不要在那裡浪費時間自我博弈,可以找身邊人商量一起想辦法。

總之,在這樣一個快速多變的時代,很多人做事講究的是效率二字。很有可能你稍一猶豫,你的對手已經開始行動,機會就這樣錯失。所以,對於那些不必要的繁文縟節該省則省,而對於一些信息少,風險大的問題,就要三思而後行了。

相關焦點

  • 被當作貶義詞的胡說八道其實是正能量,你知道具體是哪八道嗎?
    想必大家都知道,這「胡說八道」放在現在絕對不是一個貶義詞,指別人沒有真憑實據,便捕風捉影的描述事實,指人沒根據的瞎吹亂侃。人們常把不負責任地亂說一氣,稱之為胡說八道。咱們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成語典故,很多成語都對應著故事,可以算作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縮影。那「胡說八道」這一詞是咋來的呢,說起中國人文化的創造力,真的不得不舉大拇指點個讚了。
  • 五大三粗在古人眼中,是褒義還是貶義?指的是哪五大和哪三粗?
    提起「五大三粗」,恐怕不少現代人,都會認為這個詞是用來形容一個人高大笨拙,不僅外表長得不夠清秀,做起事情來也拖泥帶水,不夠講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可是您知道嗎?古代男性,推崇「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陽剛之氣,古代社會男耕女織的社會分工,也要求作為家庭頂梁柱的男性,必須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所以外表看起來孔武有力的男子,往往會成為古代普通女孩子心目中的男神。這麼一來,「五大三粗」在古代,便成為對男性陽剛之美的特殊讚譽。接下來,咱們就來弄明白詞中的「五大」和「三粗」,最初到底指的都是啥。
  • 成語「一問三不知」具體指什麼?有何典故?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
    撥雲見霧尋歷史,水落石出現真相。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別人問問題,自己並不知道,有可能會被別人嘲笑:一問三不知。其實這句成語流傳的時間比較長,成語背後還有一個典故。現如今很多人只知道用成語,卻不知道成語的真實含義,尤其是這句話一問三不知到底是指的是哪三個方面,人們並不知道。一、俗語的典故古代的一些成語並不是古人憑空想像的,這些成語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有的成語背後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學好、用好這些俗語,背後的典故後人也應該知道。
  •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時間:2020-10-08 17: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10月8日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
  • 古人說的「五大三粗」是指哪五大、哪三粗?男女之間又有何區別?
    這麼說來,這五大三粗成了一個貶義詞。但是在古代,這「五大三粗」是褒義詞。不光男人有「五大」,女人也有,那究竟這「五大三粗」在古代指的是什麼呢五大三粗是什麼?古人認為,男人的五大,指的是:耳朵大、肩膀大、手大、臀部大、腳大。三粗指的就是腰粗、腿粗和脖子粗。
  • 古人講「宅現四喜,能人輩出」,四喜指什麼,蜘蛛也算祥瑞嗎
    華夏民族從古至今,無論是隱匿山野,還是起居於鬧市,人人都想著凡事圖個吉利,雖然明知是一些似有非無的事兒,但人們還是不遺餘力地堅信著,比如「宅現四喜,能人輩出」,說得是自家宅院裡若是出現四種奇怪的現象,預示著這家人將來會人丁興旺且大有作為。那麼古人所說的「家中四喜」是指哪四喜呢?
  • 古人言:舉頭三尺有神明,它的上半句少有人知,蘊含古人智慧
    古人言:舉頭三尺有神明,它的上半句少有人知,蘊含古人智慧經常聽古人說道: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古人們堅信,你平日裡的所作所為,小偷小摸,大偷大搶儘管可能沒人發現,老天爺可是看在眼裡的,終究有一日會讓你付出代價。
  • 看一看古代刑法中的誅九族,具體是指哪幾族?
    大家都知道,古人講究株連,一人犯法,全家遭殃,甚至還會株連犯人的整個家族。最嚴重的時候,犯人的九族都會被全部誅殺,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誅九族」,這個詞語相信大家在清宮戲中都經常聽到。那麼,誅九族到底是指哪幾族呢?
  •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什麼 10.8螞蟻莊園今日...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什麼 10.8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2020年10月8日,國慶節的最後一天
  • 男女關係中,「大豬蹄子、泡椒鳳爪」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男女關係當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有趣的稱號。有些人喜歡給自己的對象取一些有趣的暱稱,也能算得上是情侶之間的甜蜜小細節。不過,最近在男女關係當中人氣很高的兩個詞語,會讓有些人覺得摸不著頭腦,根本分不清這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這兩個詞語,分別是「大豬蹄子」和「泡椒鳳爪」。
  • 立夏三候具體指什麼 立夏三候含義到底是什麼
    立夏三候具體指什麼 立夏三候含義到底是什麼時間:2020-05-05 23: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三候具體指什麼 立夏三候含義到底是什麼 中國的民俗文化中,有關節氣的說法是早期人們比較重視的,在我們今天的文章內容中,我們就要來看看有關立夏的知識,在生活中我們接觸的立夏三候具體是什麼意思
  • 婚姻不是兒戲,訂婚前三思,訂婚後也請三思
    但是沒有足夠的了解就訂婚的話,那就可能出現退婚的尷尬。姑娘在訂婚後後悔了?結婚就像女人第二次投胎,結婚是一輩子的事情,所以姑娘們訂婚前請三思,訂婚後也請三思,切不可匆匆忙忙把自己的嫁了,就算真的訂婚想要悔婚,也不要害怕!古人云:三思而後行,不是麼?
  • 古人:「人有三樣,不富也旺」!指哪三樣?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俗語是古代的人們對於生活經驗的一些總結,古人將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作為經驗總結出來,進而教於後輩,讓他們能夠少走一些彎路。 那麼古人常說:「人有三樣,不富也旺」,是指哪三樣呢?
  • 古人云「三十望子,四十望財,五十望人」,子、財、人具體指啥?
    古人云「三十望子,四十望財,五十望人」,這裡的「望子、望財、望人」具體指什麼?三十望子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到30,最希望的就是孩子可以好好讀書,有一天能夠出人頭地。因為古時候人們結婚普遍都比較早,如果二十多歲還沒有結婚,那就要被視為是大齡剩男剩女了。
  • 端午到五毒醒啥意思指的哪五毒 五毒之首又是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到五毒醒啥意思指的哪五毒 五毒之首又是什麼 端午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它有千年的文化沉澱,寓意深遠獨特、習俗別具一格。端午又名端午、端陽、天中、重五等,從這些名稱就可以看出,端午絕非是吃粽子、賽龍舟那般簡單,它在五月初五的講究頗多。
  • 大家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指的是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呢?
    它是經「六禮」(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一整套完整的婚嫁程序正正經經地娶進門的,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其餘什麼「偏妻」也好「下妻」也好,乃至電視古裝劇中常常出現的「平妻」也好,無論是家庭內的地位還是社會上的法律地位都遠遠遜色於正兒八經的「嫡妻」。
  • 大城玩家請三思 《巫師3》新遊戲+無法繼承昆特牌
    大城玩家請三思 《巫師3》新遊戲+無法繼承昆特牌 時間:2015-07-29 09:19:12 來源:3DM新聞組-Sophie周
  • 古人所說的「束脩」指什麼?
    楚予微茫荊楚大地,予以文化暗夜微茫,如希望點點關注1、《歲寒三友圖》中不會出現?( )A.顧愷之B.趙孟C.黃公望D.董其昌4、儒家「十三經」之中沒有下列哪一部?()A.《儀禮》B.《荀子》C.《左傳》D.《爾雅》5、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傳說中上古時期的?
  • 「衣冠禽獸」原是贊語且褒義,後來為何就變成貶義詞呢
    常用來指道德敗壞的人,說他們徒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同禽獸。一、「衣冠禽獸」原本是褒義在古代,其實「衣冠禽獸」這個詞語也是有特指人群的,古代能穿「禽獸」制服的只有當官的。因此只有當官的被稱之為「衣冠禽獸」,那個時候的衣冠禽獸可是一個褒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