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年「分類」招數多 卡片視頻遊戲樂)
東城永外街道志願者走進菜市場發放環保袋
抓關鍵小事 建美麗家園
自今年北京全面推行垃圾分類以來,本市各區團區委、各街道團工委紛紛行動起來,聚焦垃圾分類主題,廣泛號召回社區報到的團員青年加入到社區「垃圾分類桶前值守行動」中來,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充實社區力量。在這個過程中,各區、各街道湧現出了一批優秀青年志願者,他們為本市的垃圾分類工作貢獻了青春方案。
東城
入戶發放「垃圾分類提示卡」
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東城區永外街道團工委將志願服務聚焦到垃圾分類上,在永外地區掀起垃圾分類的熱潮。
據了解,永外街道結合「團員回社區報到」工作機制建立了21支志願服務隊參與「守箱行動」。為了提高工作實效,團工委提前為志願者做好崗前培訓,學習宣傳引導語言規範,讓大家在值守過程中都能「張開嘴」。在每周一、三、五的垃圾集中投放時間段,永外街道居民都會看到「藍馬甲」青年志願者在分小萌垃圾分類示範引導站「盯桶」,為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卡片後面還有這些常用的電話,這個得留下。」團員青年志願者、青年突擊隊隊員在入戶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時,帶上了印有居民常用水電氣電話的「垃圾分類溫馨提示卡」,建議居民在家中設置「兩桶一袋」,並針對家中垃圾未分類的情況進行現場指導。在最具煙火氣的菜市場,青年志願者向居民發放四色垃圾分類袋和環保袋,倡導大家多用環保袋,減小垃圾產出量。「廚餘垃圾綠桶桶,有毒有害紅桶桶。」青年志願者發動創意,自己錄製了垃圾分類宣傳廣播,在小區入口處、固定桶位處等地方都能看到青年志願者背著「小喇叭」對居民進行流動式勸導的身影。
同時,街道團工委聯合轄區一師附小、寶華裡小學相繼開展了「小小垃圾分類指導員」、「小小垃圾分類宣傳員」等活動,讓垃圾分類走進校園、從娃娃們抓起。小學生創意滿滿,通過自製監督表、自製分類垃圾桶、繪畫作品等形式監督家庭垃圾分類。小朋友蘊含大能量,帶動了一大批「大朋友」踐行垃圾分類和垃圾減量。
「我們還將開展『張榜行動』。」據街道團工委書記辛樺介紹,接下來,街道團工委將樹立榜樣模範人物,用榜樣的力量推動青年志願者為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持續貢獻青春力量,形成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新風尚。
門頭溝
拍宣傳片 選宣講員
「2019年門頭溝共產生生活垃圾10.55萬噸,平均每人每天產生0.79公斤的生活垃圾。面對目前垃圾產量過大的緊迫形勢,開展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勢在必行。作為門頭溝引領垃圾分類新風尚的青年人,該如何做好垃圾分類呢?聽聽分小萌的青年小夥伴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門頭溝團區委主導拍攝的《垃圾分類青年先行》視頻中主持人的一段開場詞。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頒布伊始,門頭溝團區委就發揮了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通過拍攝這個視頻,向全區廣大群眾傳遞日常中生活垃圾該如何分類的知識,並向全區廣大團員青年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團員青年爭做垃圾分類工作的參與者、宣傳者、實施者、監督者,身體力行地參與到生活垃圾分類中來,做到減少汙染、變廢為寶。
目前,《垃圾分類青年先行》宣傳視頻已在全區團組織中及團幹部培訓班上進行播放,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引領效果。同時團區委在製作視頻的基礎上還在鎮街、社區、機關和志願組織的青年中選拔出21名優秀宣講員,組建成「門頭溝區垃圾分類青年宣講團」。宣講團成員結合各自行業特色和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小技巧,就垃圾分類現狀和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等方面進行宣講,號召引領廣大團員青年爭做垃圾分類工作的參與者、宣傳者、實施者、監督者,截至目前,已面向全區22個單位開展10期線上宣講,近600名團員青年在線觀看了宣講活動。
昌平
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類「益」起來
「請大家圍成一圈,一起喊 『大風吹,吹什麼』?」「吹男孩子!」於是,在場的所有男孩子跑到圈子中間,開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小遊戲。為提高轄區小朋友的垃圾分類意識,推動社區青少年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實踐行動中來,前段時間,昌平團區委持續與霍營街道團工委聯繫,指導夏虹公益促進中心合作面向社區青少年開展「垃圾分類 『益』起來」系列活動。
活動在霍營街道霍家營、華龍苑北裡等10個社區展開,活動現場包括展板展示、宣傳單發放、垃圾分類遊戲參與、垃圾分類競答、垃圾分類知識講解等環節,通過獎勵機制讓孩子們在志願者的指導下收穫一份成就,收穫一份快樂。
除此之外,小朋友們還共同閱讀一冊環保繪本,探討與繪本有關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保護地球?我們還可以怎樣保護地球?垃圾分類對環境保護有什麼好處?」這一系列問題引發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現場工作人員也會根據孩子的表現做相應的獎勵。小朋友積極參與、踴躍答題,贏得小禮品。同時,活動也設置了現場搶答的環節,小朋友們現場搶答關於垃圾分類的常識性問題,答對的小朋友即可獲得小禮物一份。10場活動招募志願者40餘名,共吸引1000餘名社區居民、青少年家庭、小朋友參與。
「開展垃圾分類 『益』起來」系列活動讓參與者在學習垃圾分類的過程中感受垃圾分類的現實意義,推動人人形成環保意識,也號召更多的青少年加入環保隊伍,成為垃圾分類的倡導者、實踐者、監督者,為國家的綠色、長久、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昌平團區委志願服務指導中心副主任徐自揚告訴北青報記者,自2017年以來,昌平團區委依託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培育孵化了包括夏虹公益促進中心在內的一批社會組織,並提供政策、場地及課程等相關支持,搭建展示、交流、學習與合作的平臺。
據悉,北京夏虹公益促進中心是由著名無臂剪紙藝術家、「北京榜樣」、「昌平區志願服務宣講員」夏虹女士2015年發起、創辦。中心致力於開展各種社會公益活動,重點服務對象包括社區婦女兒童以及殘障人士,宗旨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並以此開展社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