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HiShorts!的論壇時,第一次參與的樂平基金會聯合創始人&CEO沈東曙有一句話深刻地激發了我們的思考,沈老師說「中國的創作者,包括電影導演,藝術家,音樂人,很多都是天賦型選手,但是天賦型選手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天賦耗盡了,怎麼辦?」
(沈東曙在HiShorts!)
這可能是上個時代的腕兒們普遍的成長路徑,而時代的差異也決定了很多東西必然不同。
在3年的HiShorts!舉辦過程中,我們接觸了很多青年導演,他們大都有留學背景經歷,很多本科學理工科甚至計算機轉行當導演,很多從事著社會公益活動但希望利用閒暇時間用短片表達自己的一個觀察,他們的成長經歷,學科背景,眼界胸懷,以及關注社會的角度,成為了他們選擇拍攝主題提取創作靈感的決定因素。
(2019HiShorts!)
視野塑造思維,經歷影響表達,新一代導演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渴望表達的情感和上一代呈現出不同的態勢,而短片作為電影藝術的分支,是導演觀看記錄社會的一種方式,也為有表達訴求的普通人提供了一種探討社會公共問題的通道。
在3年的短片閱讀經驗中,我們欣喜的發現,很多導演的鏡頭不僅局限在了自我情感的探究,還有很多社會寫實的紀錄和弱勢群體的同情,《五道口》裡出現了收養著三百多流浪狗的拾荒老人和面對宇宙中心尋找玫瑰的民謠歌手,《愛山記》裡對於盲人少女日常生活充滿色彩的白描,《十年》中對汶川地震災後人群的實拍講述,《一指城》中導演們用浪漫的水彩筆會表達對城市變遷和居住的思考,即便是《在別處》和《餓死詩人》這樣的強作者表達(文藝片)作品,都能看出對留守兒童和社會邊緣人群生存狀態的探究。
(2019HiShort!廈門短片周)
這些創作者們的紀錄和表達,既是在陳述自己,也在紀錄著時代,導演們通過個人視角給出了深刻的社會觀察,而當成千上百這樣的短片匯集在一起時,我們驚奇得發現,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種全新的社會切面,是新一代人觀看世界的方式,短片的群像構建出了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裡蘊藏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知」和「洞察」。
作為一個節展策劃,每年都會關注全世界各種的大型活動,沿習經驗的同時自我比照,今年發現Sundance的獎項設立風格非常獨特,有強價值觀引導的「Visionary遠見成就獎」,紀錄片單元有「社會影響力」製作獎,以及其他帶有前瞻性的獎項諸如「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獎,「非虛構敘事」獎,突然覺得這個電影節非常偉大,表面看似在選拔優秀影視作品,實際上則是鼓勵作者紀錄社會現象,在此意義上,導演的鏡頭就擁有了非比尋常的社會功能,不僅紀錄時代並且承擔責任,而一個電影節則通過鼓勵和表彰這樣的作品,來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這樣的策展思維讓人肅然起敬,於是我們便決定和樂平基金會一起策劃一場探討「城市思考」的線下活動。
做為2019年HiShorts!論壇的合作夥伴,樂平基金會一直致力於與真切關心社會發展的人共同創建解決社會問題的生態環境,他們堅定地認為,青年創作者們就是這樣一個群體,而影視作為社會媒介除了真實呈現社會的現狀和聲音之外,還可能產生更大的社會力量。為此,我們從樂平基金會近期關注的「城市的變遷與發展」這個社會議題出發,精心挑選了4部從不同的切面呈現城市變遷和發展過程給不同群體帶來的變化和影響的短片,並邀請導演們在映後來聊一聊他們的創作初心和社會思考。
同時也將聯合CitylinX團隊,邀請到城市跨界策展人&創新實踐者、社會學博士&社區營造工作者、城市研究者&策展人、城市規劃師這些城市規劃建設與營造者,從現實的角度出發,聽聽從他們的角度是如何看待影片中反映的城市變遷與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對於未來城市發展趨勢的看法,以及不同領域的群體在面對這些複雜的城市問題中能夠如何更好地參與和解決這些問題,讓「短片」不僅僅是塵封於「收藏夾」的殺時間玩具,更是啟迪社會思考和社會變革的溝通媒介。無論是作為導演、研究者、規劃師、策展人,我們共同的身份都是作為城市的公民。
這家機構倡導的理念——通過視覺敘事來聚焦社會議題,推動公正的社會變革,影視不僅僅是記錄和反映,還能延伸為一場社會運動,在反映社會問題的同時,促進不同社會力量的對話,讓影視的力量轉化為推動社會問題解決的力量。
(青年導演在HiShorts!)
策 展 前 言
本次策展的四部短片中,都從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城市變遷對於人的影響。在變遷中,「別處「這個概念不存在了,整個世界都趨於變得一致。特大城市的、連續的、單一的城市圖景在衝擊著創作者。創作者對於居住城市的變遷,總是充滿了鄉愁。四部短片都從一定程度上描寫「失根」的現象。
這個「根」即是是地理意義上的故鄉,又是精神意義上的故鄉。失根的人被困於現代性的機構中,被變形中的城市和高樓大廈所切斷,正如卡夫卡《城堡》中的主人公,被現代性的框格所框住。而這四部短片也給我們展現了另一種可能,當人在現代的、荒謬的、孤獨的現代性機構中,也能找尋出一種川端康成式的絕美畫面。
活 動 內 容
18:00 - 18:30 OPENING
18:30 - 19:30 主題展映
19:30 - 20:30 映後交流
20:30 - 21:30 專家論壇
地址:東城區 · 板橋南巷7號人民美術印刷廠北樓2層
時間:2020/8/30 18:00 - 21:30
(* 活動當天17:30開始進場籤到)
PART Ⅰ HiShorts!短片展映
(1)
(聚焦城市變遷中的夫妻關係)
弄堂人家
中國 | 2019 | 劇情片 | 彩色 | 漢語 | 12min
2019HiShorts!廈門短片周劇情片單元入圍
NOWNESS中國天才計劃2019年度官方入圍短片
第49屆坦佩雷國際電影節入圍Bootcamp展映單元
第17屆半夏的紀念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最佳編劇作品提名
90年代末期,生活在上海弄堂裡的三口之家,動遷這一喜訊讓他們平靜的生活發生了轉變,動遷不僅僅將要改變他們物質上居住已久的家,而且家庭的內部關係也悄悄發生著改變。
(2)
(城市改造對獨居老人的影響)
一指城
中國 | 2015 | 動畫片 | 彩色 | 漢語 | 9min
2015年第12屆金龍獎最佳動畫短片獎金獎
2017華時代全球短片節實驗單元最佳短片
現代社會裡,人們如螞蟻一般群集而居。灰濛濛的大廈如同怪物的爪牙,高高刺向天空。數百層的建築穿過了城市上空汙濁的空氣,將每一個都市人封印在鋼筋水泥的監牢中。這裡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幸福,整座城市有如一座大工地。在巨樓的腳下,有一個不起眼的小院子。年事已高的老奶奶獨自而居。因為樓房不斷加蓋,每個人都不得不帶著安全帽生活,以防止被掉落的磚塊砸破腦袋。每天早晨,院落裡便布滿碎石瓦礫,老人家一遍遍地清掃,戰戰兢兢。卻不忘摘下新鮮的柿子,供奉在院落裡那尊菩薩石像前。大樓的修建晝夜不停,老婆婆的院落愈加危險,她卻固守於此,不願離開,無奈終有訣別的那一天。
(3)
(城市發展對社會職業的選擇)
道別
中國 | 2019 | 紀錄片 | 黑白 | 漢語 | 20min
2019HiShorts!廈門短片周記錄片單元入圍
五道口,京張鐵路上的第五個道口,位於北京市海澱區。因京張高鐵開始修建,2016年10月31日,萬聖節前夜,最後一輛火車駛過這裡,猶如那雨天馬路邊上積水裡的小小漣漪,五道口作為道口的屬性在時代洪流中永遠地消逝。
(4)
(城市發展與打工子弟的抉擇)
飄
中國 | 2017 | 紀錄片 | 彩色 | 漢語 | 20min
2018華時代全球短片節記錄單元入圍
2017年,北京開始新一輪疏解整治,打工子弟學校首當其衝。當年7月,位於北五環的智泉學校遭到強拆,掉入了漩渦中心。本片以該校校長及回流老家的「打工子弟」為主人公,記錄了他們在3個月裡的抗爭與無奈,並展現「京飄」喜憂參半的情緒:他們始終對首都公民的身份和未來滿懷憧憬,卻也一直在為人口限制付出代價。
PART Ⅱ 短片導演映後交流
* 導演作為城市的一員,最關心的城市問題是什麼?
* 短片拍攝時的創作靈感和表達衝動,作者希望向觀眾傳達什麼?
* 短片中描述的現象對城市發展的決策者有何啟發?
* 如何制定未來城市發展解決方案?
PART Ⅲ 城市議題專家論壇
* 未來城市發展的趨勢?
* 身為城市中的一員,你最關心的城市問題是什麼?
* 對未來城市構建的期望?
* 如何構建出更加包容、和諧的城市生態?
機 構 訊 息
/// 樂平基金會
作為社會創新與共益經濟的先行探索者和生態系統的構建者,樂平公益基金會致力於共建一個包容發展的社會,與真切關心社會的人,共同創建解決社會問題的生態環境。
樂平希望與創作者一起聚焦社會問題及其創新的解決方案,通過藝術化的表達和多元化的呈現,引發更多人的思考和行動,促進改變的發生。
/// CitylinX設計聯城
CitylinX設計聯城是專注於城市更新與跨界創新的專業機構,致力於集結城市、設計、建築、文化、藝術、商業、教育、社會創新等多方力量,從城市更新到城市創新的跨界創新與城市營造,為從社區到街區再到城市,提供跨界創新解決方案與城市營造,推動城市共生與可持續發展。
活動當日,線上直播同步開啟
掃描下方二維碼,參與線上探討
本次活動受邀參與
相關諮詢請聯繫:淼淼 18102206939(同微信)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原標題:《HiShorts!X樂平基金會:「 四部短片引發的城市隱喻」|SCREEN+TALK》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