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的現實版意義:自欺、欺人、被人欺,勸君思量莫入戲

2020-12-27 姑且慕容

《阿Q正傳》寫於1921年12月到1922年2月間,最初發表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這部作品一經發表,90多年來,阿Q獨特生動的藝術形象,成為中外讀者心目中的一個代名詞,尤其在指責某人時,也多以「阿Q」揶揄。

重讀《阿Q正傳》,對這「Q」很感興趣,儘管魯迅先生在「序」中交代了為什麼要用「Q」,然而,我還是想牽強附會地遐想一番:「Q」這一小捺,多像阿Q的辮子啊!

阿Q被人拽著辮子碰頭,盤著辮子革命,「精神勝利法」佔據了整個人生。然轉眼一想,「阿Q」並沒有死,因為他的精神依舊存在於現實生活中。

「原型」,本身是榮格人格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藝術創作的「原型」與「模特兒」的意思相近,是指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據的現實生活的真實的人。而作為文學批評方法的「原型批評」對原型的理解,則著重指它作為一種共同性、相通性的深層模式在文學作品的規律性反覆。因此,本文從生活中原有的「模特兒」會使人類的通感集中體現「特殊情境」的「重現」與「反覆」性這一個層面,來闡釋「阿Q」的三個特徵:自欺、欺人、被人欺。

其實提到的「自欺、欺人、被人欺」,是從南懷瑾的一篇文章裡看到的。南懷瑾說他在讀古人筆記,看到明代有個人對於買賣古董的看法,說了特別高明的三句話:「任何一個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便自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此而已。」南懷瑾先生以此來解釋他的佛學觀點,我藉此來說我對阿Q的解讀,也算是異曲同工吧。

眾所周知,阿Q最擅長什麼?精神勝利法。而精神勝利法的最大特徵就是自圓自說,怎麼說都有理。這在閱讀中不難體會到,大致劃分歸類。

自欺:

比如在第二章《優勝記略寫》中寫道,阿Q住在未莊的土谷祠裡,給人家打短工度日。輸的時候對自己說:「我總算被兒子打了」,心裡充滿了優越感,如果優越感被粉碎了,他就又想:我是個「能夠自輕自賤的」大人物了,便又心滿意足了。有一次,他賭錢幸運贏了一回,不過好容易贏得很多錢卻被搶走了。這一次他覺得他真的嘗到了失敗的痛苦,於是就自己打自己,覺得好像自己打了對方一樣,又滿足地睡去了。

這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很多情況下,我們丟失了財物後,多數時間是找不到的,這個時候,我們都會說「破財消災」,這句話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大家心知肚明。

另外,有些時候,我們網上購物,或者去旅遊,碰到好看的東西,總是心裡痒痒,結果拿回家一看,全無用處,此時的心態,大概也有「用不成,還可以當擺設」結束。當然,並不是否定這樣的做法,與其痛苦不職自己尋個辦法解脫,這有時候還是一種有趣的解悶的法子。

欺人:

第四章《戀愛的悲劇》:不過阿Q那掐過小尼姑臉蛋的手指總是有股滑膩的感覺,讓他總是念在心裡放不下。第七章《革命》:因為阿Q看過革命黨被殺,覺得自己也成了革命黨,村子人也開始討好阿Q這個「革命黨」。阿Q相信革命黨一定會來找他,第二天起來到尼姑庵去革命,失望而歸。

小說中,他並不是一個「善茬」,他也在欺負人,他欺負的對象都有誰?主要是女性,一個是小尼姑,一個是吳媽,在老爺家,吳媽正和他說著閒話,他卻直接說:「我和你睏覺,我和你睏覺!」,忽然搶上去,對伊跪下了。結果,被打得屁滾尿流。

這種情況,多數常見於職場。有些小主管、班組的成員,或者是某些小領導,經常有這樣的「特權」思想,總認為自己手裡有權、背有靠山、上有領導,總是喜歡給別人「穿小鞋」、愛打別人的「小報告」、喜歡在領導面前攛掇事非。這也是欺人的表現。

時代在進步,但「阿Q」並沒有過時,有些時候,這種情況更甚。過去,曾有人仗著自己長得五大三粗,就橫行霸道,總是欺負弱小,這難道從精神層面講,不就是一個個阿Q麼,他面對比他強大的,頓時低三下四,前襟長後襟短。

被人欺:

在《續優勝記略》裡,當阿Q看到「王胡」在太陽下捉蝨子,阿Q便也捉起了蝨子但是看到自己的蝨子竟比自己看不起的「王胡」少,阿Q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便找茬打仗。但是卻輸給了以為不是自己對手的「王胡」。正在這時,「假洋鬼子」——錢太爺的兒子走過來了。平常阿Q看到他常常躲著走,可是今天阿Q正在氣頭上,為了撒氣,就罵了一句。於是遭到了少爺一頓哭喪棒的痛打。

魯迅在《故事新編》的序言裡講到自己的寫作時,除了引用「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外,還引用了中國民間一句俗語:「自家有病自家知」。這是因為他太了解中國的歷史,深知人性的本質。

所在,儘管阿Q如今已成了「耄耋老人」,但他依舊存在於我們的身邊,每個人無論做事還是做人,先給自己畫個像: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做什麼。然後去做人與做事,要不,自己本身已經做得很丟人,反倒卻笑別人不如己。

相關焦點

  • 欺人自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欺人自欺,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出自:宋 朱熹《朱子語類》卷十八:「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近義詞有:自欺欺人、掩耳盜鈴,反義詞有:實事求是,欺人自欺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賓語;指相互欺騙。
  • 《阿Q正傳》:背後映射的中國精神
    《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不單單以刻畫鄉下無賴漢為能事,阿q是中國人各種劣根性的結晶體,是每個中國人,卻不是任何的個人。魯迅是有意識地要指出中國民族性的弱點。影射中國民族普遍的劣根性。《阿q正傳》不單單讓人笑,其中包蘊著一種嚴肅的意義。
  • 《阿Q正傳》的國民性!
    在小說《阿Q正傳》裡魯迅先生塑造了一個阿Q來代表中國人,他身上表現出的愚昧、自私、自卑、軟弱無能、畏強凌弱等方面的人格都代表了國民性中的種種弱點,時至今日這些弱點仍然存在於國民中。魯迅先生的這種批判精神可以使我們時刻保持清醒不至於墮落。
  • 小說盤點:《劍來》中最大機緣的得主,人善人欺天不欺
    正所謂人善人欺天不欺,今天呢,我就給諸位說說驪珠洞天中的幾大機緣。《劍來》主角陳平安少年時生活在驪珠洞天,六歲時候被父親打碎了本命瓷,雖然因此免於被買賣,但也失去了祖蔭,在小鎮裡就像一盞燈火,一方面吸引各種機緣,另一方面卻無法留住。驪珠洞天是3000年前此界修士屠真龍後,真龍埋屍形成的一個機緣之地。
  • 人厚道,天不欺!(經典)
    厚道的人,沒有歪點子,不動歪心思,你若和他相處,有什麼難處,他幫你,有什麼心事,他懂你,給人溫暖讓人踏實,誠懇不欺讓人安心厚道的人,靠得住,結交的都是真心的友!厚道的人,重感情,得到的都是最深的情!厚道的人,揣顆真心對人,不佔人便宜,誰都願往來!為人踏實上進,有難自己扛,誰都願重用!
  • 人厚道,天不欺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從不是精明的人,而是厚道的人。厚道的人,為人實誠不欺騙,待人誠懇不刻薄,做事坦坦蕩蕩。這樣的人,不僅能贏得別人的好感,還能夠獲得更多人的幫助。01厚道,是一個人的最大底牌。人最大的底氣,源自於自身的品德。就像《周易》中那句話說的:「 君子以厚德載物。」
  • 人欺天不欺,任你作惡,老天幾曾饒過誰?
    也會毫無理由地把別人圈養起來,對人橫加阻擋,以達到驅使他們,供自己尋歡作樂的目的。其實,這隻有那些心態不健全,理智不成熟的人才會做出這種自私自利,有缺大家的行為來,把低俗當作情趣,並從中獲得虛糜的滿足感。」孫子問道:「他們這麼對螻蟻,那螻蟻會感覺到嗎?會有恨嗎?」他爺爺笑了,回道:「這世上有感覺的螻蟻應該沒有吧?
  • 俗話說:「兩高夾一低,一生被人欺」,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以前農村人蓋房子的時候,總有很多講究,特別是那種連排的房子,往往是誰家蓋的越早越吃虧,因為後蓋的房子總要比以前的房子高那麼一點點,人們覺得房頂比別人高,就能高人一頭,因此農村有句俗語叫「兩高夾一低,一生被人欺」,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 早讀:人厚道,天不欺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從不是精明的人,而是厚道的人。 厚道的人,為人實誠不欺騙,待人誠懇不刻薄,做事坦坦蕩蕩。 這樣的人,不僅能贏得別人的好感,還能夠獲得更多人的幫助。
  • 欺師漫畫全集免費觀看
    欺師漫畫全集免費觀看之軟體功能一覽 1、上線2周斬獲百萬用戶 上線就連續蟬聯AppStore排行榜榜首3天,同時多次登上APP Store的熱搜榜。超過1億人都在追快看的原創作品《復仇高中》《整容遊戲》《零分偶像》《單戀大作戰》等。 3、引領國內完全適配手機閱讀體驗的風潮 無需橫屏、放大縮小,只需要手指一直往下滑!享受排版效果完全適配手機的漫畫!條漫式閱讀方式改變了國內傳統的手機閱讀排版方式,讓用戶更舒適地看漫畫!
  • 別再說什麼莫欺少年窮了
    網文爽文中屌絲逆襲的戲碼,為什麼讓人、尤其是青少年如此著迷,說到底,不過一句「莫欺少年窮」。窮,造字本義為身居洞穴,身體被迫彎屈、不自由,後引申為物質上困頓的、不得志的、貧困的。《我的少女時代》裡的林真心有一句話:「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樣子」,很熱血,但也很現實,你固然可以把它當成一句正面地鼓勵,我們確實可以決定自己的樣子,但更多的時候,由我們自己決定的樣子,並不像我們希望的那樣。
  •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增廣賢文》中10大金句,道破人性現實
    明代萬曆年間,有一本俗語版刊物橫空出世,名字叫做《增廣賢文》,嚴格意義上來講,《增廣賢文》算不上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因為它只不過是古代諺語、俗語、格言的收編和堆砌,通俗來講就是大雜燴。話雖如此,它的中心思想的主要是講人生哲學和處世之道。
  • 農村蓋房:兩高夾一低,一生被人欺,啥意思?老祖宗經驗靠譜嗎?
    即使是破爛房屋,都會因人的存在而光芒四丈。在農村地區修建房屋,不是小事,而是一輩子的大事,不能有絲毫的馬虎。俗語:「兩高夾一低,一生被人欺」的意思很簡單:在修建房屋過程中選址不能選在兩處高的建築中間,不然會影響到人們正常生活,就連家裡狗都會被欺負。這句俗語能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實際房屋修建和鄰裡間房屋形成的兩高一低的格局;二是選址過程中選在兩座高山中間。
  •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其實下一句才是經典,可惜沒幾個人知道
    此處的「欺」不單單指脅迫或為難對方,還指雙方背著朋友發生不正當的關係,相較於第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的性質更加惡劣,但現實生活中最常發生的偏偏就是第二種情況,由此甚至衍生出了「朋友妻不客氣」的荒誕之語!
  •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下半句才是經典,可惜很多人卻不知道
    人是群體生活動物,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三五個好朋友的。一般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在好朋友之間進行的。不過,很多事情也是好朋友之間不能發生的,這裡更多的是涉及到的是道德的問題,人都是願意和道德好的人交往的。我們先說好朋友之間能發生的事情吧。
  • 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就是農村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為要蓋一座房子往往需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房子還是庇護一家人的場所,所以人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看的格外重要。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劍來》為何好多人都會踩陳平安一腳?只因——君子可欺之以方!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對於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事情去欺騙他,卻很難用不合乎情理的事情去欺騙他。劍來主角陳平安發育至今,不僅是一宗之主,還是止境武夫和玉璞境劍仙。但就算是這樣的一位主角為什麼還會有很多人想去踩他一腳呢?一: 大佬實力不凡,謀劃不同首先就是一群實力非凡的大佬會針對他,比如鄒子、陸沉等。
  • 俗話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老祖宗的待客之道,你做對了嗎
    俗話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很多人在喝茶的時候習慣先對著杯中的茶去吹一吹,為什麼呢?因為很燙,所以說倒茶的時候不能倒滿,是擔心這個茶水太滿會燙到別人。「茶滿欺人」在宋代有一個頗有名望的文人,他非常好客,朋友們都喜歡到他家裡來喝茶聊聊天,但是這個文人有一個習慣,就是當自己要著作文章的時候一定是需要很安靜的環境,家裡一個客人也不能有。
  • 臺灣省資訊|想要人不欺你少年窮,得學學這位臺灣省首富
    臺灣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想要人不欺你少年窮,得學學這位臺灣省首富並沒有多少人是真的喜歡欺人少年窮的,因為年輕人的未來是有著無限的可能的。這個世界上,很多百億千億的富豪在年少時都不富有,甚至比那些抱怨「少年窮」的人還要窮。
  • 人善被人欺,做人不能太老實:謹記易經4句忠告,就沒人敢欺負你
    人善被人欺,做人不能太老實:牢記易經四句忠告,就沒人敢欺負你《易經》一書中記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易經》》是一部講變化的書。《易經》》說,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易傳》也說,神無方而易無體。意思就是萬物的變化無常,沒有固定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