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鏈客Talk」邀請 本體研究院院長Kendall Mao來到鏈客直播間。給大家分享了「本體——重構信任與節點生態」這一話題。
以下是此次活動的問答內容整理:
大白|鏈客:Kendall您好!首先您做一下自我介紹和本體項目的介紹。
Kendall Mao:我先和大家介紹一下本體。本體是高性能基礎公有鏈和分布式信任協作平臺。在亞洲成立後,本體團隊逐步發展成為一支覆蓋歐美地區的國際化隊伍。本體一直以來堅持「以實體為本」,致力於打造區塊鏈基礎設施平臺,支持跨鏈、Layer2擴容等各項領先技術,提供一整套完備的去中心化身份與數據交換協議,從而有效保證全球範圍內各產業鏈上和鏈下的信任協作。
我目前負責主持本體研究院的工作,進行區塊鏈底層技術以及數據隱私安全技術的研究和設計。
今天很榮幸能和鏈客社區的朋友們來進行思想碰撞。
大白|鏈客:請問Kendall,本體致力於實現一個點對點的信任系統,構建跨鏈、跨系統、跨行業的信任基礎體系。用技術手段,解決社會信任的痛點,極大的降低信任成本,請問目前信任成本比較高的場景有哪些?
Kendall Mao:對於任意個體和機構來說,信任都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在一般的微小社會活動中,信任可能比較容易建立。比如,我把我的球票出售給我的朋友,這種信任建立在熟人關係上。在大型協作活動中,信任一般需要通過多種手段來建立,成本也相對高昂。長期以來,人們通過「技術」、「法制」和「社群」等不同維度和手段來建立信任。區塊鏈的出現則是強化了人類協作過程中的技術信任基礎,大大豐富了整個社會的信任生態體系。
我們以本體聚焦的自主數據場景來看,用戶需要自主管理數據並按自己意願處理和分享相關數據。數據會經由採集提取、存儲、處理和分析、顯示、交換和共享、銷毀等流程,其中涉及到這些數據的隱私性和安全性,這需要牽扯到大量的信任成本。比如,數據來源的可信性如何證明、數據傳輸過程中的防篡改性如何實現,數據處理過程中如何保證隱私性以及數據交換中產生的糾紛如何解決等等。
大白|鏈客:本體是通過哪些技術手段來降低信任成本並且解決信任這個問題的,請您通過實例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
Kendall Mao:我們打開本體的主頁,最醒目的就是「Trust Redefined」,這就是本體正在做的:重新定義信任。先從本體鏈的基礎設施上看,本體擁有透明的治理機制,任何社區用戶都可以通過這樣一個經過社區共識過的治理機制不斷參與到治理過程中,使得本體區塊鏈更加去中心化,更好地提供信任底層。同時,本體意在整合來源多樣性的分布式信任網絡以及建立信任生態的工具,建立起支持廣泛業務場景的信任協作平臺。在區塊鏈向實體產業賦能,降低信任成本的技術圖譜上,本體完成了以下內容:
1. 去中心化身份應用框架ONT ID,這使得本體具備了連接全球多樣化數據源,賦予了實體去中心化身份的能力,讓身份回到實體自己的手中。
2. 本體對接了CFCA、IdentityMind等在內的多個認證信任源,建立包括信任錨在內的多源認證體系,賦予實體認證其它實體的能力。
3. 本體的自主管理數據錢包ONTO賦予了用戶管理自己各種可驗證憑證,將個人數據按自己需求授權其它人使用的能力。
4. 本體也全面升級了分布式數據交換框架(DDXF),成為設計、實現和協議完整度最高的分布式數據交換協議之一。此外,本體在不同的商業場景中擴展如分布式聲譽體系等重要基礎模塊。
可以看到,本體已經構建起較完整的支持各類商用場景的分布式信任協作平臺,能夠有效降低人們社會活動的信任成本。
大白|鏈客:據悉本體目前已經成為谷歌雲的官方合作夥伴,落地案例已經被谷歌官方收錄,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具體的案例嗎?
Kendall Mao:在去年,本體的開發平臺就已經登錄谷歌雲商店,實現了包括谷歌雲、亞馬遜雲、微軟雲在內的全球前三大公有雲商店的全覆蓋。全球區塊鏈開發者能夠通過使用這些開發平臺實現區塊鏈開發環境一鍵部署和高效使用。此次,伴隨著本體成為谷歌雲的官方合作夥伴,本體生態中有三項重要合作案例被谷歌官方收錄。
第一個是和OGQ的合作。OGQ是一個領先數字資產內容平臺,它始終關注為創作者和用戶提供最佳的數字內容平臺和可信的交互流程,使得創作者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內容產出上。在和OGQ的合作中,本體為 OGQ 提供版權上鏈方面的技術支持,所提供的定製化解決方案與谷歌雲平臺充分結合,進一步幫助 OGQ 實現版權保護。目前,有近3萬的數字版權內容上鏈。
第二個是和開雲宅配攜手。和開雲宅配的合作落地在「在線消費+即時配送」的商業場景上,賦能於新能源汽車產業,解決許多城市末端配送工具效率低下,商流層主要依賴人力運輸,使用傳統載具完成訂單配送的痛點。得益於本體區塊鏈技術與谷歌雲服務,該行業中的一些現實問題諸如履約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等也得到了有效解決。目前,已有超百萬條企業級數據記錄在鏈上。
第三個合作是和德國著名化學品集團朗盛。本體為朗盛提供特殊化學品交付解決方案等定製化服務,將區塊鏈與物聯網技術深度結合,形成基於區塊鏈的特殊化學品物流追蹤服務,並搭建可靠與可擴展的基礎設施至谷歌雲平臺。此次合作幫助朗盛為商品創建數字身份,整個流程中的內外部參與者皆可通過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了解到各項數據信息。這將有效提升其內部流程效率,減少審核時間和勞動力成本。
這些具體的落地案例說明本體技術上具備賦能各產業的能力,能解決行業應用中的關鍵痛點。我們將在此基礎上為各行各業提供更方便更易用的開發平臺,讓實體產業真正從區塊鏈技術中受益。
大白|鏈客:目前本體是ONT ONG雙通證模式,請問Kendall本體團隊為什麼要推出兩個通證?基於哪些方面的考慮?
Kendall Mao:通證模型是為治理和經濟模型服務的。本體採用雙通證設計,用戶使用ONT進行質押參與到本體鏈的治理中來,而ONG 作為交易手續費來使用。ONG作為交易手續費消耗後,進入質押激勵池,重新分配給參與治理的節點和質押用戶,節點和用戶取得ONG後,又用於應用中。在這樣一種循環流通中,使得ONG隨著應用的擴大而增值。
ONT和ONG這兩種具有不同功能的通證雖然是解耦式設計,但它們的價值邏輯是正相關的。業務應用的擴大,會帶來ONG流通速度的加快,質押ONT的用戶和節點單位時間內的激勵收益增大。這種生態價值的提升可以直接反應到參與治理的用戶上,從而帶動質押工具ONT價值的提升。同時,這種解耦式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ONT價值上升導致交易手續費的快速上升。
總得來說,ONG、ONT雙通證模式的設計,即激勵了更多節點和用戶參與治理,使整個本體鏈更加地去中心化,打造更好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又讓用戶和應用能夠享受到質優價廉的區塊鏈服務,刺激生態的發展。
大白|鏈客:在最新的治理與質押經濟模型中,為何要把每筆交易費用從原來的0.01調整到0.05,這是出於哪些方面的考慮?對於節點生態會有哪些影響?
Kendall Mao:本體採用VBFT共識機制,這是一個結合PoS、VRF和BFT的共識算法。成為本體共識機制中的共識節點或候選節點需要質押ONT通證。通過質押,這些節點將收到包含交易手續費在內的ONG激勵。
首先從節點上考慮,從最初的設計上看,節點質押收到的激勵應該要能覆蓋運營一個節點所需的成本,並為節點帶來一定的收益。對於節點來說,手續費激勵和 TPS以及每筆交易費用正相關。為了保證一定的手續費激勵,保證節點的活躍性和參與性,TPS和每筆交易費用之間應該有個平衡。
其次,對於普通用戶和dApp開發者來說,相比大部分公鏈來說,0.05 ONG的每筆交易費用還是足夠低廉,加上Ontology秒級出塊和快速確認的能力,Ontology還是可以成為應用落地的首選。
因此,綜合上述原因,經過社區提議,節點投票,達成了這樣一個社區共識:為了更健康的治理模型以及更可持續的發展,每筆交易費用從原來的0.01 ONG調整到0.05ONG。從UTC時間7月7日起,這項改動經過投票,已經生效。
大白|鏈客:新的治理與質押經濟模型調整了節點以及用戶的參與門檻,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其中,目前來看節點及用戶的收益率有哪些變化?
Kendall Mao:先說一個很直接的答案:無論節點還是用戶,質押收益率都有了可觀的增長。
本體在制定新的治理和質押經濟模型中,一個最主要的指導理念是讓更多的社區成員參與到本體治理中來。因此,候選節點的質押門檻降低到了10,000 ONT。而用戶參與質押更是取消了門檻,任意用戶,只要持有ONT,就可以選擇節點來質押並取得激勵。
同時,我們又簡化了質押流程並提供詳細的質押操作步驟說明。節點申請者不再需要進行KYC,而是可在Owallet錢包上一步操作就可以成為節點;用戶也可以在Owallet錢包或者ONTO錢包上進行一鍵質押。在這樣的改變下,本體鏈上質押的ONT已經幾乎佔到了總流通量的三成,節點數目也增長了五成以上。
除了調整門檻擁抱更多的社區成員,質押激勵的來源也更加豐富。除了已有的手續費激勵,每年1000萬ONG的基金會激勵,這次額外增加了釋放的ONG激勵。從目前的釋放曲線來看,這一年將有超過3150萬的ONG作為質押激勵釋放。還有重要的一點是,隨著剛才提到的OGQ以及開雲宅配等這些應用的落地,這將大大提升手續費激勵。在應用落地、豐富激勵等多種改變下,節點和用戶的收益率都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說超越了絕大部分PoS公鏈的質押激勵。
大家可以登錄本體的節點網頁https://node.ont.io,利用官方提供的計算器算一算目前的質押激勵,相信會感到驚喜。
大白|鏈客:本體在社區節點治理方面與其他公鏈相比有哪些特別的地方,有哪些經驗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嗎?
Kendall Mao:就像上面回答中提到的,讓本體成為一個更優秀更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並在實體產業落地應用,解決實際問題的痛點,是本體一直努力的方向。在此目標上,本體希望更多的社區成員能參與到本體治理中來,無論是以節點的方式還是以質押用戶的方式,本體都十分歡迎。可以看到,無論是節點KYC的取消,節點質押門檻的大幅降低,還是節點收益的成倍提高,都是在歡迎社區節點的加入。本體有著透明的治理機制,大家都可以通過這樣一個經過社區共識過的治理機制不斷參與到治理過程中,更多的社區節點也會參與到這個過程中。社區節點可以一起維護本鏈區塊鏈的穩定和安全運行,並可以提出針對本體區塊鏈網絡的改進建議,經過社區討論和節點投票,優秀的建議會生效執行。
大白|鏈客:本體在應用落地方面目前還有哪些成果,未來有哪些規劃?
Kendall Mao:我們在上面聊到了和數字資產內容平臺OGQ在版權方面的合作,和開雲宅配在消費及配送場景上的合作,和化學品集團朗盛在供應鏈方面的合作等。此外,本體還和OpenKG合作,進行海量知識圖譜用戶案例的上鏈。OpenKG 是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語言與知識計算專委會所倡導,由來自浙江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等多個單位的知識圖譜團隊共同維護的開放知識圖譜社區項目。本體在此次合作中為 OpenKG 項目提供全面技術支持,完成知識圖譜的鏈上記錄。
我再舉一個本體的落地項目, SAGA。SAGA基於一套完整的數據交互協議開發而成,為個體和機構等提供一個標準化和低成本的去中心化可信數據交換平臺。通過本體自主研發的分布式數據交換框架DDXF,SAGA具備去中心化的數據確權、數據相關權力轉移,數據安全傳輸、數據隱私保護、點對點、跨平臺數據交換等能力。大家如有興趣,可以去SAGA的官網查看更多信息:https://sagamarket.io。
就未來規劃而言,其實本體的定位一直是「A blockchain for self-sovereign ID and Data」。在未來,本體還將堅持自主管理身份和數據的路線,讓技術為信任賦能,為實體產業賦能。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鏈客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