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複製時代,手寫招牌價值何在?

2020-12-05 第一財經雜誌

營業了半個世紀的玩具店、傳承了三代的理髮店、店主今年 92 歲的樂器店……這些都不是旅遊雜誌會推薦的網紅店鋪,也不是品牌化運營的傳統老鋪。你可能只是在上學路上、下班路上、或是平時閒逛時無意間會看到它們。然而,在城市裡,這些店鋪正在不斷消失。若岡伸也,一個在大學攻讀視覺設計的年輕人,也發現了小店招牌的魅力。和很多人關注的產品和店鋪歷史不同,他的著眼點在那些由經營店鋪的店主們手寫的招牌。在這個年代,大多數店鋪招牌字體都由專業設計師通過電腦程式設計,那些不那麼精緻,甚至有些粗糙的招牌,反而顯得更為有趣。若岡伸也一邊觀察和拍攝這些有趣的招牌,一邊把它們上傳到自己的博客「看板人」(http://kanbanman.jugem.jp/)。還有兩個人也被他做的這件事吸引了,2012 年,他與同專業的下濱臨太郎,還有在網上看到若岡作品的西村齊輝,共同把這個博客發展成了一個項目——Noramoji Project(のらもじ発見プロジェクト,野良文字發現項目)。「Noramoji(のらもじ,漢字寫為:野良文字)」是他們自創的一個日語詞。「野良」這個詞,如果跟貓或者狗一起用,指的是流浪貓或者流浪狗的意思。在「野良文字」這種描述中,你會很容易感受到那些曾經風光過的小店招牌,逐漸在城市商業叢林中失去立足之地的感覺。在這個項目裡,他們完成了一整套觀察與重塑的工作:拍攝完招牌之後,分析手寫字體的特色,然後重新設計還原整套字體。日文的「假名」就好比中國的拼音,不像漢字那樣數量龐大。他們還原設計的整套字體,也主要依據商店使用的片假名或者平假名,每次設計 46 個字母。他們將整套字體上傳到網站(http://noramoji.jp),人們可以讀到與這些字體有關的故事。有兩種方式下載字體:在 Twitter 或者 Facebook 等社交網絡分享傳播、免費下載,或者捐贈 100 至 1000 日元(約合 6.5 元至 65 元人民幣)付費下載,這些捐贈將主要用於使用這些字體的原始店鋪,部分資金用於 Noramoji Project 項目運營。迄今為止,Noramoji Project 已經分析設計了帶有 16 家店鋪招牌特色的 16 種字體,這個項目還在繼續發展。

根據他們的說法,已有一萬多人下載使用他們的字體。在 2014 年獲得日本媒體藝術祭娛樂部門優秀獎和 TDC(Tokyo Type Director Club)RGB 部門優秀獎之後,很多美術館也邀請他們去做工作坊,教授大家如何從招牌中汲取靈感設計一套字體。

除了通過字體將老店鋪的魅力傳達給更多人以外,Noramoji Project 還想要讓更多人意識到,字體創造並不僅僅是設計師坐在電腦面前冥思苦想而來,也可以是每個普通人只用紙和筆就能實現的。字體之美不僅可以通過商業品牌表現,而且存在於大街小巷。

Noramoji Project 對於民間藝術的推崇,也體現著日本美學家和思想家柳宗悅在一百年前提出的「民藝」理念。1926 年,為了抗衡當時工藝界推崇華麗繁雜的裝飾用品的主流審美,柳宗悅發起「民藝運動」。他從日本各地收集當地手工藝人製作的陶器、染織品、漆器、木製品等,主張從這些日常使用的物品中感受到健全之美。在 2014 年 Noramoji Project 獲得日本媒體藝術祭娛樂部門優秀獎時,平面設計師、藝術家宇川直宏把這個項目稱為當代的「民藝運動」:「在老齡化和少子化的當代日本社會,推進地區活性化的嘗試很多,然而這個項目是前所未有的。這些帶有昭和氣息的商店招牌,以字體的方式在網絡上得以永久保存和傳播,銷售字體所獲收入,還會返還店主幫助其持續經營。它們不再是走丟了的文字,它們在這裡找到了家。」

相關焦點

  • 20年堅守,漢王友基躋身數字手寫賽道世界領先企業
    ,誰也想不到,在龍華的一個並不起眼的工業園區,藏著一家從事數字手寫技術的公司,而李遠志作為總經理,已經堅守了20年。 在20世紀90年代末,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傳統音樂播放和影像處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類從此迎來了音樂數位化和影像數位化的時代,而手寫數位化技術也在此時同時誕生。1998年,李遠志毅然決定從體制內下海,投身到手寫數位技術應用的潮流中並創辦了友基公司,順應時代發展,2017年與漢王科技融合建立漢王友基,立志為推動和普及手寫數位化應用而奮鬥。
  • 人工智慧時代的價值危機、資本應對與數字勞動反抗
    利用數字機器的算法生產力,資本開始新一輪時空修復和剝奪性積累,竭力實現對大眾生命政治活動的吸納和人類生活經驗的價值化,以不斷維繫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價值構式。面對日益加深的數字奴役和算法操控,人工智慧時代的勞動解放,既需要警惕「無用階級」③等技術悲觀論思潮,又要摒棄技術加速主義的數字烏託邦幻想,探求更加切合實際的鬥爭策略和反抗路徑。
  • 華為MatePad Pro手寫體驗:無紙化的時代
    [PConline 評測]公司每個月都會派發各種文具,領的最多的就是本子和筆,現在雖然手機和筆記本都是標配,但是很多會議還是覺得手寫最方便,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真是一點沒錯。這也是因為在需要快速記錄的時候,手寫這種傳統的記錄方式比在手機上敲字要更快,也比錄音再轉換文字更方便。
  • Zero數字平臺:讓數字資產價值最大化
    對於比特幣來說,對其市場價值的發掘程度無異於人類探索宇宙。現階段了解數字貨幣的人還是少數,如果把前十年的數字貨幣當剛開始的1.0版本。那麼未來十年甚至是幾十年,將會是數字貨幣大眾化的2.0版本。 而數字貨幣2.0時代即將開啟,Zero數字平臺認為這將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數字貨幣平臺的競爭將不再是產品的競爭,渠道的競爭,而是資源整合的競爭,終端用戶的競爭。
  • 講座|原博:數字時代手工造紙的價值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編輯 劉悠揚 通訊員 瘦竹「知美學堂」第三季第3講「一紙傳心:中國手工造紙技藝的傳承與衍生」於2020 年 11 月 21 日晚在深圳圖書館五樓報告廳舉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博通過紙的歷史、手工紙的製造工藝、手工紙當今面臨困境以及為了手工造紙技藝的傳承所做的大量工作等幾個方面分享了中國手工造紙技藝的傳承與衍生的價值和意義
  • 羊村專著班回顧|《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首先,在於對法西斯主義的反擊;其次,由於法西斯主義依賴舊的藝術概念 ,如形式、風格、永恆價值等等, 因此 ,對法西斯主義的反擊首先要對藝術重新加以定義。第二節 機械複製      「複製」由來已久,可以表現為三種形式:一是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對作品的模仿,二是大師為推廣自己的作品而進行複製,三是以盈利為目對作品進行複製。
  • 數字繪圖強勢來襲,手繪畫圖時代要終結?
    去一年,數字繪圖強勢來襲,很多珠寶人都跟風去學了「iPad數字繪圖」,傳統手繪在珠寶設計中要成為過去式了嗎? 傳統手繪與數字繪畫 幾百年來,繪圖與工藝一直是珠寶領域必不可少的兩項基礎技能。
  • 大數據時代連接數字價值 英業達發布Golduck伺服器
    數字洪流時代已經到來了,這是毫無疑問的事實。從近年來的相關數據報告可見一斑:到2020年,僅一位網際網路用戶每日就能產生1.5GB的流量,一家智能工廠每天將產生1PB的數據,而雲視頻服務提供商每日則將產生高達750PB的視頻數據。
  • 【第七十九期】讀書筆記 |張偉:本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機械複製:藝術走出象牙塔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這篇中,探討的是在技術革新所引起引發的社會變革,時代變革與藝術政治主體,本雅明以敏銳的社會感知力闡明了機械複製給藝術創作、傳播、接受帶來的變化。」——在機械複製時代凋萎的東西正是藝術作品的光韻(aura,又譯 光暈、靈韻)。
  • word怎麼做手寫籤名
    有個朋友向小編求助,他遇到了一個問題,工作中經常要做合同,合同除了加蓋公章,還要有老闆的手寫籤名,而老闆又時常不在公司,想把老闆的「手寫籤名」電子化,直接在複製在word裡,但不知道怎麼弄。其實用word實現「手寫籤名」也不是很難。2. 先在一張白紙上寫下手寫的籤名,然後拍照做成圖片。3.
  • 溫嶺街頭這些舊招牌保留了幾十年,你小時候有看過嗎?
    當手寫字體還稱霸天下的時候去老城區的街頭隨意逛逛舊招牌上的手寫字體往往代表著當時的生活美學順著舊招牌重回二十年前的老溫嶺與上個世紀來一次碰頭一起感受當時的生活韻味吧▼仙都酒店,藏在老城開了20年,依舊在同一個位置自製的嗆蟹味道依舊已經開了多年酒店外觀已經變得破舊生意依舊和當年一樣熱鬧當年的虎山樂園是孩子們遊玩必去的場所之一「城關聯防大隊」的招牌依舊掛在公園的安保室門口
  • 實戰|手把手入門神經網絡,74行代碼實現手寫數字識別
    二、 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手寫數字識別手寫數字識別是機器學習領域中一個經典的問題,是一個看似對人類很簡單卻對程序十分複雜的問題。很多早期的驗證碼就是利用這個特點來區分人類和程序行為的,當然此處就不提12306近乎反人類的奇葩驗證碼了。
  • 自創個性化藝術字其實很簡單:在手寫字基礎上藝術化加工
    職場上電子籤名,自媒體帳號名稱,以及自媒體作品上等各種數字內容中,如果採用自創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字,以突出個性化創意,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怎樣快速製作個性化的藝術字呢?本教程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在手寫字基礎上進行藝術化加工。
  • 姜奇平:論數字經濟的價值本體
    這就變為舊學為體、新學為用,抓不住時代變化的根本所在。本文分別從價值本體的形容與內容兩方面來分析數字經濟的價值本體。 一、數字經濟的價值「容器」:附加值 先從計量維度這個形式上理解數字經濟。就價值的主導方面(或主導價值)而言,農業經濟的價值本體在使用價值,工業經濟的價值本體在交換價值,數字經濟的價值本體在於特殊定義的附加價值。
  • 從機械複製到數字合成的超影像挑戰
    自19世紀開始,人類發明通過機械裝置完成的感光過程,開啟了影像現代性的新時代。影像的現代性意味著人類社會的主體意識可以藉助於視覺的機械複製手段來予以塑形。通過視覺觀察的位置和視覺獲取的方式,作為傳播者的社會主體不僅拓展客觀認知的視野,同時也在更新和建構新的社會關係。
  • 無真身,影何在?數字王國揭秘《影》視覺特效製作
    達成「最驚豔」標準結局的過程,好萊塢視覺特效巨頭數字王國憑藉技術和創意實力參與其中,來自數字王國的藝術家們專注於刻畫影片的重要戲碼:境州「巷」戰。電影中,鄧超飾演的「影子」如約應戰境州「戰神」楊蒼(胡軍飾),不惜充當誘餌分散注意力;同一時刻,田戰(王千源飾)集聚死士潛入境州,從城中高處穿過村莊抵達一處谷底,他們撐起沛傘行進,抵禦敵軍,奪取失地。
  • 擺地攤專用-手寫螢光屏(板)帶燈光的,可移動的廣告牌
    按款式分有兩種,一,螢光屏和支架分離,這也是最早上市的手寫螢光屏(板)二、螢光屏和支架混為一體的。一、螢光屏和支架分離的這種手寫螢光屏(板)的亮點是,安裝方式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可以直接掛在牆上,也可以用支架支在地面上。
  • 美聯儲:數字貨幣時代的代幣和帳戶
    雖然用於控制這些代幣的用戶餘額軟體被稱為「加密貨幣錢包」,但這些錢包不包含任何具有單位價值的東西。相反,加密貨幣錢包擁有一個私人密鑰,允許其持有者在區塊鏈平臺上授權交易,其方式大致類似於在支票上簽名。雖然代幣可以通過錢包軟體查看或控制,但就它們「存在」的程度而言,它僅存在於由區塊鏈平臺的計算節點維護的複製資料庫中,並以帳戶餘額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作為錢包軟體本身的數字「對象」。
  • 彭波| 論數字領導力:數字科技時代的國家治理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網際網路研究院(深圳)院長,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原專職副主任彭波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給了數字科技在抗疫中的大放異彩的機會,更助推數字科技時代的全面到來。在後新冠疫情時代,應建立與數字科技兼容匹配的治理模式,讓具備數字領導力的數字政府成為數字社會的標配。
  • 數字展廳設計如何體現核心價值!
    數字展廳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當下5G技術的來臨,企業展廳開始邁進數位化時代。打破傳統圖文靜態展示,開始融入數位化多媒體技術,向動態展示形式演變,讓數字展廳成為了展覽展示設計的主流,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打造數字展廳來展示企業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