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李琪婷 陸懿婷 澎湃新聞記者 劉嘉酈
2017-08-02 09:35 來源:澎湃新聞
臺灣的悠遊卡類似於上海的交通卡,但適用範圍更加廣泛,持悠遊卡除了可搭乘臺北捷運、公交車、鐵路、渡船、部分長途汽車(臺灣好行)等臺灣多個縣市的大眾運輸工具外,也可支付路邊停車、停車場、公共自行車租借、計程車等與交通相關服務的費用,甚至在便利店也能使用,十分方便。
貼有悠遊卡標識的便利店都能購買和充值悠遊卡在臺灣捷運站或是貼有悠遊卡標識的便利商店(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萊爾富、OK超商)都能購買或者充值,臺灣部分大學的學生證也具有悠遊卡功能,還能享受學生九折優惠。
公交車招手停車,按鈴下車。臺灣的公交車無論是從車身設計還是乘坐模式方面,都與大陸有所區別。臺灣公交必須在車站招手,才會停下。如需下車,也必須在到站前提前按車上配備的下車鈴,以示意司機要下車。公交付費也依照具體公交的要求有所變化,請注意車內的指示燈,會顯示是上車收費還是下車收費。如果刷卡,也會出現上下車都需刷卡的情況。
臺灣公交車的上下車方式也和大陸傳統的有所差異,部分是後門上車,前門下車,部分是前門上下車,也需多加注意小心。
計程車不同於大陸滴滴打車的盛行,臺灣基本沒有app叫車的情況,可以選擇路上直接招車和電話招車兩種方式。酒店或民宿老闆大多會提供當地的計程車車隊的招車電話。臺灣的便利店,如711也會有打車的服務。
很多人說,他們在臺灣的計程車上,找到了久違的人情味。但臺灣公共運輸較發達,打車機會較少,價格也較貴。臺北是1.25公裡70TWD(大約16人民幣)起跳,續跳每250公尺加5TWD(大約1元人民幣)。晚上11時以後至早上6時以前附加20%加成費。農曆春節期間運價會略有調整。
長途客運巴士班次密集的長途客運巴士臺灣的長途客運巴士眾多,有國光客運、葛瑪蘭客運和首都客運等,往來於各城市間的長途巴士班次密集,有些路線甚至24小時皆有車班服務,極其方便。如遇上旅遊旺季,買不到時間合適的臺鐵票,長途客運就是救急的好選擇。比如從花蓮到臺北的臺鐵在旅遊季常常一票難求,若未搶到票,便可用花蓮到羅東的區間車和羅東到臺北的長途客運組合代替。
捷運捷運是什麼?很多人會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在臺灣,「捷運」則基本與地鐵同義。目前臺北、高雄、桃園已經有捷運線路開通運行,新北與臺中的捷運正在興建,而臺南則尚在規劃中。其中臺北捷運路網範圍涵蓋臺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目前共有5主線及2支線。
捷運高雄美麗島站與上海地鐵相比,臺北捷運末班車時間較晚,其於每日6時發出首班車,隔日0時由端點站對開末班車,所有列車全部收班時約凌晨1時15分。如遇大型活動結束時間較晚,臺灣捷運可能還會延長運行時間,給民眾及觀光客提供更多的便利。
臺鐵、高鐵火車開過,一路都是最美的風景。臺鐵目前營運中的客運車種分為用於中長程運輸的「對號列車」與用於中短程運輸,不劃座位的「非對號列車」兩大類型。其中對號列車共分三種:自強、莒光、復興。自強號為目前臺鐵中最高等級和停站最少的列車, 莒光號其次、復興號居末。非對號列車則包含區間快車、區間車和普快車,為大量的通勤族群提供服務。而臺灣高鐵目前只有一條線路,從南港至左營,全線共設置12個車站。
小小的臺鐵票,有一種莫名的萌感。臺鐵及高鐵均可在網上憑身份證明(如臺灣通行證等)用信用卡購票,也可以在便利店通過ibon平臺訂票(需繳納一部分手續費),如果是短程旅行還可以在車站現場購買當日票。其中臺鐵可提前14天訂票,高鐵則可提前28天,如果計劃在旅遊旺季出行或是進行長途旅行,那一定要儘量提早購票,否則很有可能一票難求。
Ubike無人管理自助式服務的Ubike對於使用人的自覺性要求頗高。Ubike指的是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它與目前大陸風行的共享單車類似。但和摩拜、ofo不同的是,Ubike不用app操作,而是採取會員制的方式。它採用24小時開放的無人管理自助式服務,每個站點設有自動服務機(Kiosk),使用者可利用服務機申請加入會員、付費和租賃單車。此外,也可以在Ubike官網或是線下的服務中心辦理會員申請。「會員」可直接持已經註冊的悠遊卡或一卡通到各停車柱感應卡片後取車;「非會員」則須透過自動服務機付款(可使用Visa/Master/JCB晶片信用卡)後選車。需要強調的是,與共享單車不同,Ubike還車時必須要定點停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