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土龍山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因地制宜,把創建巾幗就業扶貧車間作為促進農村貧困婦女就業增收的重要舉措,實現貧困戶在「家門口」掙錢的機會。
(一)帶動婦女就業,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
眾所周知,貧困人口中有一部分人苦於沒文化、沒技術,找不到工作;有的上了年紀,或是身體有殘疾;還有的上有老、下有小,不方便外出打工,迫切需要在家門口就業。我鎮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婦女帶頭作用,積極打造巾幗扶貧車間。採取技能門檻較低,廣大婦女能夠儘快上手、短期見效形式,相當於把就業崗位送到貧困群眾的家門口,既能照顧好家庭,又能實現就近就業增收。
這種創新性「送崗上門、就近就業」的扶貧模式,讓貧困婦女變身產業工人的同時,實現了「顧家、務農、打工」三不誤,讓貧困群眾心裡更暖、底氣更足、日子更有奔頭。
(二)車間建到村頭,就業脫貧不愁。
利用土龍山鎮永勝村村委會閒置房屋,打造出200平米扶貧加工車間。組織廣大貧困婦女,通過技能培訓,送訂單到戶,將技術含量較低、易操作的手工編織車座墊生產原料發放到貧困戶手中,實行按件計酬,讓貧困戶自由支配時間,在家中進行「家庭式」生產加工。
在疫情期間分批次對貧困婦女進行培訓,同時輻射周邊村屯婦女前來學習手工編織技術。每一件成品4.5元,政府補貼3元,學成後每天可賺20--30元左右,每年可增收5000--8000元。截止目前,培訓學習已完成五期,學成人員已達100餘人。有活幹、有錢賺,貧困群眾心裡就更踏實了。
(三)延伸產業鏈條,發展多項生產。
「巾幗就業扶貧車間」使農村婦女就近就地就業創業的願望成了真,既滿足了企業用工需要,又實現了農村婦女居家就業、穩定增收,促進了社會穩定、家庭和諧,獲得了多方共贏的社會效益。
下一步,我鎮將進一步發揮黨聯繫廣大貧困婦女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找準黨政所憂、婦女所盼、企業所急、婦聯所能的切入點,積極發展手工刺繡、麵點師培訓等多項生產,探索出一條「輸血」扶貧轉為「造血」脫貧的道路,讓貧困戶的錢袋子實實在在地鼓起來。
(來源:和諧土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