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向中方出口,全世界僅兩國掌握的技術,幾年後中國成功突破

2021-01-07 兵器雜誌

航空母艦讓遠洋打擊成為現實,但是全世界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並不多,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研發費用是一筆天文數字,更是由於其研發技術就相當難掌握,甚至在基礎的外部建造方面,想要建造航母的國家就遇上了難題。當年「瓦格良」號剛剛抵達我國,一位專家便感嘆,這一航母採用的鋼板技術極難掌握,就算是給我們20年的時間都有很大難度。

我國克服重重困難,軍事建設決不放棄

據了解,當時掌握航母鋼技術的國家只有兩國,那就是美國與俄羅斯,他們也曾明確表示,這是相當機密的技術,不會向我國出口,讓我國在較短周期內建造航母的願望打破,但這也讓我們更加堅持不懈,誓要在這一領域實現突破。實際上,我國在沒有任何經驗的前提下,想要完成航母的建造,並不是一件易事。不僅僅是航母鋼,還有彈射器、阻攔索、航電設備、艦載機等一系列配置,都是我國需要克服的難關。

儘管我國當時擁有一艘「瓦格良」號,但它從烏克蘭運往國內時,內部設備大都拆解,只剩下一個空殼,再加上海水長時間的腐蝕,一些關鍵部位也失去了使用價值,還需要大量的對稱球扁鋼進行修補。當時這種鋼材我國並沒有相關技術可以生產,不得不開始自行研發,在不少專業人才的努力專研下,我國利用一年半的時間攻克了關鍵技術,並如期交付了200噸的球扁鋼。

航母建造技術要求極高

但至關重要的航母甲板鋼問題還沒有解決,由於航母的作戰環境惡劣,它對抗海水腐蝕性的要求要比普通船隻高上許多,同時還要具備強大的抗磁能力,否則一旦對方使用電磁幹擾,這對在海上執行任務的海軍而言,是相當致命的打擊手段。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艦載機在航母甲板起降時產生的衝擊力與摩擦力,以及耐高溫性。要知道,每架艦載機重量至少在30噸以上,若沒有強大的抗衝擊性,甲板就有被降落的艦載機掀翻的可能。至於耐高溫性,則是艦載機發動機在起降時噴射的火焰溫度高達幾千度,高溫炙烤下一般剛才是承受不住的。

當時掌握這一高性能航母特種鋼技術的只有美俄兩國,美國在航母領域的成就遙遙領先世界,其11艘核動力航母更加彰顯出其航母鋼的高性能。至於俄羅斯,雖然只有一艘趴窩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但這也是曾經的世界大國蘇聯建造,其採用的航母鋼自然不容小覷,美俄兩國使用的航母鋼都是世界上性能最為強悍的鋼材。

幾年後我國成功突破技術

就在他們堅決不鬆口後,我國專業人才夜以繼日研發這一技術,經過5年的時間終於成功突破,建造出了世界上最寬的軋機,厚度高達5.5米的閘機軋制出的鋼板結構均勻,質量也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儘管美俄兩國的拒絕讓我國花了更多時間去建造航空母艦,但我國在成功掌握這一技術後,也不用受制於人,這也是一大幸事。

相關焦點

  • 核心技術被美封鎖,全球僅中國研發成功,俄國用「國寶」技術交換
    如今,中國改革開放後,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早期,我國的發展也經歷了許多曲折。畢竟,西方國家採取了技術封鎖的措施。如果我們想突破,只能靠自己。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並且在許多技術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有一項技術,全世界只有美國擁有。
  • 泰國向全世界宣布?和中國籤訂417億大單,日本:憑什麼拒絕我
    近年來,中國在發展國內經濟的同時,也與許多國家開展了深入的經濟合作,在加強自身的同時,也幫助其他國家共同進步和發展,中國日益強大的國際地位和強大的實力也使中國成為他們合作的首選,今天我要說的是泰國向全世界宣布?和中國籤訂417億大單,日本:憑什麼拒絕我。
  • 美國會不會賴掉中方600噸黃金?15國申請運回存美黃金,僅4國成功
    據金十數據1月15日報導,近年來,為安全起見,以法國、德國為首的15個國家,紛紛申請將保存在美國的黃金運回本土,但大多數國家都遭到了美國拒絕,僅有德國、荷蘭、土耳其和波蘭四個國家成功從美國取回黃金。但是,這申請成功的四國實際上也只運回了一小部分。
  • 中國崛起再次被美國阻攔,烏克蘭會倒向美國?拒絕與中國合作
    中國經歷過內戰,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經歷過數以萬計的戰爭,在美蘇「夾擊」下臥薪嘗膽,熬過蘇聯解體,抵擋美國「隔空攻擊」,中國的崛起向世人們證明 中國實力不容忽視,如今中國崛起再次被美國阻攔,烏克蘭會倒向美國?拒絕與中國合作!
  •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中方再也不會有苦說不出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中國人口的增加,導致環境保護問題的壓力越來越大。這兩年,中國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環保理念,中國對環保的重視越來越加強了,比如對長江實行10年的禁漁期、以及繼續加大對「三北防護林」的建設工程投入,說明國家未來的方向是不能以犧牲環境來發展經濟。西方:中國需撤回禁令,由不得你們說不,中方:禁令不會撤回。
  • 西班牙部分媒體炒作中方出口口罩未達到醫用口罩級別和檢測試劑盒...
    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宣布建立中韓重要商務、物流、生產和技術服務急需人員往來「快捷通道」。這裡我願介紹一下相關情況。中韓互為重要近鄰和重要經貿合作夥伴。「快捷通道」旨在在確保疫情防控前提下,為中韓重要的復工復產急需人員往來提供便利,維護發展兩國經貿合作,保持兩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 俄專家追悔莫及:不應該向中國出口蘇30,儘管當時賺得盆滿缽滿
    我們都知道自從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軍事力量也繼承了前蘇聯的「特點」,國家在軍事科技上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在俄羅斯有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是來自於軍方出口貿易,如果沒有軍方出口的利潤,俄羅斯工業根本不可能支撐到今天這種地步。
  • 澳大利亞反覆橫跳惹怒中國,中方發出最後通牒:「反華」就別打電話
    英國《衛報》日前以「中國告知澳方:停止視中國為威脅,否則不接電話」為題,發表文章稱,中方正在敦促澳大利亞政府,停止將中國視為戰略威脅,而這一決定將是重啟中澳雙方對話的關鍵前提。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一名高級官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還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澳兩國存在嚴重的外交分歧,但澳大利亞政府應該考慮「如何遏制雙邊關係的惡化」,並未雙方的談判創造良好氣氛。 除此之外,該官員還重申了中澳雙方當前面臨的困境責任完全在於澳方。因此,澳大利亞應該摒棄冷戰思維,將中國視為機遇而非威脅。
  • 這一回中方打出「王牌」,輪到美、日兩國開始猶豫了
    比如說科技方面,美國就對華為以及中芯進行了制裁,從晶片源頭來遏制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保障自己所謂的"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國出手反擊今年美國多次"挑釁"中國,在軍事方面聯合盟友多次在中國海域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在疫情方面將責任推卸給中國,這給中國造成了巨大傷害。
  • 中國向世界宣布,再次打破技術壟斷!日本卻向中國施「苦肉計」?
    我們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都一直有著大幅度的增長,僅僅七十年時間,我國竟已經成為了世界強國之一。在高科技領域中,作為發達國家的美、日、德等自然各佔優勢,所以此前,我國不得不進口發達國家的高科技零件、機器。如今,我國向世界宣布,再次打破一項技術壟斷!但日本卻玩起了「苦肉計」,表示希望中國能夠網開一面。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又一尖端科技突破西方封鎖,網友喜出望外
    在我國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的道路上,如果不是突破,就會從頭開始進行自己的研究開發,雖然旅途很艱難,但這也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力量發展的必要階段。一旦世界上大部分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在國際社會的發言權也將變得更加有分量。
  • 拒絕跟隨美英等發涉港聯合聲明後,日本政府「找補」:已向中國轉達...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洋】日本共同社7日稱,美英等國近日發表涉港聯合聲明時曾邀請安倍政府,但遭到後者拒絕。日本此舉讓美英等國感到失望。消息發出後,引發日本國內輿論關注。對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8日回應稱,已向中方轉達日本在香港問題上的立場,美英等國也認同日本的應對方式。據日本時事通訊社8日報導,安倍晉三當天在國會接受質詢時表示,「對我國來說,香港是擁有緊密經濟關係、人員交流的極為重要的夥伴,在『一國兩制』下,維持既有的自由開放體制,推進民主穩定發展,是我國一貫方針。」
  • 日本專家:中國真是「反人類」,英國死守的技術被遠遠突破超過
    在科技發展方面往往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畢竟人總是不願面對還沒到來的風險,雖然知道過於依賴外國技術是冒險行為,但當時大家也沒人會想到美國的「限制」會來得如此突然且致命,核心科技缺失,立刻讓華為受到一定成都的限制,這也給今後所有的中國企業提了個醒,必須自主掌握核心科技。
  • 這家中國公司被美禁止向中國出口技術,有點怪
    來源路透社今日,路透社消息稱,軟銀投資的初創企業達闥科技(CloudMinds)已被禁止與中國共享源自美國的技術,這意味著美國對在美開展業務的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限制進一步縮緊,同時達闥科技赴美上市的計劃可能暫時擱淺。
  • 臉書、推特等社交網絡公司拒絕向特區政府提供數據是否會被視作...
    總臺國廣記者:中阿合作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昨天成功舉行。當前全球抗疫和經濟復甦仍面臨嚴峻挑戰,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均面臨較大外部壓力和挑戰。在此背景下,中方舉辦此次會議有何考慮?會議為促進中阿務實合作取得哪些具體成果?趙立堅:昨天晚上,中阿合作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
  • 銳參考 | 中方對美釋放的這個信號,引人遐想——
    在14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回應這一報導時僅表示,目前中方暫時沒有可提供的消息。儘管沒有承認報導的真實性,但也沒有斷然否認該報導,給外界留下了想像的空間。過去幾年,川普政府像一頭闖進瓷器店的大象一樣橫衝直撞,不但把中美關係,也把整個世界攪得天翻地覆、一片狼藉,可謂「天下苦美久矣」!
  • 澳百億訂單打水漂,加拿大自告奮勇取而代之,俄:中方回應很解氣
    對此泰克資源負責人表示,中方如果做出這一決定,那麼該公司銷售額將會劇增。中國鋼鐵企業需要大量煤炭物資,缺乏相應物資之後一定會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加拿大就可以抓住這一機會。此前,中方與印尼雙方籤訂了一項協議,表示將向印尼引進大批煤炭資源,彭博社分析表示中澳關係日益緊張,中方取消該訂單讓澳方受到很大影響。
  • 中國故意拒絕美國加入空間站?總師:美國人的技術不行,還不夠格
    近日,據媒體報導,預計於2022年正式開始運行的中國空間站拒絕了美國團隊申報參與的項目,這引起了不少熱議。有網友聯繫到「中國被拒絕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往事,認為此舉可謂是揚眉吐氣,報了上世紀被美國拒之國際空間站門外的仇。
  • 中國長沙傳來好消息,又一項技術取得突破,「卡脖子」的時代結束
    這項技術一直以來都被西方感覺掌握在手裡,我國只能想盡辦法,不斷地進行利益交換,來獲取這項技術,但是十年以來西方國家還是不肯將最核心的技術教授於我們。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後,我國終於研究出了中國最大直徑的盾構機。這一臺盾構機出現,使我們終於擺脫了西方的束縛,不用受制於他人。我國的基建項目會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中,逐漸走向國際舞臺。在九月底,我國再一次地證明了自己的大國實力。我們研製出了京華號盾構機,並且會大規模的投入使用,這臺盾構機最大直徑達到了十六米,距離全世界最大直徑的盾構機,也只相差一米左右。
  • 僅5天就坐地起價?中方:絕不容忍
    中國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發展,取得的成就堪稱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一路上走來也是磕磕絆絆。我們遇到了太多的奇葩事情,有誠信的國家,也有不誠信的國家,我們都遇到過。在國際貿易中,兩國做生意講究的是合作共贏互惠互利,如果沒有誠信做基礎,那麼什麼生意也做不成,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剛和中企達成2000萬訂單!僅5天就想坐地起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