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號稱「技術立國」「製造立國」,製造業被視為國家發展的根本。日本六大財團作為日本經濟的中堅力量,經營業務非常廣泛,不過大體上都覆蓋了三大領域:金融業,綜合商社和製造業。其中金融業在泡沫經濟破滅之後,逐漸走上合併的道路,如今形成三大金融集團:瑞穗,三菱日聯,三井住友。而在綜合商社(主要從事商業貿易)方面,三菱商事位居第一。2018年,三菱商事的營業收入達到1452億美元,遠遠超過伊藤忠商事(屬於第一勸銀財團)的1046億美元以及丸紅(富士財團),三井物產(三井財團)。
綜合商社排名,三菱財團第一。那麼在製造業,到底是哪個財團領先?首先來看看三菱財團,三菱旗下目前擁有29家核心企業,其中從事製造業的主要包括三菱重工,三菱電機,三菱化學,本田,三菱汽車,尼康等。三菱財團的核心優勢在重化工業,三菱重工在機械,造船,軍工,航空航天,能源領域的領域首屈一指,重型燃氣輪機市場力壓美國通用,德國西門子,市場份額排名世界第一;作為日本最大的軍工和航空航天企業,三菱重工還負責日本運載火箭的研製,主導了日本國產民用飛機項目-MRJ。此外在煉油,石化工業領域,三菱化學,JXTG也佔據主導地位。
三井財團核心企業有25家,在製造領域包括了豐田,東芝,索尼,新日鐵,東麗,石川島播磨。雖然三井財團擁有豐田這樣的汽車巨頭和東芝這樣的工業巨頭,不過三井財團在重化工領域布局就比較弱,石川島播磨重工(IHI)的主要產品包括飛機發動機,軍艦,工業機械等,不過實力上跟三菱重工還有一定差距。
住友財團旗下擁有20家大企業,比較著名的包括住友金屬,松下電器,NEC,住友化學等。住友財團的主要優勢在原材料領域。富士財團包括29家大企業,代表性製造企業包括日產汽車,日立,佳能,日本精工等。可以看出,富士財團旗下的核心企業都是技術能力非常強的企業,日產的汽車製造技術,日立的電機,佳能的精密儀器,日本精工的軸承在日本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三和財團由41家企業組成,代表性的企業包括神戶制鋼,夏普。第一勸銀包括48家企業,從事製造業的包括富士通,川崎重工,旭化成,古河電工,安川電機等。第一勸銀在重化工業,電子電機領域擁有很強的實力。整體來看,六大財團中,重化工業實力最強的是三菱財團;汽車製造領域,三井財團首屈一指;電子電機產業,富士財團稍稍領先。
從各自擁有的世界500強數量來看,三井旗下包括豐田,東芝,索尼,新日鐵,此外日本電裝,愛信精機,斯巴魯,鈴木汽車4家公司因為是豐田集團成員,因此間接可以被視為三井財團旗下。而三菱旗下則包括了三菱重工,三菱電機,三菱化學,JXTG,本田技研5家企業。因為三井旗下相關製造業世界500強數量達到8家,加上豐田公司在日本的地位,因此可以認為三井財團的製造實力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