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靈。
相信大家都看過變形記吧。
就是十幾年來,每一季每一期都找一個城市的叛逆孩子與農村可憐孩子交換,每一次都拿著差不多的「劇本」。
所有被選中的城市主人公非富即貴,嬌生慣養,揮霍無度,從來不懂得什麼是尊老愛幼,眼裡也沒有法律道歉。
與之對比的是所有選中的農村主人公都是家境貧寒,吃穿成問題,父母不在身邊,身世坎坷並且陽光向上。
對比的越慘烈,看的人就越多。
有人說《變形記》非常的好,因為他改變了城市孩子的驕橫無理,讓農村孩子見證了外面的社會有多麼好,增強了他們的動力。
可事實是這樣嗎?
《變形記》有一個被認為是改造的最棒的孩子-易虎臣。
原來在家裡的他是一個虛榮臭美不懂禮貌的公子哥,就連參加節目都會爸爸用一部iPhone4s的手機騙去的。
到了農村後,見到了那麼樸實的農村人,於是心地變得很善良,也不虛榮也不臭屁了,變得非常懂禮貌。
後來他加入了當地的公益組織,憑藉著給山村捐東西,獲得了一大波粉絲,也是因為他,當時節目的流量漲得飛快。
有人說這不是一件好事嗎?說明這個節目確實有效的呀。
可我們看不見的幕後真相卻是,重回學校的易虎臣並沒有好好學習,還是和以前一樣打架,鬥毆,連中考都沒有參加。
後來創業失敗,拍微電影也以失敗告終。
2017年,他以創業為由向粉絲借了幾十萬後消失得無影無蹤,被法院列為失信人員。
這時我們才知道,所謂的改造不過是假象罷了。
還有號稱「活到老,整到老」的韓安冉,在節目中假裝取下了假體,後來回歸生活中又開始了整容,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越發膨脹。
最後的她經歷了結婚、離婚,和網紅撕逼、炒作前男友劈腿、墮胎、坐檯、被母親送往精神病院……
這時誰又能想起,這個女孩才21歲呢?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富人都在節目後消失,比如說因為表情包大火的王境澤,做了網紅,借著熱度辦起了直播。
借著自己的名氣來代言,並且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富人的遊戲玩得如火如荼,窮人的生活卻被鬧得天翻地覆。
美國詩人狄金森有首詩: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
那些被「消費」過後的農村孩子無人過問,以為他們又過上了如平常一樣的生活,可在大城市接受過了繁榮的物質,孩子的心又怎麼可能收得住了。
節目裡有位農村孩子被網友罵得體無完膚,他叫董建設。
在城市巨大的衝擊下他迷失了自己的本心,回到農村的他開始嫌棄家裡的潮溼與髒亂,開始看不慣父母掙不到錢什麼都不懂,開始相信城市富有的生活。
有人罵這個孩子不懂知足,可我覺得正是這種所謂的改變害了他的一生。
富人家的孩子借著節目為跳板,然後父母出錢炒作,把生活過得有聲有色,走著不同但輕鬆的路。
可窮人家的孩子,在短暫當了一段時間的「遊戲玩家」後又被扔回農村,打回原型。
心態好一點的孩子,帶著對世俗的憤怒與不滿僥倖搶救自己餘下的人生。
心態不好的孩子,在無人問津的地方不知死活,受苦的只有他的親人與朋友,還有曾經那個懂事的自己。
我永遠記得在《CQ》採訪城市孩子施寧傑時,當問道錄製節目時有不有被感動過。他是這樣回答的:
「節目組有位大哥人很好,節目拍完到長沙,他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饑渴,請我去洗澡,我很感動」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追根究底是所有家庭面臨的問題不一樣,從小培養到大的價值觀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天時間內改變。
富人希望孩子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農村得到改造的想法根本不現實。
而節目組希望窮人孩子在體會幾天城市生活後可以更加努力的想法也是異想天開。
他們沒有考慮到貧富差距的巨大化會毀掉一個孩子,也沒有想過這樣的做法根本無法改變任何人。
有句話說得好:幸福的家庭往往有一個共同點——父母能夠首先改變自己;不幸的家庭也有共同點——父母始終指望孩子迅速改變,自己卻紋絲不動。
節目結束後,不變的家庭環境,不變的教育模式,讓此前「變形」吃苦過程中那一點點小改變根本不堪一擊。
真正該參與變形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