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的營銷,總是能引起社會範圍內的大討論,像最近大火特火的藏族小夥丁真,哪個廣告公司看了不眼紅?這為啥就不是咱公司能做出來的案例?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兒怎麼就砸不到咱頭上?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這種級別的營銷案例可以說可遇不可求,拍丁真的攝影師拍了那麼多天丁真的舅舅、丁真的弟弟,他都沒想能想到拍丁真能火……這種事兒最後真的能火,只能說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但是雖然說成功有運氣的成分,但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自身的努力同樣非常重要,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下,從丁真大火的案例背後,咱們能吸取到的幾點營銷小知識:
首先,要想贏下比稿,想客戶之所需才是最重要。丁真的這場大火剛剛露出火苗的時候,全國各地不少網紅MCN就像聞到血的鯊魚似的撲了過去,甚至有的公司在他走紅當天就派人坐飛機飛到了他老家,要不是理塘平均4000多米的海拔,估計參與爭奪丁真大戰的MCN數量還要大幅增加。
但是!最終成功籤約丁真的理塘文旅(四川文下屬國企單位)贏在哪裡了呢?人家不僅給丁真開出了國企員工的公務員身份,月薪3500的工資+五險一金直到退休,還包教普通話,即使後來不紅了也保證可以讓丁真成為一名合格的講解員或者導遊。
這種條件相比其他的網紅MCN機構能開出的流量分成比例,真正想到客戶心坎裡,一下子就能在眾多比稿項目中脫穎而出,立於不敗之地。
第二點,創意洞察還是營銷的重頭戲。一直以來創意的價值究竟有多少一直被營銷圈部分人士的質疑,上有品牌策略下有媒體投放渠道,創意貌似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邊角料,但有時候,也正是創意這個不起眼的物件兒,能把整個項目的傳播範圍和傳播周期都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西藏旅遊這次能在丁真事件中迅速插上一腳,分走最大的流量就是因為緊緊的抓住了丁真是個藏族小夥,大家看了丁真的視頻都表示好想去西藏看看,而且丁真在接受訪談的時候對外表示過,他本人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拉薩,自己父母最想去朝聖的地方也是拉薩,這還得了,正主兒都明著自己拋橄欖枝了,西藏再不回應都顯得有點太不近人情了……
chua~西藏日報率先挑起了爭端,祭出一張布達拉宮的照片,上面寫著我們在西藏等你,還@了丁真、四川觀察、四川文旅。
這一下子就把整個四川文旅界、新聞界忙前忙後,辛苦耕耘才結出的小果實,一下子拽到了自己懷裡……
四川當即表示:我要裂開了。
隨後四川、西藏組成「竄稀CP」,開啟了漫長的「搶丁真拉鋸戰」。
四川這邊:丁真手寫體,「家在四川」
西藏日報:我不管,有錄音為證,丁真的心在西藏
甚至還有網友把丁真的手寫橫幅P成了「最想去拉薩」
這一下子就抓住了廣大吃瓜群眾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八卦心理,西藏這簡直是官方綠茶,不講武德,逼得四川只能拿出國寶大熊貓鎮樓:
但是網友看的開心,甚至還自發進行了觀戰總結:
西藏,一個讓人樂不思蜀的地方
好傢夥,這就是傳說中的布達拉宮的誘惑?
我的表面:你們不要再打了,我的內心:打起來打起來,跟它battle啊,扯她頭花~
這都不算什麼,令四川沒想到的大場面還在後頭,山東、吉林、甘肅、青海、甚至八竿子打不著的海南都嚷嚷著邀請丁真過去看看……這個時候再次印證了創意的重要性,這麼多想蹭流量的官博面前,只有湖北急中生智說丁真的皮膚和熱乾麵比較像,成功殺出重圍脫穎而出,其他官博的9宮格邀您圖就只能石沉大海了。
這個時候同時也帶給我們一個給我帶來了一個新的營銷啟示——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已經來了,能不能接得住看你自己了。因為就在各大文旅官博都在爭搶邀請丁真的時候,網友發現河南、內蒙古壓根沒有文旅官博,這個時候真是神仙也救不了你們哇。
截至小編發稿,丁真的熱度還在持續上升,2小時的直播首秀觀看人數10w+,獲得點讚100w+,後續想要借勢的小夥伴努努力,估計還有最後的機會,加油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