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嘶啦!」
隨著一聲脆響,一張薄薄的不鏽鋼片被輕鬆撕開;
它通體透亮,反射著鏡面般的光澤;
一張A4紙大小,但價值至少400元;
太原鋼鐵集團研發的0.02毫米「手撕鋼」是目前中國最薄的不鏽鋼。
2020年全國兩會前,習近平總書記山西行考察來到太鋼,特別關注了這個大眾眼中的「網紅」產品。
走進太鋼集團,全自動化的廠房車間內,齒輪飛轉,機器轟鳴,幾乎看不見汙染、聞不見異味。
習近平總書記深入企業,實地察看企業轉型發展案例。
光亮機組前,他駐足凝望,一條條薄如紙頁的亮銀色箔材正隨著開卷機向高溫退火爐裡緩緩傳送。
薄如紙頁能有多薄?
A4紙的厚度有0.1毫米,而這片鋼的厚度僅為A4紙的約1/5,0.02毫米,可以用手輕易撕開,所以被形象地稱為「手撕鋼」。
三四年前,該企業的產品70%—80%都是常規材料,技術含量低,市場競爭激烈。隨著電子產業的發展,太鋼於2016年開始轉型,產品向超薄、高硬、超平、特殊材質方向發展。
歷時兩年,經過711次試驗,攻克175個設備難題、452個工藝難題,太鋼終於成功生產出厚度0.02毫米、寬度600毫米的不鏽鋼精密帶材。
在太鋼車間,習近平總書記拿起一片「手撕鋼」仔細察看,用手指輕輕扭折了一下,不由稱讚道:「工藝確實好,就像錫紙一樣薄,百鍊鋼做成了繞指柔。」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從傳統鋼鐵加工邁向高精尖、高附加值產業的太鋼,正是傳統經濟模式堅持創新、走高質量轉型發展之路的一個縮影。
在生產車間門口,習近平總書記同圍攏過來的職工代表親切交流,「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在高端製造業科技創新上不斷勇攀高峰,在支撐先進位造業方面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深情的勉勵中,飽含總書記對創新的重視,更有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執著追求。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創新,他在《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一文中強調:「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登上國產大飛機和動車組,點讚LED產業,登上三峽大壩壩頂,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從高校到科研院所,從企業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習近平總書記孜孜以求創新發展的步伐始終未止。
「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要通過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一句句殷殷囑託,一聲聲切切叮嚀,入耳入心,促使中國「智」造創新之光頻頻閃現。
「復興號」高鐵跑出中國速度,港珠澳大橋創下多項世界之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北鬥打造中國人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一張張彰顯中國「智」造的創新名片,無不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更是不止一次強調,「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
明年我國將開始實施「十四五」規劃。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十四五」謀篇之際,尤需高瞻遠矚、思慮深遠。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地方考察、召開重要會議中聽取大家對當前經濟形勢、「十四五」規劃的意見和建議。
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專門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特別提到企業家要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勉勵大家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在困境中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從「舊動能」向「新動能」提升,從「積累量」向「提升質」發展。以創新為支點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千錘百鍊,永不言棄。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