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館2個月,重新開放後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是什麼樣?

2021-01-20 騰訊網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

重慶各大文博單位陸續恢復開放

今天,周末君帶你走進閉館2個月

重新開放後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先睹為快

視頻源 | 重慶文物

限流開放 觀眾參觀井然有序

圖源 | 圖蟲網

3月25日上午9點,已恢復開放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在豔陽高照中迎來新的一批參觀者。大家全程佩戴口罩,入館通道也沒有出現排隊和聚集現象。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觀眾完成一系列入館前安全檢查。

·在入口處,觀眾需憑參觀預約信息、惠遊碼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微信公眾號預約所用證件)方能入館。

·同時,觀眾須佩戴口罩並進行安檢和體溫檢測。

·凡有發熱(體溫超過37.3°)、咳嗽、胸悶、呼吸困難、乏力等可疑症狀者禁止入館。

據了解,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每天限流2000人,上午1000人,下午1000人。以預約時間先後排序,約滿為止。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採取實名制網上預約、分時接待、錯時分批入館等舉措,減少展廳內人流密度,觀眾可提前1-7日(含當日)通過微信公眾號參觀預約。

圖源 | 圖蟲網

博物館所有展廳開放

圖源 | 重慶文物

走進館內,除大三峽環幕電影和大轟炸半景畫暫不開放,三峽大壩數字沙盤暫停播放,展廳中的觸摸式設備暫停使用以外,一至四層的展廳已全部開放。

「疫情發生之前,我就聽說了三峽博物館《「國強」的生活——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慶生活變遷物證展》,但一直沒有機會來看,一聽說恢復開館,我就馬上過來了,希望能在撤展之前觀次展。」市民李女士說。

在展廳內,各式紀念西南解放勝利紀念章、20世紀50年代重慶市人民政府印、修築成渝鐵路時使用的鋼軌等3000餘件實物讓李女士駐足停留。

圖源 | 重慶文物

此外,館內的部分文創銷售區也正常開放,觀眾可以在享受文化的同時,將文創產品帶回家。

防疫不松,服務不減

圖源 | 重慶文物

據介紹,為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結束博物館的開放服務,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提早思考、及早謀劃、因館施策,提前研究制定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疫期復工工作方案》。

其中,強化安檢管控,對相關區域採取定時消毒,並將根據情況增加消毒次數。調整服務管理標準,博物館服務諮詢臺、安保人員、文創銷售區等一線服務人員必須佩戴口罩上崗。期間,暫停人工講解服務,推薦觀眾使用微信語音講解、視頻講解或租借自助導覽機,人工講解視情況陸續恢復。

圖源 | 重慶文物

在此,溫馨提示廣大觀眾,在疫情防控期間,合理安排參觀時間,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工作,享受博物館的同時,也不忘健康參觀、文明參觀。

小貼士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放時間

9:00至17:00(16:30停止入館)

周一閉館(逢法定節假日照常開放)

入館途徑

觀眾通過關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進行參觀預約,關注「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點擊「惠遊重慶」菜單,申請「惠遊碼」。

進館時,須現場出示參觀預約信息、「惠遊碼」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經工作人員核驗後方可進館。

參觀特別提示

1.倡導文明參觀,不得隨地吐痰,廢棄口罩等垃圾請投入指定垃圾箱內。

2.觀眾須加強個人防護,正確佩戴口罩,在館內不得摘除口罩。

3.參觀過程中避免聚集、面對面交流,主動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間距。

4.與發熱等症狀病例密切接觸或有發熱咳嗽等症狀人員不得入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閉館8個月後,宜昌博物館恢復開放,團隊預約暫不受理
    9月19日,宜昌博物館在閉館8個月後恢復開放。恰逢周末,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開啟博物館的奇妙之旅。 三峽晚報全媒記者黃今/文 記者夏曉君/圖三峽晚報全媒記者杜勇 攝三峽晚報全媒記者 黃今9月19日,宜昌博物館在閉館8個月之後,提檔升級工程現已完工,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並充分做好場館開放準備的前提下,重新恢復開放。首個開放日又恰逢周末,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打卡」參觀,開啟一場博物館的奇妙之旅。
  • 9月26日至10月9日 三峽博物館閉館時間延遲至晚上9點
    華龍網消息,今(24)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發布消息,該館將於2020年9月26日至10月9日(除9月28日周一閉館外)延遲閉館,每日開放時間為早上9:00到21:00,20:00遊客停止入場。
  • 博物館:中國恢復開放,歐美紛紛閉館
    中國疫情形勢持續趨好各行業開始恢復正常生產運行各地博物館開始陸續恢復開放與此同時國外疫情形勢卻越來越嚴重歐美各博物館開始紛紛閉館//////////中國各地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2月27日,國家文物局發布《關於有序推進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和復工的指導意見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數位化源於「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重慶12月13日訊(記者 成琪)有這樣一家博物館,在信息技術還沒有普及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做紙質資料的數位化;在博物館還沒有成為網紅打卡地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做虛擬展廳了,而這一切是因為愛,對文物的愛,對觀眾的愛。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斬獲文博界又一殊榮
    12月11日,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舉行,經過20家入圍項目單位代表精彩匯報和評審專家認真評議,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申報的重慶宋慶齡舊居「時代小先生」系列社教活動等10項案例被推介為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民俗民族面具欣賞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民俗民族面具欣賞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峽文化、大後方抗戰文化、統戰文化、移民文化」等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傳播為一體的綜合性省級博物館,館舍由主館、白鶴梁水下題刻博物館、保衛中國同盟總部(宋慶齡舊居陳列館)、塗山窯遺址四部分組成。
  • 看電影進劇場逛博物館……今年國慶中秋重慶有這些文化大餐
    國慶期間,重慶主要劇院精彩連連:在國泰藝術中心,10月1日有民族管弦樂《聲漫華表》中秋·國慶專場,10月3日則推出民族管弦樂《泱泱國風》中秋·國慶專場;在重慶大劇院,10月2日將上演合家歡親子雜技劇《熊貓—尋夢之旅》,10月3日奏響《箏魂——王中山古箏獨奏音樂會》,10月7日還有《山下山上——中阮大師馮滿天與滿天四重奏音樂會》。
  • 全球博物館閉館數量再增!歐美18個國家的博物館現狀如何?
    歐洲義大利作為繼中國後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國家,義大利政府3月8日出臺緊急命令,博物館和文化遺址都將關閉,至少到4月3日。此舉意味著,在羅馬奎裡納勒博物館博物館舉行的萬眾期待的展覽——紀念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將一直關閉,直到政府發布新的通知,而該展原定於6月2日閉展。義大利文化大臣DarioF ranceschini在推特上表示,閉館是「必要且痛苦的選擇」,並呼籲所有文化機構「充分利用其社交網絡和網站」。梵蒂岡博物館也將關閉,直至義大利相關政策的進一步通知。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典藏明代書畫!見證中國畫的魅力!
    1962年於重慶購買。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此圖為設色人物寫真。筆墨簡練,設色淡雅,可謂寫真畫的佳作。款識:「崇禎甲申夏為樂梧老親翁寫照,上元張風」。張祐《秋林策杖圖軸》,明代。縱131釐米、橫55.5釐米。1983年李初梨捐獻。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 2019年度中國博物館展覽數量100強公布 重慶兩家博物館上榜
    重慶日報消息,5月22日,博物館界知名行業新媒體平臺「博物館頭條」公布了「2019年度中國博物館展覽數量100強」,重慶有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美術館兩家博物館上榜,分別位居第三名、第十三名。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明代金銀器首飾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有數百件古代金銀器,其中明代金銀器具有一定特色,種類主要包括飾品和器皿,另有少量金箔與銀錠。本文主要對簪釵、耳環一類飾品進行賞析。此物原定名為金釵,後改名為金簪,查明代金簪中似無此類簪頭造型,而湖北鍾祥明梁莊王夫婦合葬墓、江西南城明益莊王夫婦合葬墓分別出土有 2 件鑲珠寶金耳環,其造型及鑲嵌物與此物十分相近,如頂端均呈倒「丫」字形,鑲有綠松石、珍珠等寶玉石,唯綠松石形狀和珍珠數量有所差別。
  • 深圳市民預約後到南山博物館發現閉館,因四級應急響應臨時閉館
    然而在6月6日上午,不少市民向南都記者反映,稱已成功預約當天參觀深圳市南山博物館,一大早趕來現場卻發現閉館,且此前並沒有收到任何通知,讓不少市民們白跑一趟。對此,南山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接上級主管部門通知,因四級應急響應要求,採取臨時閉館措施,恢復開放的時間再另行通知。
  • 亳州市博物館恢復正常免費開放 周一閉館
    核心提示:記者從亳州市文旅局了解到,11月24日起,亳州市博物館恢復正常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16:3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
  • 【展覽】木乃伊、黃金面具……「失落的黃金國」亮相三峽博物館
    157件套出土文物,精選自秘魯11家考古類博物館藏品,年代跨度約3000年,多為秘魯歷年重大考古發現的代表性文物,包括陶器、金器、紡織品和木乃伊……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消息,世界文明與藝術系列展之失落的黃金國——安第斯文明特展,將於6月25日,在三峽博物館一樓臨展廳A免費面向市民開放。
  • 全球四大博物館全部閉館
    與此同時,大英博物館也將在社交平臺上與大眾共享館藏資源,還可以在谷歌街景視圖中瀏覽博物館的畫廊。參觀博物館的訪客還可下載播客、在Google Arts and Culture進行沉浸式在線展覽和互動,包括一個研究瑪雅世界的項目。在英國最先宣布閉館的是位於倫敦的泰特美術館。上周,泰特現代美術館的一名員工在冠狀病毒檢測後呈陽性。
  • 世界博物館日丨重慶八大小眾博物館,總有一個你沒去過!
    當時由於三峽工程,白鶴梁題刻將沉入江底,國家為了保護世界寶貴的水文資料,修建了這個水下博物館。我們必須乘坐88米的電梯進入水深40米處,走過150米長廊,就到了環形參觀走廊。我們可以通過水下視窗可以清楚看到古老的題刻。
  • 看見|重慶眾多景區及文化場館閉館停演 遊客雖少商戶依舊樂觀:「就...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周小平 文圖視頻1月24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來到重慶多個熱門景區景點實地探訪。因為是大年三十,再加上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比往年同期,多個景區的遊客出現銳減。
  • 韓國、義大利博物館閉館謝客,疫情升級日本博物館取消集會
    國內各大博物館、美術館閉館將近「滿月」,開館日期仍未提上檔期。除龍門石窟對外開放後,敦煌研究院、上海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等均表示開館日期未明確。日韓疫情告急,吉卜力美術館等閉門謝客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近日在韓國爆發,引全球關注。
  • 安第斯文明特展亮相重慶三峽博物館--山西青年報2020年07月01日16...
    安第斯文明特展亮相重慶三峽博物館   近日,由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主辦的「失落的黃金國——安第斯文明特展」亮相三峽博物館。
  • 巴斯羅馬浴場博物館將重新開放啦!
    在疫情期間,巴斯羅馬浴場博物館經歷了開館123年以來的第一次暫時性閉館。我們開放了線上3D雲遊模式,遊客可以放大局部,欣賞浴場高清畫面。隨著隔離期措施的放緩,英國政府制定計劃,允許國內的博物館和畫廊從7月4日開始恢復開放。經過漫長的等待,在謹慎縝密的防疫措施下,羅馬浴場博物館計劃於7月6日重新開放與遊客重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