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大建好「三個一」 夯實基層基礎 為全面貫徹落實《浙江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條例》,進一步提升鄉鎮、街道人大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水平,嵊州市人大常委會在陣地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上持續發力,夯實基層人大工作基礎,提升全市人大整體工作水平。
建好「一個陣地」。為更好發揮代表聯絡站的陣地作用,嵊州市從去年10月全面啟動鄉鎮(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提升建設。今年3月份,市人大辦又出臺了《關於深化全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代表聯絡站提升建設任務,梳理了《人大代表聯絡站提升建設基本規範》作為操作依據。截止7月上旬,全市代表聯絡站已基本完成提升建設任務。提升後的聯絡站面積普遍達到5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高新園區(三界鎮)代表聯絡站有300多平方米。站內均配備了電腦、電視機、投影儀、觸控螢幕等智能化設備,具備了展示、接待、聯絡、議事、學習等多項功能,為高質量開展人大工作和代表活動提供了條件。
建好「一套制度」。為進一步規範街道人大工作,市人大常委會建立健全了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分工聯繫人大街道工委制度、聽取和審議人大街道工委工作報告的辦法、人大街道工作委員會委員提名和任免辦法等。在此基礎上,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對鄉鎮、街道人大工作制度進行了一次系統的梳理和完善。既充分吸收本地鄉鎮、街道人大的實踐經驗和兄弟縣市區人大的先進經驗,又注重徵求財政局等部門的專業性意見,形成鄉鎮人大工作制度彙編和街道人大工作制度彙編,分別收編相關制度、辦法各18項、12項。經主任會議討論通過後,印發給各鄉鎮、街道。同時,加強聯繫指導和定期督查,確保各項制度真正落到實處、發揮作用。
建好「一支隊伍」。 市人大常委會按照《條例》要求,為每個人大街道工委配置5-7名委員,委員在市人大代表、村(社區、企事業單位)負責人、人大工作者中產生。同時,在市委的大力支持和人大的積極爭取下,所有鄉鎮、街道人大辦公室的編制均落實到位。各鄉鎮、街道人大都選取優秀的年輕幹部作為人大辦主任人選,配齊配強人大工作隊伍。常委會高度重視基層人大隊伍建設,先後組織相關人員參加了全省街道人大工作視頻培訓、紹興人大宣傳信息工作培訓等。同時,通過聯動監督、信息約稿等方式,在實踐中提升基層人大幹部的業務能力。
來源:嵊州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來源:紹興市人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