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全斌正在上課。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佘崢圖/本報記者林銘鴻)一位醫學院解剖室的老師,獲得了堪稱設計界「奧斯卡」的最佳設計獎(Best of the Best)!
他是被醫學「耽誤」的設計師?上月底,廈門醫學院鍾全斌老師到德國埃森領獎,不少人就這樣問。
今年紅點的傳達設計類比賽,鍾全斌得的是最佳設計獎――全世界八千餘件作品參賽,僅61件獲獎。而且,只有獲得最佳設計獎的人,才有資格到埃森領獎。
其實,鍾全斌本職是設計師,原先在臺灣一所大學教設計課。如今,這位臺灣人被聘請到廈門醫學院上「人體形態素描」課,教臨床醫學學生畫骨骼、肌肉和內臟。
走紅
帥氣手繪骨骼畫師
成了網絡紅人
33歲的鐘全斌,畢業自設計專業。藝術學院或設計學院都會上「藝用解剖學」課,教學生畫骨骼和肌肉,這樣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畫好人體。
去年,鍾全斌就因此成了網紅老師。當時,他在臺灣一所大學教視覺設計專業學生畫骨骼的錄像被人上傳到網上,因其手畫的人體骨骼圖堪稱完美而走紅,被稱為「手繪骨骼畫師」。
大多數人其實是看熱鬧的,因為鍾全斌有帥氣臉龐和挺拔身材。也有人看出門道,包括三星公司,他們邀請他在新產品Note7上畫骨骼,以顯示產品的靈敏度。
鍾全斌畫了兩個小時的骨骼,這是達·文西名畫《魯特魯維人》,被濃縮成40秒的廣告片。原本計劃拍三集,不料Note7出現爆炸事件,廣告片因此夭折。
來廈
醫學院請他去教書
出乎他的意料
海峽對岸的廈門醫學院也找上門來,這大大出乎鍾全斌意料。上周,這位臺灣老師在醫學院的辦公室說,如果是藝術學院或是設計學院,他倒不吃驚。
對於廈門醫學院來說,它遠赴臺灣樹德科技大學,從視覺傳達設計系延聘設計師鍾全斌,是希望學生透過人體素描描繪,將人體各個結構的知識點內化成為長期記憶,而不是「大一學了到大四就忘了」。
鍾全斌後來在教學中理解了校方的用意。他說,畫畫是觀察和描繪過程,也就是說,假如一個事物有100個特徵,你能截取多少到腦海中然後畫出來,這個「輸入和輸出」的過程最有利於長期記憶。
更有趣的是,廈門醫學院還認為,醫生畫得一手好畫,對未來職業是有幫助的。譬如說,他們可以以圖例形式向病人說明情況,提高溝通質量,減少醫患矛盾。
還有人認為,會畫畫的醫生,日後可以不求人――他們寫論文時,自己可以畫插畫。
開課
解剖學講成繪畫課
學生們很受用
去年九月,鍾全斌開始在廈門醫學院基礎醫學部解剖室任教,為臨床醫學專業大一學生上「人體形態素描」課,每周連上三節課。上學期畫內臟,這學期輪到畫骨骼和肌肉。
據說,最初一些學生很絕望。他們說:老師,我就是因為不會畫畫才來讀醫的,沒想到讀醫後還要畫畫。
鍾全斌總是要不厭其煩地告訴學生,繪畫不需要天分,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恆練習就可以了。
鍾全斌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不是把「成像」發給學生,而是帶著學生畫。他自己在黑板上用粉筆一邊講解一邊畫,學生在筆記本上跟著畫。他認為,學生通過觀看他作畫的過程,能夠細緻破解人體的秘密。
有一節流傳的視頻,很好地解釋了他是如何教學的。這節課要畫的是上半身骨骼,每位學生得到一張講義,印著一個顱骨。視頻中,有女生見此驚叫一聲。
廈門醫學院的一位學生說,這樣解剖後,似乎也沒那麼難了。她說,最開始時,三節課只能畫出一個顱骨,慢慢地,上半身的骨骼都能搞定。
反響
很多女生趕來蹭課
有學生拿大獎
和在設計學院教授「醫用解剖學」不同,在醫學院,畫出內臟、骨骼、肌肉後,還要註解各個器官的用途。
鍾全斌似乎還不滿足這些。在畫骨骼時,他經常穿插風趣的介紹。譬如,畫到寰椎,即第一頸椎,會告訴學生寰椎的英文「Atlas」取自希臘神話中泰坦巨神阿特拉斯,傳說他背負著地球,就像頸椎頂著腦袋一樣。
當然,對於一些學生來說,更感興趣的是這位俊俏的網紅老師本身――鍾全斌挺拔的身材,使得他看起來比1.78米的身高還高。最開始的幾節課,他的骨骼課節節爆滿,原因是不少外專業的女生跑過來蹭課。
之後,鍾全斌看到來蹭課的人減少了,理想還是被內臟、骨骼擊退了,也可能和他介紹了自己在上海工作的太太有關。
但是,這位手繪骨骼畫師的魅力仍在。鍾全斌教的班級,男女生各半,不過他教的這門課,學得最好的學生中95%是女生。他最得意的是,兩名學生把課堂上學習的骨骼圖和肌肉圖拿出參加「中國大學生美術年鑑」比賽,獲得銅獎,應該是獲獎學生中唯一來自醫學院的。
【連結】
教你畫人體骨骼
鍾全斌是以古希臘雕刻家菲狄亞斯奠定的人體最美比例來畫的:八頭身(身高÷頭全高=8),上半身是四格,每格有一個頭高那麼長。手臂的骨骼也是這樣,前臂一般要畫成頭高的1.25倍,後臂是1.15倍;手掌長度也和頭高有關,在0.7到0.8之間。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