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是「賽耳之聲」CelAudio在很短時間內密集地放出三大招。它們分別是——1)直流電源PSX升級為二代PSX II。2)NS200音樂伺服器升級到3.2軟體架構,聲音顯著提高。3)推出了新產品NB100+網橋數播,憑藉著優化的軟體架構,做到了和更貴的nBridge+網橋數播各有千秋的聲音水平。
賽耳之聲這個品牌,算是以nBridge網橋數播而出名的PNA的一個副牌,用於價格較「平」的產品。之前它最先為燒友所知的產品,就是直流電源PS100。我自己親身試用的是5V的PS100,分別用在nBridge+數播和羅馬尼亞Hydra Z數字界面上,都取得了很好的聲音效果。特別是用於Hydra Z界面,出來的聲音和原廠的配套電源ZPM可以說各有千秋,而價格上ZPM要3千,而PS100隻是一千。
PS100的內部是特斯拉電動車同款的18650電池,加上線電穩壓晶片LT3045和超級電容(SuperCap),最終由超級電容給輸出直流電壓給器材供電。下圖就是nBridge+搭配黑色的PS100電源。出聲明顯比起原配小電源更寬鬆、耐聽。
下面是PS100供電給Hydra Z數字界面。
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PS100的9V版。因為我一直在系統裡用Helen數字處理器的緣故,我對9V的直流電源很重視,因為Helen就是9V工作的(準確地說9-12V都可以)。Helen的供電問題討論很多,它原配的臺灣明緯電源水平是不錯的,但畢竟不是什麼「發燒級電源」。我也試過並推薦過iFi iPower這個小小的但底噪超低的開關電源。它能給出背景很黑、細節豐富的聲音,但聲音厚度一般。高燒友有些嘗試卷繞電池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賽耳之聲的PS100(9V)搭配Helen,效果就很棒了,明顯比起原配電源、iFi更「好聽」,體現為既有很黑、很純淨的聲底,同時聲音不薄,有很健康飽滿的厚度和紮實感。
直流電源對Hi-Fi設備的聲音影響是非常明顯的。甚至從直流供電電源到器材的那根接線——DC直流線——對聲音的影響都是顯著的。這種級別的聲音影響,可以說「有耳皆聞」,除非是聾子才聽不出。所有號稱直流電源和直流電源線不影響聲音、是玄學的說法,都只能有一個解釋——那人根本沒玩過,或者,玩過的器材水平太低。
HiFi器材絕對不是只要提供的電壓準確、電流量足夠,可以正常工作,就發出的聲音「一樣」。影響直流電源素質的因素是不少的,每個都會明顯地影響器材工作的狀態、發出的聲音。一個理想的直流電源,應該達到的素質、可以考量的參數,包括:
1、輸出波紋儘量低。輸出波紋越低,表明受到的幹擾越少,體現在聲音上,會聲音愈純淨。
2、供電的瞬態水平。也就是工作的器材在需要瞬間大電流的時候,直流電源能夠提供這種充足的電流。假如不能,那麼聲音的動態和力度會妥協,甚至會產生音色的失真和劣化。
3、對市電幹擾隔離的水平。我們要牢記市電(220V的家用交流電源)一定攜帶著不同等級的幹擾、雜波。直流電源對市電裡攜帶的幹擾和雜波是否能有效地隔離,也是體現它水平的一個標誌。好的直流電源,希望能盡力地隔離掉市電裡的幹擾成分,這樣能夠在較為惡劣的工作環境下(市電質量差)也輸出純淨穩定的DC直流電。
這裡就提到了「電池供電」的問題。不少發燒友極力推崇電池供電,認為這是很理想的方案(對於音源等小電流器材)。電池方案最大的優點就是隔離市電幹擾,但除此外它也有問題,首先是輸出波紋並不低,其次,是瞬間輸出能力不好,導致純電池供電的設備容易聲音偏軟、動態和力度不足。當然,電池供電的優點始終存在,而問題可以解決,賽耳之聲在每臺PSX II用了四片LT3045——業內輸出波紋最低的電源管理晶片——來做穩壓,達到電壓穩定而波紋極低的效果。至於瞬態電流供應的問題,PSX II採用了超級電容輔助輸出的方案,即18650電池的輸出經過LT3045穩壓後,給超級電容充電,在遭遇大動態、需要很大瞬間電流的時候,超級電容會同時輸出,彌補純電池輸出瞬間不足的短板。
最後我想補充一點:對於直流電源來說,除了上述可以測量和量化的「參數」,和其他HiFi設備一樣,也同樣存在一個主觀聆聽、判斷的因素。賽耳之聲的高總曾經發給我不同元器件參數和元器件品牌製作的電源版本,讓我對比試聽,很明顯,得到的音色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說直流電源因使用的元器件不同,對出來的聲音「音色」,都有明顯的影響。有些元器件,音色會明顯好聽,給人樂感濃鬱的感覺,而有些元器件,出來的聲音就乾巴巴的、直白、不好聽。因此對於一個具體直流電源產品來說,除了量化的測量,元器件的選擇、採用,必然存在一個主觀聆聽篩選的過程。
因此直流電源的設計過程,和其他HiFi設備,是一致的,有一個所謂「調聲」的環節。如果是不懂調聲、不會敏感地鑑別聲音的好壞,那可能還是做不出一個好的產品。
說完上述的「理念」,回到具體產品,賽耳之聲的黑色PS100,不久後升級為銀色機殼、做工更好的PSX。同樣分為5V、9V、12V三種電壓版本。默認輸出電流為1A,也可以定製2A的版本。nBridge數播需要採用一個特製的5V版本。
下面就是9V版的PSX搭配我的Helen數字處理器在使用。自從有了PSX之後,我就一直固定用它給Helen供電。原配小電源再也沒有用過。對了,我也同時使用了定製的單晶銅DC線來取代原配的普通直流線。這一根DC線帶來的聲音變化也是明顯可聞的。我有時候覺得,DC線對聲音的影響,甚至比AC電源線更為明顯。上海安潤給很多燒友定製過這種單晶銅DC線,用於取代各類器材的DC雞線,獲得的評價都是「一耳朵的提高」。
和最初的PS100相比,PSX不僅機殼做工明顯更好,機殼容積也更大、內部更寬舒,利於擴充和散熱。可以說PSX是在PS100基礎上一次重要的直流電源產品升級。
最後就說到這個最新的PSX II直流電源了。這是賽耳之聲在大量研發工作和主觀試聽基礎上所推出的、基於18650電池+LT3045晶片+超級電容這一技術架構的,可謂「終極版」的發燒級直流電源。
直觀地看數據,PSX II默認的電流輸出滿足2A,比PSX的1A最大電流擴大了,這意味著它的適用面更寬了,可以用於更多的直流供電器材。有些HiFi設備需要最大大於1A電流的DC供電,用PSX會捉襟見肘,而PSX II就會很舒服地給器材供電。
注意PSX II雖然寫著2A(使用四片LT3045穩壓晶片,每片提供最大500mA電流),但實際工作時能提供更大的瞬間電流,這是依靠超級電容的瞬間放電來滿足的。從實際試聽來看,PSX II有著非常安定平衡的聲音、沉穩不燥的性格,特別是應付大動態的時候,不急不躁、舉重若輕,這是電流輸出能力的提高所帶來的直觀好處。
我把PSX II和一代的PSX做對比,還可以發現一個主觀聽感上的差別——II二代的聲音更為平衡、兩端延伸更佳。AB對比之下,一代電源的聲音兩端沒那麼好,能量略往中頻靠一些,聲音厚度好,但延伸不如二代。PSX II的聲音,給我的感覺是從低到高,平坦、平直、平衡,各頻段的細節和能量分布是高度平衡的。但是,由於超級電容等元器件的精心選擇,聲音絕不是寡淡無味的。自然流暢的樂感和各方面均衡的素質,達到了良好的協調。
賽耳之聲PSX II和之前的產品一樣,分5V、9V、12V三個版本,5V的還分為普通版和給nBridge使用的特製版(具備在關機後給nBridge充電的功能)。我在nBridge網橋數播、Helen數字處理器,還有CHORD Qutest、Hydra Z等設備上試用下來,都覺得是很理想的直流電源。我之前也嘗試過不少直流電源,老實說不滿意的居多,特別是國內的不少直流電源,聲音粗、音色帶有染色,是常見的毛病,而賽耳之聲的PSX II到如今的地步,已經很接近理想了(以我所聽過的範圍所建立的標準)——音色的中性、頻寬的優秀、聲音質地的細膩、瞬間輸出能力,在一千多元的價位,我都沒法想出挑剔的地方了。
要挑剔也許可以挑剔下機殼工藝不如進口高級品,但這也是國內機殼加工的限制了。更貴更高級的線電,當然我也聽過,比如印象深刻的WEISS,那種貴氣感,還有南瓜NAGRA的直流電源,但那些歐洲製品的價格就數倍甚至十倍於賽耳之聲了,缺乏可比性。在多數發燒友買的起的價格範圍內,目前我的直流電源推薦,就是賽耳之聲PSX II。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