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託育難題,中國計生協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培安建議,完善家庭福利政策,研究將0至3歲託育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抵扣範圍,探索建立育兒補貼制度。
據新華社12月24日報導,生了娃沒人帶被迫辭職,怕沒人帶娃放棄生二胎……讓育齡夫婦糾結的託育難題,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愈加凸顯。生了寶寶誰幫帶?怎麼帶?近日,由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等主辦的中國人口與發展論壇圍繞「託育難」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報導提到,中國計生協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培安建議,將託育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範圍;在出生人口減少、學前教育資源有富餘的地區,鼓勵「託幼一體化」,推動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託班,將2至3歲幼兒託育服務納入以公立機構為主的普惠型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同時,完善家庭福利政策,研究將0至3歲託育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抵扣範圍,探索建立育兒補貼制度;適當增加配偶護理假、家庭養育假等育兒假期,鼓勵男性參與子女照料,鼓勵家庭育兒的代際支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支持職工帶薪休假、探索彈性工作制等。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通過個人所得稅等方式構建生育支持體系的呼聲不斷。
譬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民盟中央提交的「關於調整社會家庭政策,應對人口發展問題的提案」就建議「探索建立從懷孕到18歲或學歷教育結束的全面鼓勵生育體系,包括孕期保健補助、住院分娩補助、託育津貼、教育津貼、家庭個稅抵扣,以及對不符合繳納個稅標準的低收入人群實行直接經濟補貼等」。
另外的案例比如,今年11月17日出版的《人民政協報》刊發了江蘇省宿遷市政協常委、民進宿遷市委會副主委董振班題為《建議將嬰幼兒撫育列入個稅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文章。文章建議,將0-3歲嬰幼兒撫養、託育列入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