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能翻跟頭的四足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到炒菜機器人,服貿會上演「機器人總動員」。它們進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多久?最先進入家庭的機器人會是什麼樣?
5G帶來萬物智聯,新城市、新消費、新工業...未來生活又是什麼體驗?
今天(7日),服貿會特別節目《為您服務》繼續帶您逛展會,邀請航天科工智慧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市場副總監劉遙峰等嘉賓做客央視新聞,共同體驗機器人「總動員」,看5G技術如何服務我們。
機器人「總動員」 家裡需要它們嗎?
本屆服貿會專門給服務型機器人開闢了展區,有會翻跟頭的「小黑狗」,有能助你「力能扛鼎」的外骨骼,還有疫情期間發揮重要作用的「小護士」。
四足機器人:「小黑狗」在演播室 「旋轉跳躍閉著眼」
根據航天科工智慧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市場副總監劉遙峰現場介紹,在演播室看到這個能翻跟頭、打滾、逗趣的「小黑狗」是一種仿生類的機器人,是仿哺乳類的動物,是四足機器人,基本上都是具有12個自由度,每一條腿有三個自由度。它的速度能達每秒3.3米,每小時將近11公裡。相當於人跑步的速度。應用的領域主要有救災救援、軍用偵查、核電巡檢、物流配送。
這種智慧機器人和傳統機器人有顯著的區別:傳統機器人程序都是事先設定好了,智慧機器人可以根據環境和作業內容實時調整自己任務和狀態。它有感知系統決策系統,決策來源於感知。
高校在機器人研發領域也是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機器人技術和人才培養主力軍,2010年,科技部對多足機器人進行立項,哈工大、浙大、上海交大等有機器人底蘊的科研院所,承擔了足式機器人研發,從此國內足式機器人雨後春筍般就起來了。企業對於產品化是做得非常好的。
智能助力外骨骼:記者穿上它變身「行走的表情包」央視新聞記者來到智能外骨骼的展區,體驗了讓大腿力量增強的「外骨骼」。前一秒還在為自己的體重「難為情」,但只需邁出第一步……
工作人員:這個產品主要是把人自身能量增強,腿部力量增強了,所以登山變得輕鬆了,人自身力量用的少了,所有的動力通過後面電池實現。
無接觸診療:明明白白殺菌 輕輕鬆鬆導診
據展區工作人員介紹,無接觸診療消殺機器人指向性非常好,還實現了殺菌的在線可視化,可以看到殺菌過程,知道殺菌效果,知道細菌在哪兒,菌群數殺菌結果。
而導醫導診護士機器人,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替代門診掛號交費等等工作,在夜間可以巡視門診大廳做好安防。
機器人三定律:服從人 不傷人 不傷己
針對機器人的倫理問題,航天科工智慧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市場副總監劉遙峰最後介紹,當前機器人研發還是遵循最早的機器人三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機器人不得傷害它自己。現在也有很多機器人標準規範,對人的安全、對機器人的安全都有一個標準,大家遵循去做就可以。
隨著機器人的感知能力越來越強
會不會真的生出自己的意識來呢?
不好說的問題
我們交給未來、交給時間
讓機器人更好為我們生活服務
5G帶來萬物智聯
那廂看過了神奇的機器人,那邊記者又帶大家去體驗5G技術,在這裡,你不但可以「圓夢」指揮家,還可以體驗一秒鐘「換裙子」「神技」,還有個技術居然讓攝像師「穿幫」了……
奏響《一步之遙》:記者變「樂團指揮」只需這一步
在音樂展區,記者體驗了一把樂團指揮,與「特殊樂團」共同演奏名曲《一步之遙》,輕鬆實現指揮家的一個夢想。那麼這個互動到底是如何實現的呢?
記者戴了這款沒有鏡片的眼鏡 攝像師就「穿幫」了記者來到警用設備展區,被一款可穿戴的眼鏡吸引了。這款具有未來感的眼鏡沒有鏡片,卻有一個攝象頭,而且還有一個微型屏幕,然後攝像師就「穿幫」了。
其實這款眼鏡可以在警方追捕犯罪嫌疑人時協助記錄其樣貌,後臺進行人臉識別,只要戴著這種眼鏡,犯罪嫌疑人出現在鏡頭中,大數據就會傳導到後臺,有人臉識別提醒我他就是我要找的人。大數據5G就可以幫忙,對警務工作提供科技支持。
沒有「仙女棒」 揮手變漂亮來到5G消費展區,記者揮揮手就完成了虛擬試衣。連衣裙、公主裙、各種裙……暢想未來網購,在家裡就可以實現非常輕鬆的換衣體驗。
5G+VR 體育更好玩兒 記者:我怎麼上石頭了記者走到了AR的遊戲體驗區,上了「滑雪」賽道,拿上「滑雪杖」,按工作人員的指導左右晃動,控制左右方向……
然後滑倒了石頭上……
即便如此,記者還是體驗、了解了5G+VR體育遊戲的優點↓↓
5G是內力的提升
在城市治理、經濟社會與
生活發展的方方面面
會有更多的可能
讓我們對未來得生活有更多的期待
央視新聞服貿會特別節目《為您服務》最後一期,帶您走進冬季運動及體育服務展區。花樣滑冰世界冠軍張丹、溫州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易劍東,與你一起聚焦2022年北京冬奧會,關注服貿會上冬季運動及體育服務。
監製丨唐怡
主編丨劉博
編輯丨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