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鄭湘琪】自動扶梯如今已是人們日常出行的一個重要場景。然而,乘客乘梯行為不當、扶梯出口擁堵及瞬時客流量過大等突發事件都會給乘客帶來安全隱患。
類似的事件不僅在新聞推送、朋友圈視頻中出現,更是在日常生活中真實上演。如何更好實現自動扶梯的安全管理,成為了越來越多人關注的話題。
迅達中國區執行長施達毓在一次採訪中曾告訴記者,「在自動扶梯的日常使用安全管理中,對乘客行為的管理無疑是最難的部分。因為對乘客行為的監控存在時間和空間的死角,即便有監控攝像,負責設備運行管理的相關人員也在無法出現危機情況的第一時間獲取扶梯的警報信息。」
基於此,近日,迅達中國與商湯科技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宣布雙方將共同開發迅達自動扶梯安全智能響應系統。據迅達集團扶梯事業部總裁馬瑞麟介紹,「基於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慧技術,該系統能夠識別危及乘客安全的事件,並觸發警告提示、緊急制動等響應功能,從而指導乘客文明乘梯,減少事故的發生,以及提高運營部門的管理效率。」
具體而言,在入口處,自動扶梯安全智能響應系統可對乘客攜帶嬰兒車、大件行李和輪椅上梯等安全隱患行為進行語音勸阻;在自動扶梯區域,當發現有乘客摔倒時,系統可及時告警以便停梯,或對逆行等不安全行為進行實時提示。當系統檢測到扶梯區域內無乘客時,還可通知工作人員進行遠程停梯,減少運營成本;在出口處,系統則可對該區域的人員密度進行檢測,當發現人員過多時可及時發出預警,從而防止擁堵踩踏等事故的發生。
事實上,發布該系統也是迅達踐行其「質量和安全」價值觀的又一次體現。馬瑞麟指出,「質量」和「安全」是迅達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兩項。為此,迅達也實施了一系列舉措,如進行SIAS檢驗:在外部機構檢查及移交客戶之前,迅達內部第三方質量控制部門就先行對每一臺產品進行檢驗。此外,迅達也會對服務組合中的每臺設備進行定期的全面測試檢查。
記者了解到,迅達集團於1874年在瑞士成立,並於1980年正式進入中國。目前,迅達的電梯產品已出現在全國諸多地標性項目中,包括北京國貿三期、上海徐家匯中心及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迅達還先後成為諸多大型機場、軌交項目的自動扶梯主要供應商。
今年,為配合疫情期間的相關防疫措施,迅達中國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解決方案,比如通過目的樓層控制系統PORT技術,實現乘客的無接觸操作並控制電梯的最大搭載人數。對於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迅達也推出了Ultra紫外線扶手帶殺菌裝置,能夠對扶手帶進行高效消毒殺菌處理。
隨著傳統建築向智慧建築發展,電梯作為擔負樓宇內部交通運載的核心也在不斷轉型。在施達毓看來,電梯企業需加速發展更智能化的垂直運輸與城市出行方案,以優化乘客體驗,並進一步提升電梯產品與樓宇的安全性。通過遠程監控、持續在線、機器輔助人作業提高安裝精度並減少作業風險,這些都將是未來電梯的智能化趨勢。
在今年9月舉行的迅達中國40周年慶典上,施達毓曾告訴記者:「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經歷了過去的40年,中國也已成為迅達集團的『第二家園』。」在近日與商湯的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他進一步表示,迅達將繼續紮根中國,重視研發與技術創新,從而推動行業的數位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