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蔣建科)四川省攀枝花地區過去僅有少量的芒果樹,只開花不結果,只能作為景觀樹栽植。如今,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科研單位經過十多年的科技攻關和不懈努力,如今的攀枝花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緯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質最優的大規模芒果生產基地。芒果已成為攀枝花現代特色農業的一張響亮名片。
攀枝花市景觀芒果變為優勢產業的故事只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支撐熱作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像這樣既促進熱區農業發展,又提高熱區農民收入的科研成果,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數都數不過來。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是國家級熱帶農業科研機構,其前身是1954年在廣州成立的華南特種林業科學研究所。60年來,該院致力熱帶農業科研,在培育引進熱區農業新品種、促進我國熱區現代農業發展、保障國家天然橡膠和特色農產品有效供給等方面取得了顯著且非常實用的科技成就,為熱區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
據統計,60年發展歷程中,熱科院研發集成了一大批產業關鍵技術,在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九省區催生了一大批特色熱帶農業新興產業,獲得授權專利500多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200多項,取得了包括國家發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近50項國家級科技獎勵成果和1000多項部省級科技獎勵成果,極大地推動了天然橡膠等重要熱帶經濟作物、南繁種業、熱帶糧食作物、熱帶冬季瓜菜、熱帶畜牧、熱帶海洋生物資源研究領域發展,使我國熱作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為保障國家天然橡膠戰略物資安全和熱帶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熱區農民持續增收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天然橡膠產業支撐方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打破了國際橡膠界公認的「北緯17度以上是植膠禁區」的論斷,創造了在北緯18~24度大面積種植橡膠樹的世界植膠史奇蹟,並提前30年實現了橡膠樹種植材料良種化,天然橡膠行業95%以上的技術、75%的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由熱科院制定,推動了我國橡膠種植業的3次產業升級。面對天然橡膠產業第四次產業升級的新形勢,目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在橡膠新品種培育、天然橡膠大幅增產技術、生產增效技術、高效安全採膠技術、自動化加工技術以及高性能天然橡膠產品方面下功夫,全方位支撐產業升級。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還率先完成世界首張木薯全基因組測序與光合產物高效運輸與積累模型,選育木薯12個高產優質華南系列新品種,直接推動形成了年產值達100億元的生物能源朝陽產業;其他重要熱帶經濟作物研究,熱科院選育了系列芒果優良新品種,促進了我國晚熟芒果優勢產業帶的建立;胡椒、咖啡、可可、劍麻集約化生產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使我國這四大作物的單產位居世界先進水平,並成為世界主要生產國之一;攻克了油棕組培苗的關鍵技術,可望大規模種植;創新香草蘭人工授粉方法,研發相關科技產品8大類80多種,成果轉化率達90%以上,轉化直接經濟效益近5億元,帶動社會經濟效益超過50億元……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先後與16個國際科技組織、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關係,建立了FAO熱帶農業研究培訓參考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11個國際合作平臺,承擔了100多項國際合作項目。熱科院以項目為橋梁,把科技的種子播撒到了90多個國家,這些科技種子在當地不僅生根發芽,而且結出累累碩果,大大地提高了我國熱作產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