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城公園本不在行程內,但是從造幣局離開的時候,發現大阪城公園就在距離非常近的地方。
甚至從天橋上,就能遙望天守閣的身影,既然順路,於是便去打卡了一下,沒有深入參觀。
無論是對於旅行團還是自由行的客人,大阪城公園似乎都是各自list上的第一位。
但是往往這樣讓人趨之若鶩的地方,都不會太讓我引起共鳴,更別說這裡櫻花已經謝了。
大阪城的參觀自然是圍繞著主體建築天守閣,這也是大阪的城市地標,很遠就能看到觀光層上人頭濟濟。
唯一讓人覺得的亮點是,大阪城裡保留了經歷無數戰火和災難的江戶時代以來的古建築物,別有一番古雅的意境。
微風吹拂,水波粼粼,四百年前的古城、護城河和蔥蘢的植被猶如一張張被揉碎的歷史畫片,述說著一去不復返的往事。
在無人的護城河邊隨意走走,心也跟著靜了下來。
大阪向來以「吃不倒不罷休」而聞名,被譽為「天下廚房」,而道頓堀則是大阪「吃倒」飲食文化的發源地,有人說這裡是大阪美食的精華濃縮之地,無論是法善寺橫丁還是瀧見小路充滿特色的復古街鋪,都能帶你嘗盡最典型的大阪民間風味。
熙熙攘攘,皆為食來,踏入道頓堀的第一秒,似乎就能聽到吃貨內心騷動的吶喊。
如果你和我們一樣,是從京都轉戰大阪,那剛到大阪的第一刻,你會覺得特別不適應,說畫風突變也不為過。
從輕聲細語的鴨川河畔,到吵吵鬧鬧的道頓堀川,簡直換了人間。
有時候人的性格也能一窺城市的性格。
相比京都人的風雅傲慢,大阪人可就好爽接地氣得多。
京都老城區的餐廳,往往都有著低調樸實的門臉,家家戶戶也是「口小肚大」的格局;大阪就不一樣了,道頓堀的這些餐廳廣告牌,往往張揚又浮誇,就怕你不知道餐廳賣的是什麼。
3D立體的螃蟹,章魚,餃子,河豚,壽司紛紛高懸在店門口吸引過往群眾的眼球。
如此直白,讓人覺得。
還挺可愛的。
運河兩邊都是前來覓食或者買買買的遊客,我們吃完飯特意在河邊的一家人氣店鋪買了一盒章魚小丸子,然後坐在運河邊一邊吹晚風,一邊吃。
運河的夜景自然是流光溢彩,這裡的夜,充滿了在京都未曾感知的煙火氣息。
除此之外,道頓堀運河兩側密布的大型戶外廣告牌也是這裡的一大看點。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奔跑的格力高和一旁的雪印廣告牌,現已成為世界最有名的戶外廣告牌之一,想必很多人就算沒來過這裡,也一定在電視或雜誌上看見過,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我們從小看到大的《名偵探柯南》了。
大家紛紛站在廣告牌前留影自拍,如朝聖般,這也成了大阪奇景。
與格力高廣告牌相對的便是同樣大名鼎鼎的心齋橋了,這裡是大阪最知名的購物區,濃縮了大阪的市貌,也是大阪城的一個標誌。
遠在江戶時期,這裡已形成了購物商圈,擁有380多年的歷史的心齋橋,現在依舊站在時代前沿。
心齋橋還看到了大阪特色的窨井蓋,是大阪城和櫻花的圖案。
從一個很小的側面反映了日本的城市經營理念。
在日本,道路上的藝術窨井蓋簡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上面的圖案會告訴你這個城市什麼最著名,什麼最好玩,或者這座城市的歷史故事。
在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小鎮都有著獨一無二的井蓋,圖案設計五花八門。
這樣的設計,不但讓路人們眼前一亮,讓乏味的路面不再一塵不變。
相比京都錯落有致的商品擺放方式,大阪的商品陳列就顯得簡單粗暴得多,店主仿佛在說:挑不著想要的算我輸。
對動漫裡主人公放學去的電玩廳無比好奇,經過心齋橋這家便進去獵奇了一番。
似乎這樣的電玩廳早已被時代淘汰,裡面也幾乎沒有客人,感覺倒不如放幾個抓娃娃機來得實在。